湖南杀出超级隐形冠军:60后爷爷干污水处理,年入11亿,全国第四
当全国98%的污水得到处理时,30%的污泥却去向成谜——它们或被偷埋进农田,或堆积成山,成为隐形的环境炸弹。
也就是在该赛道,湖南跑出一个超级隐形冠军,向港交所发起IPO冲刺,它的主营业务是污水污泥处理。按 2024 年全国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能力计,军信股份排名全国第四。
戴道国,一位从少校军官转型的环保企业家,用军队般的执行力改写了城市垃圾处理的游戏规则。
而行业藏着更大机会:全国污泥无害化处置率仍不足 70%,距“十四五” 90%的目标仍有缺口。
其次,国内市场蕴含着较大的“化废为宝”机会,比如焚烧协同处置、污泥制建材、污泥制生物燃料等方向。
我们来看看,这个赛道最终将进化出怎样的新物种。
01
1963年出生在湖北的戴道国。高中刚毕业就应征入伍,自此开启了长达 18 年的军旅生涯。在军队中不断晋升,历任排长、指导员、干事、参谋,直至长沙炮兵学院副大队长,获少校军衔。
1999年,戴道国转业至湖南省地方税务局,担任副处级干部。2001年底,中国加入 WTO 的消息传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创业热潮。
2002年,戴道国毅然辞去公职,与战友何英品携手,投身商海。他们相继创办了军信路桥、军信地产两家公司,开启了在建筑工程和房地产领域的探索。
在从事路桥建设业务时,戴道国接触到了城市垃圾处理业务,尤其是城市垃圾处理方向。
2006年,戴道国组建了军信集团。正式踏入垃圾处理行业。
军信环保主营业务包括市政污水处理、工业废水治理、污泥处理处置及再生水利用。
其商业模式以“投建营一体化”为主:投资并建设污水厂/污泥处置厂,再长期运营获取服务费或处理费。主要客户为地方政府水务公司及大型工业企业。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污水处理服务收入占比超过65%。
公司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8.1亿、9.5亿和11.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68亿、0.82亿和0.95亿元。公司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湖南,省内市政污水处理市占率超过15%。
02
中国水处理行业经历了起步阶段、规模化阶段、高速发展阶段,目前处于提质增效阶段。
在起步阶段(1949-1970 年代),全国仅有 4 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极低;
规模化阶段(1980-1990 年代),城市污水处理厂数量增加到 400 余座,处理能力突破 2000 万立方米 / 日;
高速发展阶段(2000-2010 年),污水处理厂数量激增至 3000 座以上,处理能力突破 1.5 亿立方米 / 日,城市污水处理率从 2000 年的 34% 提升至 2010 年的 82%。
而现阶段,行业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2022 年全国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 2.16 亿立方米 / 日,同比增长 4.04%;污水处理率提升至 98.11%,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06%,较上年提升 1.47 个百分点。
提质增效阶段,企业的竞争主题在:硬科技,如高效能处理技术、数字化与智能化管理、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
在高效能处理技术上,关键的技术之一是:膜生物反应器(MBR)——在一线城市,展现出更优的去除效果和水质稳定性。
何为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就是把 “生物处理污水的池子” 和 “过滤膜” 结合起来的污水处理技术,相当于给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加了一道 “超级滤网”。
预计到 2027 年,MBR 技术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30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14.5%。
03
污水处理行业虽已进入成熟阶段,但仍然存在新的结构性机会。
第一个机会是:污泥处理。
目前全国污泥无害化处置率不足70%,大量城市仍存在“水处理了、泥没处理”的情况。而《十四五》相关文件指出,2025年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要达到90%以上。
这20%的现实差距,就是该赛道的增量机会。
截至 2015 年,我国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约 53%,县城约 24.3%,这意味着每年约 2400 万吨的城市污泥去向不明,或直接填埋,或丢弃堆积在山沟农田,造成环境污染。
污泥污染的危害较大。2017 年至2022 年,邢台市某公司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非法接收生活和工业污泥 8.8 万余吨,大量污泥非法倾倒堆放在耕地上,侵占耕地面积超过 226 亩,未采取任何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措施,产生大量黑褐色、粉红色高浓度渗滤液进入土壤,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第二个机会是:化废为宝。比如焚烧协同处置、污泥制建材、污泥制生物燃料等方向。
此前,军信通过并购仁和,已进入餐厨垃圾和污泥协同处理领域。
自2012年,仁和环境开始运营长沙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该项目是全国单体处理规模最大的餐厨垃圾处理厂之一。
此外,军信还参与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024年12月,其4.48亿元建设的平江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产,日处理生活垃圾600吨、市政污泥60吨、餐厨垃圾50吨,年发电8000万度,可满足2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铅笔道”(ID:pencilnews),作者:铅笔道,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