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EAL日本总经理尹志强:日本市场需要厚积薄发,突击式营销手段很难建立品牌影响力 | 36氪WISE2024全球化分论坛
在全球化进入黄金时代的当下,中国企业的发展路径呈现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状态:出海之路趋于成熟,更在不断谋变。出海趋熟所带来的,不止是从宏观出海意愿到本土化实操的细化,还有如何才能避免“换个战场内卷”的实际解法。
“谋变”的驱动力则在于,2024年,不再是空谈“宏观方法论”的年代。无论是新入局的出海玩家,还是来到竞争下半场的头部企业,都已经迅速投身到了实战之中。生态集结的力量,也瞄准了继续下沉、继续落地的实践经验。
11月18日深圳,36氪WISE2024全球化分论坛邀请了在八个全球活跃市场拥有成功出海案例的企业、投资人、政府产业人士、优质服务商等聚集深圳,分享今年不同行业在每个市场出海的实操经验。
在XREAL日本总经理尹志强看来,日本市场需要厚积薄发,通过促销、广告等短促突击的手段很难期待品牌影响力的建立。扎根日本、向下生长,才能实现品牌温度的传递、实现与社会的联结,以达到品牌的本地化、获得长期收益。
以下为嘉宾演讲实录,经36氪编辑整理:
尹志强:大家好!我是来自XREAL的尹志强。以前我没有做过日本市场,加入XREAL之后,进入日本市场的第一个事情是学会交流,这也是和这次的主题息息相关的:扎根日本,向下生长。
2022年,通过对日本市场的洞察,我们认为它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社会,不像中国可以高举高打——通过广告、KOL等可以快速获得流量和转化,日本的传统媒体、政府、行业机构等社会关系对社会的运营具有极大的影响,这种社会关系的建立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所以在过往的两年当中,我们做了很多拓展和维护社会关系的工作。我在日本市场做了一个典型的事情,就是每个客户过来,给他鞠个躬,从这一点开始,融入日本的工作文化。贴近本地市场的文化,是切入市场经营的出发点。
我以前也长期做海外市场,在国内有个词叫做“赋能”,就是中国企业出海的时候会说要用国内经验给海外市场赋能,但是每个市场形态不一样,你认为的赋能可能和当地市场实际情况不太一样。所以在日本市场你会发现,对于那些没有做过日本市场的人来说,可能有三个阶段可以概括:第一个叫“这么做可以”这个阶段主要是想把中国的经验放到日本来做,但是做完之后发现好像不对,为什么按照中国的营销方法,在日本行不通?这时候就会想“这个是怎么回事”,由此进入第二阶段,复盘为什么在日本用这个方法做不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复盘不得其法后,业务还是做不起来,就来到了第三阶段,“这个事情要怎么办”,陷入焦虑。试图用中国市场或者其他国外市场的经验做日本市场时,就会很明显表现出,从“这么做”,变成“怎么回事”、“怎么办”的转变。
从我的经验看,日本的市场业务不是靠短期的项目做起来的。在中国市场,大家会说我要做爆款活动,爆款的逻辑是要在一个节点把流量打起来,但是在日本市场不是这样的,其实是日常工作势能积累后的爆发。这也是为什么我提出扎根日本、向下生长,所谓扎根日本,就是团队本地化,直接面向日本社会做品牌建设、产品服务,所谓向下生长是要和社会各个层面,包括大学、政府机构、媒体建立非常长期的业务生态环境和关系,当你有一个新产品上来之后,这些东西能帮助你形成势能,而不是在前期没有任何积累的情况下,期待通过快速将资源砸下去的方式把市场做起来。
XREAL在日本市场份额占比最高接近90%,其实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品牌竞争壁垒,现在行业友商都不怎么做日本市场了。而且当XREAL在这个市场的品牌影响力足够大时,其他品牌做的市场教育的投入,都能让XREAL获得流量。从这一点来说,其实竞争不是坏事,如果更多的品牌建立了影响力,那么就能够共同做大市场了。
另外,在日本市场,面向消费者我们不仅强调XREAL的产品好,而且更强调,我们在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现在的成熟品类包括手机、汽车等等,大家都知道这个产品是什么、用来干什么,但是对于AR眼镜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这个产品是什么的问题,它涉及到用户品类教育,我们在日本更多的时间不在于去做品牌竞争和比较,而是要告诉消费者这个产品是用来干什么的。而成熟品类不太需要做市场教育,只要证明我的产品比另外一个产品更好,我的品牌比另一个产品更好就行。
所以核心的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进行产品的内容教育,向消费者传递这个产品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为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价值。从内容方向来说是基于现有的场景,比如说大家经常会使用到的观影、游戏、办公的场景,传递XREAL AR眼镜能让用户的体验更舒服、更方便、更沉浸。从用户熟悉的场景出发而不是沟通一种新的使用场景,能有效降低用户考虑的障碍。
基于上面的核心策略,XREAL日本的业务获得了持续增长:2023年XREAL的增长为93%,今年仍处于增长较快中,在日本市场始终保持第一。其中在亚马逊上,能做到智能眼镜品类销量前10的产品有7个都是XREAL。另外,从Google Trends用户搜索趋势来看,2022年开始都是稳步向前走的状态。
从具体的业务来说,以2023年为例,我们做了一系列基于场景的内容教育,告诉用户产品适用于什么场景、并且让他们切身体验到。比如我们的产品适合帮助用户在移动、户外环境下有更好的游戏和观影体验,于是我们在新干线上进行了产品发布和体验,这也是日本科技行业第一次尝试,另外我们还带着媒体去露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场景展示。通过各种活动让消费者体验到XREAL的产品,知道我们的产品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可以使用,能带来什么样的用户价值。
具体从传播拆分来讲,第一件事是做社媒的内容教育,通过开发者、KOL和KOC的社媒内容输出做场景化的教育。我们有自己的KOL资源池,培养了自己的KOL,有观点认为,内容传播要找市场头部的KOL,但对于一个新的品类来说,这个道理未必是对的,找1个1000万粉丝的博主,但是他不懂新的科技品类,怎么用都不知道,这样做出来的内容可能不是最好的。而找市场上只有几千个粉丝的人,这些人对细分品类非常有兴趣,他们做出来的内容却可能是最好的,而且非常有意愿进行日常的体验和传播,因为他们本身可能就是核心用户。从结果看也表现了这一点,有大量的普通用户发布了XREAL产品的体验内容,而且在日本市场,XREAL的话题讨论量位于行业第一:关于AR的讨论,XREAL占比超过70%;XREAL全球的社媒内容中日语的占比也超过30%。
另外,我们也会和用户直接进行交流,举办活动进行互动、告诉用户产品如何使用,比如在东京市区做街采,这让用户有非常亲切的感觉,而且大家对这个产品不太懂的情况下,体验感出来之后,消费者对你的产品兴趣会增加,对你的信任感也会增加,之后再通过投流的方式回到互联网去传播。这是低成本的内容教育方式,对消费者来说是更直观的,如果找广告代理商拍创意视频,天马行空地讲故事,不如这样子来得直接。
从去年来看,我们社媒KOL/KOC的内容阅读量超过4200万,最高播放量的一条超过500万,其实这些资源都不是头部的,而且在早期时无法预料结果,500万播放量的合作在早期我们并没有觉得是机会。反而是这些人帮助整个内容传播获得爆发性的增长,获得非常高的人气。
内容教育的第二件事是PR背书:日本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社会,它更在意的是社会影响力,所以我们找了很多媒体、大学、行业协会、政府机构,通过他们来做背书,比如我们和东京工业大学、名古屋大学、东京政府和日本经济产业省等建立联系,在2023年XREAL获得了4000多篇媒体报道,上了十多次国家级电视台节目,其中还获得了日本经济新闻2024年热门商品预测第五名。在社会关注上来说,XREAL甚至比中国很多头部企业更受关注。
这其中,日本媒体对XREAL产品的报道,也不是我们付费购买的,只是在长期和日本社会互动沟通的过程当中,大家觉得这个产品比较有意思,愿意帮XREAL推荐和分享,这里面就包括电视台和艺人;
另外的一点发现是,媒体广告对于高单价的新品类来说,可能作用很小,我们之前的实践发现,通过广告扩大人群覆盖和进行转化,不是很有效的手段,广告传递的信息和信任有限,而且内容也不够有深度,这个与在中国通过小红书或者抖音等平台做内容投流,快速进行效果验证和流量收割,是不同的逻辑。
内容教育的第三件事,就是零售体验增强。AR眼镜作为消费者不熟悉的新科技品类,想要实现增长、实现用户的认知和熟悉度的提升,产品体验是很重要的环节,需要通过线下零售体验点的布局让大家认识产品、体验产品,知道产品是怎么用的,这是对线上内容教育的重要补充。XREAL在日本布局了超过40个体验柜台,在主要的城市圈,消费者均可以方便地体验到产品。
2024年,我们在内容教育这一方面进一步往前走,力图把整个体验做得更生动。我们在东京塔举办了眼镜秀走T台的活动,大家一般认为眼镜是装饰型产品,但是XREAL眼镜是功能型产品,因此我们把功能属性和装饰属性进行了结合,增强关联性、进行认知属性的迁移,让消费者更容易认同在室外使用AR眼镜;另外在品牌4周年的活动中,我们也邀请媒体、客户和消费者一起回顾产品的使用体验以及发展与合作经历,增强品牌情感的连接。我们做的所有营销动作的核心是围绕内容教育,即社媒传播、PR背书和零售体验的方式来开展市场的工作,在过往两年当中,这套方法论和执行过程还是比较完整的。
以上是我今天演讲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