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大屏真的能取代按键吗
不久前的小米 SU7 发布会,雷军的一番话,引起很多人注意:
“本着保留机械按键的理念,符合人的操作直觉,保留了一键启动、空调温度……等机械按键。”
现在的汽车,实体按键越来越少,在很多厂商看来,实体按键将会被屏幕彻底取代。
在各家都在去实体键化之时,小米却反其道而行之,雷总准备做汽车界的“最美逆行者”?
01 越来越少的实体按键
以前的汽车,没有车载屏幕,中控台全是按键,这些按键大多是收音机和空调调节器,功能简陋单一。
车载屏幕在 1979 年就出现了,阿斯顿.马丁旗下的 Lagonda,是世界上首款搭载车载屏幕的汽车。
古早时期的车载屏幕,主要为导航服务,21 世纪后,开始出现液晶仪表+中控屏,屏幕尺寸普遍是 6 到 8 寸之间。
当手机进入触屏操控时代,并且智能升级的时候,汽车中控屏也亦步亦趋,逐渐变大。
2012 年,特斯拉 Model S 上市,这款车型的出现,几乎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汽车的认知。
最让人们惊艳的,是几乎无按键的中控台,完全依靠屏幕的智能化操作,这样的汽车,简直是“科技感”满满。
于是汽车的实体按键一天比一天少,中控屏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堪比大号平板。
如今的汽车,不管是汽油还是新能源,大屏几乎囊括所有功能,有的连换挡开灯都搬上屏幕,一个按键都不留。
简洁是够简洁了,但这种一股脑儿全放屏幕的做法,有必要吗?实体按键为何越来越少?
对于厂家,减少实体按键,最大的优势就是省成本,一个小小的实体按键,不仅有生产成本,还有一定的研发成本。
研制一块实体按键,需要对按键的材质、手感、灵敏度、耐久性和线束进行多次验证。
每一个按键,都需要开模和印制,每一个装置,都需要对应的回弹装置,这些都需要增加费用,而且开模还不便宜。
即便同一款车型,也有高配低配等不同车款,用实体按键对应车内功能,就需要开发不同的模具和背板线路。
实体按键还涉及到内饰设计,高低配车型的内饰肯定要区分,需要花时间进行设计和布局。
换成屏幕就简单多了,高配大屏低配小屏,省时省力。
从外观的角度,相对密密麻麻的按键,屏幕确实美观得多,尤其是现在新能源车的设计,越来越趋向简洁化。
02 屏幕无法取代按键
全触屏的汽车,在操作上能完全取代实体按键吗?2022 年,一家海外专业机构专门进行了测试。
测试车辆有十多款,有全实体按键的沃尔沃 V70,实体按键+屏幕的奔驰 GLB,以及没有实体按键的 Model 3 等。
测试项目是行驶中操作部分功能,要花费多少时间,这些操作包括空调设置、打开收音机、调整仪表和屏幕亮度等。
经过测试发现,实体按键汽车的花费时间普遍要短很多,2005 年的全实体按键汽车沃尔沃 V70 ,完成这些功能仅需 10 秒。
采用触屏+实体按键组合的车型用时则在增加,例如沃尔沃 C40、斯巴鲁傲虎、奔驰 GLB 、分别用时 13.7 秒、19.4 秒和 20.2 秒。
全触屏操作的特斯拉 Model 3、大众 ID.3 和宝马 iX 分别用时 23.5 秒、25.7 秒和 30.4 秒。
实体按键汽车,占用驾驶员时间最短,触屏 + 实体按键组合,在合理的触屏系统操作逻辑下,也能实现优秀测试成绩。
至于纯触屏的表现,显得不如人意,尤其是空调设置,因为多层次的菜单逻辑,浪费不少时间。
可以看到,汽车无实体按键的设计,并没有让汽车的驾驶体验更好,和“智能化”的初衷,也有点背道而驰。
不少人认为,汽车的智能化,就是学的电子设备,毕竟手机和平板,哪个不是一个大屏搞定所有?
问题是,即便是手机和平板,依然保留着锁屏、音量加/减这三个实体按键,并不是完全“无键化”。
为什么手机要减少实体按键?因为手机的尺寸有限,减少按键是必然之举。
但汽车不一样,驾驶舱的空间布置,远远没有达到二选一的地步,车机交互所需要的显示面积,也不需要太大。
完全没实体按键的手机,也不是没出现过,2019 年,华为 Mate30 Pro 就“创造性”地取消实体音量键,以虚拟音量条代替。
结果,其糟糕的实用性,饱受用户诟病,无实体音量键的设计一代而终,再未出现在华为手机上。
其他的数码产品,2016 年苹果为 MacBook Pro 引入了 Touch Bar,仅过了四年,ESC 键重新设为实体键。
2021 年,Touch Bar 被彻底放弃,MacBook 回归到正常的实体 F 功能键区。
就连数码设备也未能彻底“消灭”实体按键,凭什么汽车就要去掉?
03 实体按键,渐次归来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的汽车都能语音控制,说话就行,所以可以取消按键。
只不过,尽管各家手机的语音助手,都能使用大部分功能,但最基本的音量键和锁屏键,所有手机全部保留。
“有语音所以不需要按键”,也是一个悖论,相对于实体按键,语音控制更像是额外选择,而不是全面覆盖。
手机如此,汽车也是如此,实体按键和屏幕、语音,根本不是所谓的“非此即彼”,也不存在谁取代谁。
越来越多的厂商认识到这点,除了小米,部分传统车厂,也把实体按键重新“请”回来。
例如大众,他们把新一代车型方向盘上的触摸按键,改回实体按键,长城也在新款坦克 300 上,全系增加空调实体按键。
甚至新势力也是如此,2022 年小鹏 P7 的中期改款,把方向盘上的五维触控键,改为滚轮+实体金属按键。
即便车上没有,也可以推出配件,极氪最近推出了“ Start 灵动贴”,是可以随处贴附,能用蓝牙连接的自定义实体按键。
无论是实体按键还是屏幕操作,本质就是为用户便捷操作而存在的。
多元化、复合化的操作方式,才更符合用户追求智能、兼顾便捷安全的需求。
希望以后的汽车,不要只有一个大屏,而是能迎回合适的实体按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狐”(ID:kejihutv),作者:老狐,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