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真的需要供暖吗?

互联网那些事·2024年01月10日 12:03
万事俱备,只欠群众和money。

今年冬季,看到最多的南北方话题就是,南方供暖问题。

特别是在知乎上,关于“南方为什么供暖这么难”“南方为什么还没有集中供暖”的帖子,多得多不胜数,2023年南方人对供暖的期望值似乎已经拉到了最高。

那么,南方到底需不需要供暖呢?

一、南方集中供暖呼声高涨

在冬季里,南方人最为一致的共识就是“家里比外面还要冷”。

当然,这也得到了一众在南方的北方人的认可“我这个东北人说南方冷没人相信,天天洗澡全靠一身正气”、“南方真的恐怖,听说南方人冬季在家都冻手”、“我北京人,南方第一个冬天长了冻疮”、“太冷了,然后蟑螂大还会飞。冻死在南方的冬天里”......

但这也抵挡不住南北方对彼此之间的误解“南方人总以为北方人不怕冷,北方人总觉得南方不冷。”

首先,北方的冷是实打实的,不过北方人抗冻单纯是冬天室内有地暖,并且不会留在室外太长时间。

其次,对于南方来说,除了实际的气温之外,影响体感温度的重要因素还有湿度,湿度越大,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的差异就越大。

保守一点说来,在冬天0摄氏度左右,湿度每增加10%,体感温度会下降0.8~1摄氏度左右。

如果考虑湿度,那么秦岭——淮河线以南的信阳市,冬季体感温度会在零摄氏度左右,而即便是长江边上的南京,在考虑湿度的情况下,1月的体感温度也在零摄氏度上下,对比北方城市,并不会高到哪里去。

所以对于冬天湿度高的南方来说,室内温度比室外还冷,室内属于阴冷,室外好歹有点阳光普照,在南方除了被子里,到哪都能冻得瑟瑟发抖,这里不排除广西、贵州、广东等地带。

所以对于南方人来说,入冬这项任务到底有多艰巨呢?

比如离开被窝去上个厕所、上床睡觉前半个小时、起床必须要挣扎半个小时、永远湿润冰凉的衣服、穿着厚棉服在屋里瑟瑟发抖......

说到这,南方人被怼也成为了常态“不到10°以下,瞎矫情”“南方要是舍得开空调就会比北方爽很多”。

但北方人所不知的是,南方的冷不是开个空调就能解决的,原因在于南方的房子保温做的不好,还都是开放式阳台,紧接着厨房跟厕所又没有空调,冷热又不均匀,冬天就是难受。

更何况,空调不像地暖和暖气,地暖和暖气是均匀的分布,空调只有出风那个房间有点暖和,但效果没有暖气好。重要的是特别干,甚至容易闷气。

另外,如果单单是开空调,一个月的电费也并不会低于五六百。

于是,在知道北方统一供暖,不仅价格低还能做到整屋温暖的时候,南方人对供暖的呼声开始前所未有的高,甚至为此还在社交平台上争论起来。

那么,南方到底需不需要供暖?以及适不适合供暖?

数据来源:中国天气

二、南方供暖有多不现实?

在南方供暖问题上,先说一个特殊的例外——淮河线的南边城市。

虽然秦岭——淮河线是固定不动的,但是这附近的气温每年会变化,而且线两边的城市气温差距并不是很大,某种程度上的确存在供暖需求。

比如在中国西南部的贵阳,它的纬度并不高,和福州几乎在同一纬度上。但1月份的贵阳平均气温在3.9摄氏度,再考虑到这里82%的平均湿度,贵阳1月份的体感温度也会在0.7摄氏度左右。

不过,随着淮河线城市对冬季供暖需求的上升,部分淮河线南边的城市已经实现供暖。比方以“供暖线”南北的驻马店市和信阳市为例。

那么对于剩下的部分西南、华中、华东地区,以及华南地区而言,到底存不存在供暖需求?

不可否认,南方很多城市在最冷月份的体感温度也会达到0摄氏度,但从整体上来说,南方体感温度这么冷的时间并不长。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南方低于10°的天气正常只有一个月左右。

所以为了一个月,甚至最多两个月的使用,还需要支付一年几千的暖气费,实际上并不值当。更重要的是,如果要集中供暖,还需要说服绝大多数当地人接受1-2w的暖气初装费。

更进一步来说,如果需要装地暖,大部分南方的外墙墙体需要进行加厚,加上保温层还有全屋更换双层甚至三层玻璃的费用,外加接下来几年全城大工地埋管线,这些都是实打实需要支出的费用大头。

即便是地暖装好之后,还需要考虑到,在集中供暖的基础上,如果你觉得不需要,提前办理暖气办停,仍然需要缴纳30%的费用。

此外还有更痛苦的,当楼上楼下都报停,夹在中间的供暖后温度会比楼上楼下都供暖时候下降不止5°。

再代入一下地暖在南方的需求并不像北方一样刚需,那么地暖在南方大概率只会出现恶性循环。

例如上文所说邻居都报停蹭暖,在上下楼都停止供暖后自家也不暖和,第二年大概率也会报停,最后供热公司核算下来缴费人少提高单价,紧接着又有人因为价格高报停。

当然了,北方供暖也不是一蹴而就。

虽然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北方就已经开始建设热电厂,但集中供暖真正普及开来,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

比如,在1980年,北方只有10个城市集中供暖,到了1989年,已经有81个北方城市拥有了集中供暖,到2003年,北方已经有321个城市实现了集中供暖,而且城市里的供暖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北方能够实现集体供暖,刚需是大条件,因为北方的冬天低于10°的天气大概有5到6个月时间。

综上看,对于大部分南方地区来说,通过各种入冬神器,例如电热毯、暖手宝、暖脚宝等等,实际上也能过,甚至更便利更省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I科技融媒”(ID:suxinshe01),作者:永遇乐,36氪经授权发布。

+1
1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本周四晚20:00,与吉智能源创始人&CEO冯宝丹、金汤新能源创始人&CEO林伟佳、链宇科技创始人&CEO秦宇迪深度探讨超充、储能与虚拟电厂的最新趋势。

2024-01-1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