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天府数字经济峰会眉山专场活动在成都举行 共话卫星应用助力数实融合新思路
11月16日,2023天府数字经济峰会眉山专场活动在成都举行。本次活动以“星耀天府 数智眉山”为主题 ,邀请了来自卫星智造、人工智能、信息网络等领域的政产学研各界代表齐聚一堂,探索卫星应用新思路、新场景、新应用,为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契机。
2023天府数字经济峰会眉山专场
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北京航天世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徐丽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博、环天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汪,分别就《中国火箭与航天》《数字智能浪潮中的遥感应用》《卫星遥感碳清查技术与数字循环经济》《“天府星座”赋能数字经济建设》进行了主旨分享。
龙乐豪以《中国的火箭与航天》为题,从运载火箭概述、中国火箭发展历程与成就、我国航天重大工程与展望、成就中国航天事业的主要原因等方面,科普了中国航天知识。他说,“航天精神、举国体制和经济实力三个方面成就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太空长征仍在继续,我们正向2030年跻身航天强国前列、力争2045年引领世界航天的目标迈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作主旨分享
徐丽萍讲了数字智能浪潮中的遥感应用。她指出,遥感影像具备许多大数据的特征,但是遥感影像本身不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是遥感大数据生产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人工智能使快速生产长时间序列、快速变化更新、真实准确的遥感大数据成为可能。”徐丽萍说,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遥感一张图”已经不能发展需要,遥感的发展态势呈现信息产品化、服务平台化、数据多元化特征。
北京航天世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徐丽萍作主旨分享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对现行社会经济体系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王博看来,县域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推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基层单元,推动碳汇估算落实到区县一级是我国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亟需开发县域碳汇产品,在地方上形成示范效应。
遥感如何赋能数字经济建设?环天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汪分享了经验。陆汪介绍,环天智慧公司于2022年11月获批为四川省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区域型),中心将以环天智愚为依托,发挥公司在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领域的技术优势,促进区域内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转型人才为目标,环天智慧已培养和引进一批优秀的数字化转型专业人才。同时已获得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共计140余件;组织专场培训等100余场次。基于数据中心、卫星遥感数据、Al智能算法三位一体,环天智慧公司助力区域内企业融入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战略,重点布局数字化新基建、建设数字化管理项目和发展数字化新技术。
活动上,一系列重要的合作协议在现场签署。包括环天智慧科技股份公司与成都超算中心战略协议签约、百度智能云开物(眉山天府)工业互联网基地项目签约、青神县政府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青神县数字经济产业园签约。
签约仪式
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是国家战略性信息基础设施,也是超算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环天智慧则是西南片区遥感卫星技术应用的代表企业。此次强强联手是为了啥?根据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以下6个方面加强合作——
- 开展计算资源合作,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提供优惠计算资源保障环天智慧科研项目的计算资源需求。同时,针对各自不同类型的GPU算力建立优势互补的机制,将环天云智算中心纳入成都超算算力调度平台,构建区域一体化算力调度体系,实现成都经济圈算力资源整体优化和按需调度。
- 开展联合应用合作,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智慧医疗、卫星应用等行业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形成解决方案和商用案例。
- 开展科技项目合作,双方围绕国家重大发展产业领域,共同开展重大专项项目合作研究工作、联合发布科研成果。
- 共建实训基地,双方可根据学科领域,依托双方优势资源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培养基于国产硬件生态的智算、超算领域人才。
- 共办学术会议,通过联合举办重点学科领域的学术会议,展示最新学科发展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形成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系列活动。
- 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双方共同集聚各类资源,加快推进科技项目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联合开展研发、工程示范和产业化等工作。
环天智慧董事长邹云坤表示,此次合作有助于促进双方在技术、产品、市场上的优势互补,有利于整合内外部资源,进一步提升算力市场开拓及项目实施能力。
来自行业内5家头部企业——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航宇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北斗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围绕“卫星遥感数据应用与数字产业融合”进行主题内容分享。
5家头部企业作主题分享
【背景素材】
“月上九门开,星河绕露台。”“南箕与北斗,乃是家人器。”北宋大文豪苏轼时常仰望星空思索人生,留下大量托物言志的名篇佳句。地上望星与星空观地有什么不同?900多年后,苏东坡的家乡企业向着高天发射10颗高分辨率光学卫星,用“东坡01”至“东坡10”组网形成“天府星座”,以古人难以置信的“星瞰河山”视角传回海量遥感数据。
据了解,东坡系列卫星在距离地面535公里的高度运行,可对监测位置单日重访2到3次,每日发回TB级的影像(1TB= 1024GB,相当于20万张3.5MB照片的大小)。
眉山是全省粮食主产区之一,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美田弥望、稻谷飘香、物阜民丰、幸福和乐”的“天府粮仓”示范区的目标。当前,眉山正实施耕地恢复两年行动,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星瞰天府粮仓应用系统正好助力这项行动。
卫星影像以多光谱形式捕捉地表信息,通过近亿规模的样本库训练出来的可见光、高光谱以及图像纹理特征的组合算法,可以在图像上智能判断并标注出耕地、建筑、道路、林地、水体等多种地物类别。环天智慧自建的环天云智算中心按国标A级数据中心的标准建设,设计663架机柜,AI智能算力232pflops(每秒所执行的浮点运算次数),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智脑”加入,释放出卫星帮助农民种田的价值。它动态监测相应区域内每块耕地的作物种植情况,一旦发现“撂荒地”苗头,及时精准推送给相关方面;结合物联网设备和气象信息等,对自然灾害和病虫害进行分析、监测和预警,助力提高粮食产量;借助评价水体质量助推河湖污染治理,保障农业和居民用水安全。环天智慧还利用海量卫星数据等尝试建立高标准农田评估模型,以便快速地大范围动态“体检”耕地质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认为,发展智慧农业离不开卫星遥感技术,后者对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去年发射10颗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后,眉山一跃成为西南地区拥有商业高分遥感卫星数量最多的城市,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长春和北京。目前,环天智慧正准备发射2颗高光谱卫星和2颗SAR卫星,14颗卫星在轨组网后,将实现全国任意点120分钟重访、多谱段信息、多类型遥感数据获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