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时代已来,AI创造的梦想天堂会是什么模样?

王艺霏·2023年11月03日 14:51
西湖区AI+产业升级加速中。

过去十年,经济潮水的暗涌从消费互联网时代、产业互联网时代,来到了当下的智能时代。风口下的人工智能,在算力设施的支撑下高速发展,强力渗透并辅助千行百业提升,助力产业再升级。 

当“长在大模型上”成为创新企业的新目标,各场景的AI+应用在商业领域涌现众多新探索。全球AI产业如火如荼,良禽择木而栖,寻找更多商业落地的机会。 

11月2日下午,由中共杭州市西湖区委员会、西湖区人民政府主办的“AI西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云栖小镇举行。 作为2023年云栖大会中的重要一环,人工智能领域龙头企业、高校院所专家学者等600多人次到场参与。 

论坛分为“算力时代”“数智西湖”“AI未来”三大篇章。其中,“算力时代”部分也是云栖大会主题背景——“计算,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之下,一个重要的延伸讨论场域。

算力,新时代的“新基建”

“一句话的智能语音回复,会涉及多少步骤?” 

针对这个问题,Chatgpt回复:分别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义理解、回复生成、语音合成。这些步骤相互关联,才能共同完成一句话的智能语音回复。而这其中的每一步,都需要算力作为支撑。 

近年来,AI产业中的语义识别,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时至今日,算力作为“新基建”的核心资源,已成为支撑数字经济的底座。 

一年间,文心一言、星火、通义千问、盘古、混元等70余个大模型已公开发布,大有“百模大战”的趋势。激烈竞争之下,人才和企业实力比拼直观展现,政务、工业、交通、医疗对算力的需求更加呈现指数型增长。 

国家战略打前阵,行业未来蓝图显现。2023年10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算力规模将超过300 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 

《中国算力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算力产业将规模持续扩大,增速居全球前列。预计到2023年,中国算力产业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年均增速将超过30%。 

显而易见,对于产业升级、智能化来说,算力无疑是区域经济竞争新一轮竞争的焦点,区域竞争必将异常激烈。目前,除北京、上海、广州以外,深圳、武汉、贵阳、韶关等城都发布举措,剑指“算力之城”。 

谁能承接如此巨大的算力需求?谁是那个算力时代的中心?从数字经济制高点“起跳”奔赴下一站AI,杭州心有千钧。

AIGC下的西湖,如何延续产业繁荣?

杭州,作为“数字经济第一城”,具有充分的产业应用优势:大数据、企业服务、智能制造等行业数字化程度较高,为智能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时不我待,杭州对人工智能产业的部署也紧跟到位。2023年7月25日,杭州市就已经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志在通过设立“算力券”等手段,鼓励各地和企业专用模型的培育和发展。 

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旭东在论坛上发表致辞,他表示,杭州已经进入全国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城市第一梯队,拥有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的绝佳沃土。 

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旭东 

而西湖区,作为数字经济发源地、城市大脑策源地,也有专属自己的优势所在。 

一是丰富的智算资源。 万亿规模的蚂蚁集团、世界级云计算平台阿里云等顶流企业坐落于此,有自身AI需求及算力资源支撑的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一流高校和占全市近四成的高校科研机构扎根在西湖,为西湖区提供了大量的智算资源和源源不断的社会人才。 

二是市场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西湖区作为众多头部互联网企业“梦开始的地方”,数字经济基础好、产业活力强。不仅有浙大网新、每日互动、政采云、有赞科技等公有云服务企业,还“盛产”小巨人、专精特新企业,空天信息、元宇宙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可以说是杭州市最为集中的科研和人工智能产业算力需求高地。 

有需求,就有产业机会;有机会,就有经济增长。西湖区,作为科技成果创新的首选地、策源地,携带着深厚的科技互联网基因,积极拥抱AI。 

那么,云时代背景下成长的企业,如何在人工智能领域延续产业优势? 

众所周知,西湖区是阿里云的诞生地,是中国云计算的起源地。大会上,阿里健康、浪潮集团等意向纷纷签约落地西湖。沿着这条产业链上下奔走,能够发现,从芯片到算力再到下游AI+,都有西湖区优秀企业的身影。 

阿里云智能副总裁王超 认为,在未来,大模型的开源社区一定会蓬勃发展,迎来更大的市场。阿里云作为云计算巨擘,依托通义千问大模型,还将有更多的行业切入可能。 

阿里云智能计算副总裁王超

对于大模型的应用趋势判断,浪潮集团副总裁王士勇表示,对于Saas企业而言,未来最核心的是研发面向企业的业务建模,以及基于大模型的服务能力。 

浪潮集团副总裁王士勇 

阿里健康CTO兼大模型事业部负责人郭威 则带来了新的观点,从他的经验出发,他认为医疗健康行业也是由生命科学驱动的,大模型的应用将对医疗和创新药的研发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整个行业将迎来拐点时刻。 

阿里健康 CTO 兼大模型事业部负责人郭威 

在AI+产业应用领域,也不乏其他亮眼的领头“羚羊”出现在西湖区这片旷野之上。 

近期,起步于支付宝的蚂蚁科技发布了蚂蚁金融大模型,已在蚂蚁集团的财富、保险平台上全面测试; 

专注AI+医疗的德尚韵兴在西湖区扎根10年,超声AI辅助诊断系统已经在西湖区文教社区卫生服务站启用,直接面向民众提供AI医疗诊断服务; 

聚焦AI赋能蛋白质组学,西湖欧米联合多模态大数据助力精准医学和药物研发; 

AI大模型新锐西湖心辰一年之内连融4轮,已发布4款大模型产品,目前估值已达24.5亿元…… 

放眼西湖区,在全部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当中,涉及AI+业务的企业共有11家,他们还在创造更大的市场规模,试图触碰更高的行业上限。

AI时代治理,西湖如何领先?

论坛现场,西湖区重磅发布《“AI西湖”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以及《西湖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算力支持政策,西湖区力争在抢占产业高地上快人一步。 

《措施》中明确,西湖区将对企业自主投资建设的公共算力服务平台给予最高三百万元的补助,对通过西湖区公共算力服务平台使用算力的企业,按照智算服务金额的50%给予算力补贴,总额5000万元。 

同时,对开展算力、算法资源对接,论坛、赛事活动,按照实际投入的30%进行补助,按照不超过研发成本30%的标准给予补助,获奖企业最高可补助金额200万元。 

在企业服务上,西湖区也下足功夫。论坛现场,AI助企专员“西小服”正式上线,通过“AI开箱测评”的方式,让营商环境体验官在与“西小服”对话的过程中体会到了AI服务的便捷。今后,“西小服”将会切切实实服务更多的西湖区创业者和企业。政府服务侧接入AI力量,是一次亮眼的数智化尝试,但不是第一次。 

营商体验官对话“西小服”‍ 

早在2022年4月,西湖区创新AI智能客服上线,打通事前咨询“最后一公里”,围绕“最多跑一次”和数字化改革,不断优化办事体验。 

现场,西湖智算公共服务中心授牌和“西湖企服”数智平台成立、8个人工智能领域重点项目的签约仪式举行。在未来,西湖区还将为AI、算力产业企业提供更多的托举之力,吸引他们留在西湖、扎根西湖。 

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不是一片坦途,过去几十年,硬件和软件的科技瓶颈限制着我们实现AI描绘的美好图景,今天,人才短缺、盈利困难、规则滞后,又成为了人工智能产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后续,西湖区将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措施,力争将西湖区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 

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在过去3年中,西湖区还启动建设了环浙大玉泉人工智能产业带,其中包括石虎山机器人创新基地、现代国际玉泉人工智能产业园。预计到2025年,环浙大玉泉人工智能产业带将引进、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各类专业人才1000人,集聚人工智能创新企业1000家,集聚基金、专利等服务机构50家,累计实现人工智能产值突破500亿。 

依托于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国科大杭高院等高等科研机构,阿里云、阿里健康、浪潮集团、小米集团等产业龙头企业,西湖区AI+产业未来可期。 

正如过去在杭州爆发高速增长的移动互联网+,AI+也有在西湖区找到合适土壤、厚积薄发的无限可能。2023年,将AI作为新选择、新策源的西湖区,面对的是一片广袤天地。

文丨  王艺霏 

编辑丨 左键 

发现未来独角兽,项目BP发过来!

如果你的项目足够优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报道,参加36氪浙江的“未来独角兽活动”,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至36氪浙江项目征集邮箱:zhejiang@36kr.com,我们会及时回复。 

36氪浙江——让浙江创业者先看到未来 !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智能仓储行业“老兵”的可持续解法。

2023-11-0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