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双碳大事:全国统一CCER交易系统即将上线运行;阳光电源等多家公司披露三季报;宁德时代宣布100亿元级储能项目战略合作
整理 | 薛昱婷
编辑 | 雪小顽
生态环境部:全国统一CCER交易系统将于近期上线运行
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生态环境部推出的又一个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通过制度建设打通项目和减排量申请渠道,积极稳妥推进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各项基础工作。
构建基本制度框架,生态环境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市场优先支持领域,首批发布了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4项项目方法学。搭建完成全国统一的注册登记和交易系统,将于近期上线运行。(中证网)
生态环境部发布四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10月24日,生态环境部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制定发布了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4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明确了开发此类项目的适用条件、减排量核算方法、监测方法、审定与核查要点等。
根据新版《管理办法》规定,各类社会主体应当按照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方法学,自主自愿开发温室气体减排项目,项目减排效果按照方法学等核算核证后,可以在市场出售并获取相应的减排贡献收益。(生态环境部)
宁德时代宣布100亿元级储能项目战略合作
10月25日晚间,宁德时代方面公告,近日,中城大有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中城大有和宁德时代将达成100亿元级储能项目战略合作。其中“十四五”期间,双方合作规模将不低于3.5GWh。
中城大有隶属于中央党校、中国中信、中国航天科工联合发起成立的大有国联控股有限公司。目前,中城大有和宁德时代已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并着手推动相关合作事宜。宁德时代储能事业部执行总裁肖丽娜表示,中城大有在储能领域拥有丰富的项目落地经验和广泛的市场布局,是宁德时代战略合作的理想选择。宁德时代正积极开发EnerD(314Ah电芯)产品,并在全国落地产业关联项目。(澎湃新闻)
阳光电源前三季度净利润增超250%
10月27日,阳光电源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64.15亿元,同比增长108.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23亿元,同比增长250.53%。该公司表示,主要系光伏逆变器、储能业务及新能源投资开发收入增长所致。
阳光电源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77.92亿元,同比增长78.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长147.29%。该公司介绍,目前光储业务海外占比较高,逆变器业务海外占比在60%以上,储能业务海外占比在80%以上。(中国证券报)
国轩高科前三季度净利润2.92亿元,同比增长94.65%
10月27日,国轩高科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17.78亿元,同比增长50.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2亿元,同比增长94.65%;基本每股收益0.16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40亿元,同比增长12.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14.50万元,同比下降2.82%。
为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该公司拟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发行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企业集合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含5亿元)。(界面新闻)
金风科技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97.88%
10月26日消息,金风科技公告称,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3.18亿元,同比增长8.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3.53万元,同比下降97.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32.07万元,同比下降101.77%。基本每股收益为-0.005元,同比下降105.76%。
公司表示,本期业绩变动主要受到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2022年11月30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规范了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解释16号,对财务报表列报最早期间的期初至2023年1月1日之间发生的交易进行了追溯调整并重述了相关未经抵销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金融界)
欣旺达: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74%
10月26日晚间,欣旺达披露三季度财报,其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43.19亿元,同比下降6.19%;实现归母净利润8.04亿元,同比增长16.89%。其中,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0.82亿元,同比下降18.72%;实现归母净利润3.65亿元,同比增长15.74%。
财报显示,前三季度,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15亿元,同比增长约2.58倍。该公司称,主要因本期采购材料支付现金减少所致。(界面新闻)
通威股份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0.31亿元,业绩增速放缓
10月25日,通威股份披露2023年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73.52亿元,同比降10.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31亿元,同比降68.11%。
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1114.21亿元,同比增9.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02亿元,同比降24.98%。对于利润下滑,该公司称,主要系报告期内光伏产业链价格同比下行所致。(中新经纬)
硅业分会暂停硅料报价,光伏上下游全面迫近成本线
10月27日消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暂停了每周一次的多晶硅价格发布。硅业分会称,由于本周调研未得到足够的新增成交信息,虽然价格已经呈现下跌趋势,但是针对具体成交价格依旧存在分歧,基本上无新签订单,且上周报价的成交价格已无法反应当前市场实际情况,故本周暂停公布多晶硅价格,待有实际成交之后,再明确市场成交价格。
硅业分会认为,在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即便硅料价格跟跌,能够拉动的硅料需求也相对有限,且会将降价信号进一步传导至下游企业。由于近期的签单不顺,硅料企业库存正在持续累积中。硅业分会指出,目前硅片价格已达到绝大多数硅片企业的盈亏平衡点,部分厂家甚至面临亏损。(证券时报)
两部门:积极推进新型储能建设,按需科学规划与配置储能
10月25日消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科学安排储能建设。
按需科学规划与配置储能。根据电力系统需求,统筹各类调节资源建设,因地制宜推动各类储能科学配置,形成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的电力调节与稳定控制能力,改善新能源出力特性、优化负荷曲线,支撑高比例新能源外送。
积极推进新型储能建设。充分发挥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氢储能、热(冷)储能等各类新型储能的优势,结合应用场景构建储能多元融合发展模式,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和综合效率。(每日经济新闻)
截至9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5.2亿千瓦
10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9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2.26亿千瓦,其中风电新增装机3348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超1.28亿千瓦。风电、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超1.62亿千瓦,占全部新增发电装机比重超七成。
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7.9亿千瓦,同比增长12.3%。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同比增长45.3%;风电装机容量约4亿千瓦,同比增长15.1%。(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