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利华五大部门全线下滑;达能涨价策略奏效;泡泡玛特抖音业务增9倍|品牌日报

贺哲馨·2023年10月27日 15:42
你消费的品牌,你关心的日报。

本月最后几天,食品零售大公司的财报陆续出炉。

联合利华也卖不动了,三季度业务全线下滑

家大业大如联合利华,也难以抵挡成本上涨和局势动荡带来的冲击。

今年第三季度联合利华营业额为152亿欧元(约1173.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3.8%,五大部门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联合利华旗下分别设有美容与健康、个人护理、家庭护理业务、营养健康和冰饮五大部门,其中冰饮部门下滑幅度最大,同比下滑6.5%;其次是美容健康,同比下滑4.9%。

来源:联合利华

按地区分,亚太及非洲地区是联合利华第一大区域市场,但中国地区复苏慢于预期,跌幅在中个位数。

前段时间外媒传出消息,联合利华正准备剥离非核心资产,其已聘请摩根士丹利和Evercore投资银行,重启Elida Beauty业务的销售程序。Elida Beauty业务产品组合包括Impulse、旁氏Ponds、Caress、Tigi、Timotei以及Q-Tips等。

此外,明星DTC品牌“剃刀俱乐部” Dollar Shave Club也将被出售,联合利华在2016年花了10亿美元才将其收入囊中。

对于此次业绩表现,首席执行官Hein Schumacher表示:“近年来联合利华的表现并没有达到潜力。我们的增长质量、生产力和回报都没有达到预期。我们将通过加强创新和品牌背后的投资,以及利用我们的运营模式来提升业绩。”

涨价奏效,达能公布超预期季报

乳制品巨头达能第三季度净销售额达69.06亿欧元,同⽐增⻓6.2%,但其中涨价驱动增长6.6%,销量组合抵消了0.3%的增长。中国所在大区市场继续成为达能增长引擎,净销售额同比增长8.4%。

分品类看,集团三大业务均实现了增长,其中脉动所在的饮用水为当季增长最高的业务,同比增长7%。奶粉所属的专业特殊营养品净销售额为20.70亿欧元,同比增长5.7%;达能最大业务基础乳制品和植物基产品(EDP)净销售额为34.74亿欧元,同比增长6.3%。

针对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面临的结构性挑战和所谓“国进洋退”步伐放缓,达能在业绩会上回应称,通过这几年对直营渠道的建设和本土化生产的加码,以及数字化平台建设,可以有效减轻库存压力和成本上涨造成的影响。至于脉动品牌的复苏计划初见成效,达能表示会在今后会注重头部SKU并持续创新。

有分析师表示,不断涨价的大型食品公司可能会失去竞争优势,因为自有品牌正在逐渐占领消费者的购物车。

图片来源:达能

出海、抖音业务是亮点,泡泡玛特三季度营收增长超35%

“潮玩第一股”泡泡玛特继续寻找增量,目前看来新渠道和新市场的表现不错。

10月24日,泡泡玛特披露了第三季度最新业务情况。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增长超35%,其中中国内地收益同比增长超25%,港澳台及海外收益同比增长超120%。

国内业务分渠道来看,线下和抖音收入持续高增长。数据显示,线下零售店同比增长35%-40%;机器人商店同比增长45%-50%;批发及其它渠道同比增长50%-55%。而线上渠道,抖音表现尤为亮眼,其中抖音旗舰店同比增长875%-880%,泡泡玛特抽盒机同比下滑10%-15%,天猫旗舰店同比下滑20%-25%。

曾有消息透露,泡泡玛特的抖音业务在“不卖爆款,不搞促销”的情况下,用不同IP创立账号矩阵锁定了消费者,因此获得比较不错的成绩。

出海方面,第三季度泡泡玛特在泰国、美国、澳大利亚均落地了线下门店,其中泰国首店开业爆红,首日销售额超过200万元,创下全球门店单日销售额纪录。在2023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泡泡玛特方面对外透露,2023年其海外营收预计能达到10亿元。

新业务拓展方面,9月底泡泡玛特的城市乐园在北京正式开园,4万平方的占地虽然不及上海迪士尼的1/30,但也看得出来泡泡玛特正在努力讲一个更富有生命力的IP故事。

What's More

adidas今年将停止发售Yeezy库存

adidas的椰子鞋库存风波可以告一段落了。adidas日前发布声明宣布,今年将停止在官网、实体零售店和批发分销渠道发售Yeezy,但未透露具体原因。值得关注的是,Yeezy库存鞋履的销售是近两个季度adidas业绩主要来源之一,该品牌在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中透露,销售Yeezy剩余库存对其业绩产生积极影响,预计全年收入跌幅将收窄至低个位数。

地素时尚暂停低价品牌业务

对绝大部分服饰品牌来说,“可持续”还只能停留在营销层面。据LADYMAX,地素时尚子品牌小时之外拓展暂缓,尚未重启,目前天猫等电商平台上已经无法搜到“小时之外”的官方店铺。据悉,小时之外是地素时尚在2021年9推出的都市女装品牌,聚焦年轻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旨在满足年轻人各类生活场景需求。

日系化妆品跌出天猫美妆预售前20

疫情以来一直表现不佳的日系美妆品牌再次销量折戟。据“天猫大美妆”发布的《天猫美容护肤行业预售首日品牌成绩单》显示,Top20品牌中,国货品牌占40%,其余60%均为外资品牌。但过往表现优良的资生堂、SKII等日妆品牌均不见踪影。今年6月,由于妇女节大促节点表现不佳,资生堂表示将减少中国业务对“极端大促”的依赖。据悉,资生堂电子商务渠道占销售额比例为34%。

Moncler三季度涨7%,亚洲地区贡献最大

奢侈户外风格持续吃香。周四,意大利高端潮流户外集团Moncler公布三季度报,第三季度收入为 6.697 亿欧元,增长 7.0%。前三季度收入18亿欧元,增长17%。分地区看,前三季度亚洲收入大涨32%。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核心品牌Moncler在亚洲开有127间门店,其中,中国内地市场的门店数量占比或近三成。

杰尼亚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1%,中国游客促进日本市场增长

手袋珠宝美妆降温,男性奢侈市场还有增长空间。第三季度,意大利奢侈品集团杰尼亚收入同比增长20.8%至4.31亿欧元,有机增幅为11.3%。前9个月收入同比增长22.9%(按固定汇率计+24.8%)至13.3亿欧元,有机增幅19.2%。亚太地区,日本市场收入录得31.8%显著增长,大中华区录得3.4%下跌。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市场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中国游客。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表示,目前品牌在中国的业务“已经全面铺开”,未来将看好中国本土市场。

+1
3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