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也该轮到广西了
在广西,曾经有这样一句老话,河池南丹,有钱难返。
这是老一代广西人对于南丹的印象,那一带是大石山区,旧时的交通非常不便。这也是瓦依那主唱岜農名字的由来,“岜”就是石山的意思。
出了南丹,连广西人自己可能都说不清南丹具体在哪里,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冒出了瓦依那,《乐队的夏天3》最大的黑马——这支开播前最不为人知的乐队,最终获得了第三名。
另一只广西乐队,来自钦州的回春丹,也获得了第六名。加上曾经上过《乐队的夏天》旅行团和海龟先生,至少在《乐队的夏天》,广西的锋芒并不逊色“摇滚老家”石家庄。
不只是《乐队的夏天3》,今年一些现象级热剧和热歌背后都有广西人的影子,比如,为《漫长的季节》配乐的是柳州人丁可,为《就让这大雨全都落下》编曲的是南宁人韦星弟。
东北文艺复兴之后,也该轮到广西了。
广西的夏天
今年夏天,定居北京的广西人Jelly做了一件疯狂的事情,她在出差途中看了《乐队的夏天3》,因为很喜欢瓦依那的表演,第二天临时起意又飞去西安观看瓦依那的现场演出。
Jelly在瓦依那版《好久不见》下的留言
这或许就是所谓“乡愁”吧,那个时候,《大梦》还没刷屏,但瓦依那已经露出了点“黑马”的苗头。
Jelly说自己看《乐夏3》才知道有瓦依那这样一支乐队,其实,谁不是呢?节目开播前,瓦依那的微博粉丝量才一千多。而且,也许有人还记得,今年6月,瓦依那的一场Livehouse演出因故取消,被人质疑是因为票卖得不好。
三个月过去,瓦依那不但还留在《乐队的夏天3》的舞台上,而且,越来越火。9月23日,《乐夏3》第7期播出后,一夜之间,全网都在聊《大梦》,而跟任素汐一起“唱哭全场”的瓦依那,微博粉丝量也终于破万了。
有人因此开玩笑说《乐队的夏天3》成了《广西的夏天》,但“广西的夏天”并没有止步于《大梦》,随后还开出了《鲜花》。《大梦》刷屏之后,《乐夏3》第8期,回春丹的《鲜花》又唱哭了不少观众。
瓦依那的“瓦”,在壮语里是“花”的意思,两组风格各异的广西乐队之间因此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关联。
瓦依那表演《大梦》时,舞台上还有马帮乐队主唱、来自柳州的叶宏钢,他演奏了都都克笛,世界上最古老的双簧气鸣乐器之一。
叶宏钢
与瓦依那一样,马帮乐队也致力于挖掘和整理西南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也成立于广州。在南方,马帮的名气比瓦依那更大,《乐队的夏天3》阵容公布时,曾有乐迷为少了马帮乐队而觉得遗憾。
绝对纯洁的主唱文隽也来自柳州,曾在北京玩过十多年乐队的她,可以说是广西乐队的“表姐”了,她当年组建的怪力乐队,在京城独立音乐圈里小有名气。
怪力和绝对纯洁,主唱是文隽
尽管绝对纯洁早早就被淘汰了,但还是获得了一些观众的印象分。
《乐夏3》舞台上的柳州人还有卿锋,他在《彩虹的微笑》的现场为回春丹弹吉他。
卿锋
作为广西乐队的“表哥”,卿锋曾是水晶湖乐队的主唱,21世纪初,旅行团和水晶湖等乐队先后北漂,为“广西的夏天”埋下伏笔。
走出去
旅行团、海龟先生和回春丹,如今被网友戏称为“广西摇滚三巨头”。这三支乐队的成长经历,可以说是广西乐队过去二十年发展的缩影。
二十年前的广西,已经有一些小型的乐队演出,有的乐队还自发组织包车巡演。不过,那个年代的广西撑不起乐队的发展,要想搞出点名堂,就得走出去。瓦依那和马帮乐队混在岭南,更多人则选择“北漂”。
广西原创音乐人的北漂始祖,可能是南宁人尹吾。1994年,他背着一把吉他上北京追寻音乐梦想,后来就有了一张流传至今的专辑《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次远行》。十年后,几位柳州男孩买了去北京的火车票,也开始了自己的远行,这便是旅行团乐队。
靠毛遂自荐签入摩登天空的旅行团,是最早跟北京唱片公司签约的广西乐队之一,随后,成立于南宁的水晶湖乐队签给了许晓峰创办的创盟音乐,汪峰成为他们的专辑制作人,汪峰曾说,这是他第一次当唱片制作人。
水晶湖办专辑首唱会(2006)
作为广西的首府,南宁曾经催生出不少乐队,比如李剑青所在的紫太阳。在紫太阳面前,水晶湖、海龟先生都是后辈,但后生可畏,他们都选择了勇敢地走出去。
不同于旅行团和水晶湖的“北漂”,海龟先生选择了“蓉漂”,从南宁搬到成都。不过,对于广西人来说,这也算是一种“北漂”,在广西人眼里,两广以北都是北方。
海龟先生
海龟先生在成都玩出了点名气之后,也签给了摩登天空,与旅行团和丁可成为同门。在那个音乐产业前途未卜的年代,签约摩登天空可能是外地乐队最好的归宿了。但旅行团后来选择独立发展,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来福胶泥。这是乐队第一张专辑的名字,也是乐队英文的谐音。
胶泥是广西孩子小时候最熟悉的玩具之一,它可以用来捏出各种形状。混在外地的广西人就像胶泥一样,随心所欲地揉捏,或者说,被揉捏。各有各的生存方式,也吃着各自的苦头。
旅行团熬了多年才算是熬出了头,水晶湖解散多年了,主唱卿锋还在北漂,文隽从北京搬去了上海,岜農回老家南丹种了几年地,丁可则出了国。
相比之下,钦州小兄弟组成的回春丹幸运地赶上了音乐流媒体发展的快车,成军第三年就成了所谓的“网红乐队”。
前辈走出去是为了求生,回春丹走出去则是为了巡演。成军不到十年,回春丹已经开始举办体育馆级别的巡演,放在过去,这是难以想象的。十几二十年前,钦州的乐队能走到首府南宁就不错了。
山和野
山多,是广西的一大特点。防城有十万大山,河池有九万大山、玉林有六万大山。
广西曾经被认为“民风彪悍”,这或许也跟“山”有关。
山里人坚韧、勇猛、适应性强,多少表现在广西人身上,也表现在广西音乐人身上。不然很难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广西人能够在音乐圈里坚持那么多年,并最终有所成就。玩音乐,尤其是乐队,既需要坚韧,也需要适应。
在乐队圈里,广西人低调但顽强地存在着,没有过风头正劲,而更多是努力求生,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生活在“穷乡僻壤”,广西人深知江湖险恶,所以,没那么在乎姿势。
北漂近二十年的旅行团乐队,一路起起落落,曾濒临解散,但最终还是顽强地熬过来。不少人觉得他们变了,有说变得流行了,也有说变得洒脱了,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坚持下来了,没有被时代巨轮碾个粉碎,十九年前的那趟远行,仍然在继续着。
不只是广西,因为语言、生活习惯、关系网络等原因,南方人想要融入北方的文化圈相比北方人要困难很多,想想看,除了旅行团等个别案例,有多少南方乐队(或者南方人主导的乐队)能通过“北漂”取得成功?
随着市场的不断去中心化,乐队对于“北漂”的依赖越来越小,海龟先生的根据地在成都,瓦依那的冒尖跟广州文艺圈息息相关,回春丹则干脆就是直接从互联网上蹦将出来。而且,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都是“野路子”。
“野”是“山”的另一面,它代表的是一种生命的原生态,也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与东北文艺复兴不同,广西没有老工业基地那种让一代人心存骄傲的集体记忆和父辈尊严,广西人也不以“抖包袱”和“编段子”著称,但广西“山”和“野”有足够强大的生命力,瓦依那从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便已经感动世人。
这应该仅仅只是开始,新的旅行团或新的瓦依那正在广西的土地上野生野长着,广西的年轻人们也开始立足于本地建构广西自己的音乐生态。新观曾经采访过的鲸浪乐队鼓手沅臻,就在老家南宁经营着自己的Livehouse,策划和主办“广西独立音乐周”,扶持本地年轻乐队。而在南宁坚持了二十年的侯朋现场,不久前又开了一家新的Livehouse。
相信会有一天,广西音乐人不需要仅仅为了求生而走出去,自己的那片山野里足以开满鲜花。
广西文艺复兴
岜農曾说自己的生活状态就像是“传统的山歌手”:“做农活都是在那里随便可以唱歌”。
山歌自古以来是广西人生活的一部分,山歌遍布全区各地,山里有山里的山歌,海边有海边的山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山歌。尽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山歌手”越来越难看到,但瓦依那证明了,传承并没有中断。
岜農
除了《乐夏3》,广西山歌也在以另一种形式传播开来,这便是短视频。不信你可以在短视频平台上搜一搜柳州对歌,看看现场即兴山歌对唱有多欢乐。
柳州相传是“歌仙”刘三姐成仙的地方,这或许可以解释乐队圈子里有那么多柳州人,传说中的刘三姐,带着大家唱着山歌斗地主,这多摇滚?
哪怕你不知道刘三姐,也应该听过《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歌是各种晚会和综艺节目上被翻唱次数最多的歌曲之一,出自曾风靡一时的电影《刘三姐》。
电影《刘三姐》
《刘三姐》诞生63年后,广西迎来了自己的“文艺复兴”。
广西不只有刘三姐,只不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广西的山歌固化成了《山歌好比春江水》,除此之外,关于广西音乐,大众知之甚少,直到《乐队的夏天》变成《广西的夏天》,大家突然发现,音乐圈里居然有那么多广西人。
除了上面提到的音乐人,当下活跃在音乐圈里的广西人还有不少:南宁出了胡夏、汪小敏,北海出了檀健次、文兆杰,桂林出了李剑青、蒋亮,百色出了弦子,桂平出了梁玉莹(2022年《中国好声音》冠军)。
时间再拉长一点,范围再扩大一点,梅艳芳的祖籍是合浦,赵传的祖籍是天等、罗文出生于桂平,韦唯的母亲是柳州人,郁钧剑来自桂林。
音乐可能真的是刻在广西人的DNA里。
除了DNA,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层面上,广西真没有什么独特的优势,这一场“文艺复兴”完全是广西人自己实实在在打拼出来的,当然,也需要一些时势和运气。
有人觉得,瓦依那只是在“作秀”,综艺节目本来就是一场“秀”,这场“秀”为广西民族文化跟大众之间的衔接创造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它把广西民族文化带入了流行文化的场景里,供大众审视——听个新鲜也好,图个猎奇也罢,传统文化无论以何种方式进入大众生活,都能激起涟漪。
治疗乐队主唱罗伯特·史密斯当年也曾排斥上综艺节目,但后来想明白了,“如果人们不知道选项存在,就无法做出选择。”《乐夏3》让更多人知道了瓦依那,听到了《大梦》,至于如何选择,就留给观众自己吧。
无论如何,传统文化不应该封存在过去,而是应该融入当下,作为一个选项去启发未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音乐产业观察”(ID:takoff),作者:亚山,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