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昂智能联合创始人、海外品牌Airdog创始人章燕:面对出海问题,要把握好问题本质的“一”|WISE 2023全球化价值大会
7月25日,36氪WISE 2023全球化价值大会顺利举办。今年,我们以「时机·生机」为主题,聚焦文化融合、当地产业调研、合规运营、本地化管理等全球化关键话题,汇聚产业的力量,广邀深耕全球不同市场、不同细分领域的从业者、投资人,共同探讨在全球宏观环境、产业格局焕然一新的情况下,致力于全球化的中国企业如何乘风破浪,直面时代挑战,把握时代机遇。
贝昂智能联合创始人、海外品牌Airdog创始人章燕博士从贝昂智能创立之初的兴与衰出发,总结了科技企业专注产品而忽视市场营销的经验教训。章燕博士认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把握好产品的差异化优势,才是科技初创公司生存发展的基础。针对国内竞争红海的趋势,贝昂智能选择深耕细分领域的全球市场来弯道超车,“虽然我们的细分市场只有10%,但如果放眼全球,10%的市场也能挖出一个金矿。”章燕博士称,贝昂智能的出海秘诀在于将产品做到极致的同时,因地制宜展开本地化营销,用不同的产品组合、不同文化下的营销策略来占领不同地区的市场。
图源:WISE 2023全球化价值大会
以下为演讲全文,经36氪编辑整理后发布:
博士的英文是PHD,PHD另一种意思是什么呢?永久性脑损伤。所以博士一般都会有一点一根筋。影石选择的是非常酷,非常好玩儿的行业,贝昂智能选择的是一个head card的行业。今天非常开心在36氪的平台,给大家分享贝昂智能品牌出海的故事和一点思考。
我其实是一个非典型的外贸业务员,在创业之前,我是一个研究人员。辞职创业之后,我们创办的公司叫贝昂智能,贝昂智能从筹建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80个月的春秋。我们公司的定位是不断在发展、在演变的,发展方向从专业的空气净化消毒解决方案提供商到空气舒适度专家,再到现在的环境健康卫士。但是15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司的使命都没有改变,我们一直希望通过科技和创新来为用户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贝昂智能的发展遇上了非常好的时机,我们赶上了海归回国创业的一个大风口,所以在过去发展当中,我们也获得了很多资源支持,包括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市、江苏省甚至国家的一些荣誉称号和支持;我们的产品获得了很多奖项,国内的和国际上的都有。在2023年,我们的产品在芝加哥的家电展当中,获得了全球创新产品设计奖。
贝昂智能是从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开始的,一开始我和我先生都在硅谷工作,我是加州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博士,我先生是加州理工学院空气动力学的博士,在硅谷的时候,我们两个人都在一家叫TESSERA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工作,这家公司虽然很小,只有一百多个人,但是它一年有三亿美金的收入,人均收入比谷歌这样的公司还要高,它走的是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就是把自己的专利研发出来,然后授权给生产厂家,生产厂家每卖一个产品,都要付给这家公司专利费用。TESSERA在硅谷非常知名,以创新的技术研发而知名。
在2007年,乔布斯推出超薄笔记本电脑Macbook air,乔布斯认为它一切都很完美,唯一讨厌的点就是风扇的噪音,因为风扇变薄需要快速的旋转,所以风扇的噪音成了这个产品最大的缺点。苹果的团队就找到TESSERA,找到我们这个团队,希望我们给它提供一个创新的完全没有噪音的风扇解决方案。
经过三年的研发,我们通过电过滤技术,使用两个电极,把空气电离之后,通过电场力的作用驱动空气的流通,从而形成离子风,解决电脑散热的问题。这个技术的优点就是非常的薄,它可以做到4mm这么薄,完全静音,因为它没有机械移动部件。把产品雏形交给苹果团队的时候,我们非常的兴奋,觉得我们做的是一款可以改变世界的产品。非常不幸的是,这个产品在一个月之后,又被退到我们的手里,因为我们使用了高压,这个高压的缺陷是它会把空气中的脏东西吸到电脑里面,以至于电脑运行一段时间后,电脑就被灰尘堵死了,所以这个技术应用在电脑散热方面就没有成功。
这个技术这么好,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我们团队都觉得就这样被放弃了很可惜。正好那时候我和先生回国探亲,每一次回到中国都觉得中国在蓬勃发展,但是空气质量似乎越来越差。于是我和我先生就想,这个产品既然可以吸附空气中污染物,是不是可以做的大一点,变成一个空气净化装置呢?所以想到就干,我们就开始把这个系统做大,变成了一个使用电过滤技术的空气净化解决方案。
以此为契机,我和我先生开始了创业之路。我们带着研发的产品回到了苏州工业园区,创建了贝昂智能。第一代产品出来的时候,我们正好赶上了一个很好的时机,因为2013、2014年是北京雾霾爆发时期,上海领事馆也开始检测空气中PM2.5数值并定期公布出来,PM2.5这个概念引起了大家关注,唤起了国人对空气净化产品的需求,那个时期做空气净化器的厂家非常少,所以我们贝昂产品第一代上市后就立即大卖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空气净化器市场爆发之后,不止我们,很多商家资本也看到了这个蓝海。在2014年到2015年期间,整个市场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环节,那个时候在淘宝网一搜空气净化器,就有6万多个宝贝,各种各样的技术都有,滤网、等离子、负离子等技术充斥在这个市场上,让消费者很难做选择。很多产品都在做同质化竞争,拼价格、拼营销等,一些商家和京东众筹联合,推出净化器市场上的第一个千万级项目,所以京东为他们站台,做了很多的广告。也有很多品牌是名人投资,利用名人的明星效应做天然背书,更有一些互联网平台直接杀入行业,把原来三四千块钱的空气净化器价格打到一千元以下,整个市场格局非常的混乱。
这时候我们公司陷入了困境,因为我们是研究人员出身的,在市场营销方面没有很多的经验,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个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的业绩一路下滑,最困难的时候裁去了2/3的员工,只保留了1/3的核心员工。我们开始思考,在这样的商业环境下,我们怎么存活下来?对于贝昂智能来说,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听了很多混沌的课程,李教授一直在讲的“一”思维,这个时候给了我很好的启发。
图源:WISE 2023全球化价值大会
“一”思维的“一”是认清事物的本质。经过冷静分析,贝昂的优势在于博士的专业和专注,在于存在于骨子里的科研精神。我们的“一”就是扎扎实实做好空气净化器这个产品,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想接下来要怎么来面对这个市场的竞争。
第一步,坚持产品差异化的路线。我们不要被90%的空气净化器都是滤网型的现实情况所干扰,我们应该坚持我们产品差异化——可以水洗,通过电过滤污染物的技术路线。虽然当时滤网型净化器占据了90%的市场,而我们这种电过滤净化器只有10%的市场,但是差异化的产品一定是一个小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
第二步,我们把所有的资源集中投入在我们产品研发上,我们加大产品的投入,一定要把这口井挖深。我们回避了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绕回到走海外市场,出海的这样一条道路,我们做了全球专利的保护,把产品做了全球的认证。虽然我们的细分市场只有10%,但如果放眼全球,10%的市场也能挖出一个金矿。
海外怎么做呢?正好众筹的Kickstarter刚刚给我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把众筹是怎么一回事讲的很清楚了。2017年的时候我们在思考对于只知道研发,不知道营销的公司来说,怎么做好一个海外市场?最终我们决定任何事情,一定要单点破局,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从众筹做起。
2017年在做海外众筹项目的时候,我们第一个项目以1500%完成率达成目标,在没有任何推广费用的情况下,我们就筹到了一百多万(美金),对我们团队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鼓励。在美国众筹项目结束后,我们返回到了台湾市场,在美国众筹网站项目里积累的经验转化成了我们的“肥料”,让我们在台湾众筹平台上更轻车熟路,最终我们做到了当年亚洲众筹金额最高的成绩,折合成美金有一千多万美金,也获得了很多合作伙伴的关注。
在单点破局之后,我们找到了一些规律和方法。我们发现其实很多极客,很多想找创新产品的人都在关注这样一些众筹平台,所以在单点破局之后,全球很多不同的合作伙伴就来找到我们,希望能够合作。接下来我们制定的战略就是坚持全球化路线,做本地化的营销。
在中国,在美国,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非常大,他们的营销策略和对品牌的认可差异也非常大。要做好本地化营销,除了找到强大的合作伙伴外,我们一定要因地制宜,找到并占领这个市场的最高点。在日本,我们进入一万多家的医院和诊所,通过医院和诊所的渠道来建立品牌的信任感。我们产品是通过电过滤主动捕获消杀病毒,而不是像传统滤网一样被动吸附细菌脏污,医院诊所等渠道场景可以把我们产品杀病毒,杀菌的优势烘托出来。通过在日本一万多家医院和诊所的导入背书,我们在日本市场建立了专业的空气消毒杀菌品牌的形象,目前在日本高端的空气净化市场上,我们的品牌可以排到第三的位置。
在德国的策略和方向又不一样。在德国我们是通过一个学校的竞标为切入点,进入六千多家教室,在德国建立品牌品质的高度。德国学校竞标项目要求非常多,规范很严格,从换风量、产品的合规性,到产品噪音问题都有很高标准。我们的产品从技术方向就和市场上大部分滤网型产品不同,因为滤网的阻力特别大,空气通过滤网造成的噪音就小不了,而我们电过滤是通过电场力的作用驱动它的流通,没有那么密的滤网,风流动遇到的阻力很小,噪音特小,所以我们凭借风量循环,保持45分贝以下噪音的产品优势,打进了德国的学校系统,在德国乃至欧洲那边建立起了一定的可信度。
回到亚洲,在泰国这边,泰国是东南亚区域非常繁华的国家,我们选择它当做东南亚市场的“桥头堡”。我们进驻了泰国首都曼谷的环球中心centralWorld,这个商业中心也被称为“全球第九大购物中心”,在这个商业中心开了一家品牌专营店,以这样的形式提升品牌的专业度和品牌的高度。
我们进入中东市场的时候,中东很多房地产项目是由皇室控制的,我们在中东和皇室建立了合作,非常顺利进入到很多的医院和商业建筑的领域里面去,以此打开了中东的市场。我讲了这么多不同的案例,其实就是想说明,我们进入不同国家,根据文化环境和营商环境的不同,我们制定了不同的营销策略。讲到这里,我想跟大家再思考一下90%和10%的问题。很多时候90%的时间是花在寻找真正产生效率的10%上,如果我们能够抛开问题,找到本质的“一”,往往就是通往成功的密码。
希望在座的各位都非常能够找到自己的“一”,顺利找到成功的密码。
我们公司的slogan叫“Breathe Different”,从表面意思理解是“让呼吸与众不同”,更深层的意义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拥抱不同,拥抱变化。我们有不同的产品,我们进入到不同的文化当中去,我们能有不同的一些打法,我们会一直遇到不一样的挑战并解决它,所以我们在生活也好,工作当中也好,大家一定要找到差异化的路线,而不是千军万马去过同一个独木桥。
整理|李文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