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KU体面退出的意义
我是还在4G时代的姚素馨
来自除了姚素馨全员5G芯片的啊嘿哒公关
早上,我习惯性地过一些大媒体信息的时候,翻到腾讯科技写的ZEKU文章。这得看啊,肯定好看的啊。
结果,正在早高峰地铁上的我,眼睁睁看着手里的华为MATE 50 PRO,用4G网络告诉我芯片的重要性。
我想看的是这篇,但现在已经没了。唉!
在这么磕磕磕磕磕磕绊绊的状态下,我看完了全部内容。这种在常规的all-hands meeting上,直接宣布公司没了。说没就没、说完就没的那种没了。ZEKU做了很好的正面示范,是绝大部分企业做不到的程度。
先来明确一下这个事情的“大条”程度:上个周五,OPPO旗下ZEKU(哲库)的“就地解散”是毫无预兆的突袭,是引发芯片圈大地震的级别,是一股脑儿要跟3000多人解除劳动合同的冲击,是给备受瞩目的国产芯片浇冷水的标志事件,也是会引发无数猜测和阴谋论的选题。
强烈建议看完以下18分钟内容。
可以学的东西很多,但很分散,挑重要的讲几个。
01
all-hands meeting的内容,是ZEKU有意放的,还是员工录屏之后流出来的,没有充分依据让我做判断。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当前传播环境,已经没有所谓“内部”。
公司群被截图,内部信和通知截图,谈话被录音……记住,什么都有可能被传播。人事和法务对于这种情况都有他们的措施和处置,而公关思路是:不能摆在明面上说的东西,暗地里也少做。
02
公关追求的是总体基调。也就是说,接受一堆信息之后,给人的综合感觉,是最重要的。
反面例子太多,那些翻车的发布会,充斥着“傻逼”、“见鬼”、“隐瞒”的气息。
对于ZEKU,腾讯科技选了“悲壮”作为这场meeting的基调词汇,是合适的。反正用骁龙8+ 4G芯片看完全部内容的我,也想跟着发出一声叹息。
我经常跟企业说,不要在没有基调的情况下,讨论执行细节。基调不对,其他都是白搭。
说句可能扎心的话,如果觉得自己基本上没在控制基调方面做过什么工作,基本上就是干了个假PR。
03
注意,我说PR是控制基调的,没说基调是PR造出来的。
ZEKU“悲壮”基调,是在体面的基础上的。这里具有强制的因果关系。突然宣布整个公司没了,3000多人失去工作,如果没有说得过去的赔偿和后续处理,想靠PR去维持体面,搁在哪个平行空间都不可能。
而实际上,在与企业的接触中,这种想法满地都是。不管是管理问题还是产品问题,总有企业希望在“我就这么干,你去让公众闭嘴”的情况下进行处理。
怎么说呢,我看过的武侠小说里面,邪教教主也不提这种要求啊。
04
有了充分的N+3且不设限的赔偿方案打底,ZEKU的其他得体才会被看到:
1)强调团队优秀,强调工作努力,强调关闭公司与产品质量无关,这既是给公司过去3年多历程一个说法,也是给所有员工留了后路;
2)CEO刘君多次说“对不起”, 把责任放在自己身上地说“作为哲库的CEO,没能把这块业务带到我们想去的地方”。
05
事实确认之后,才可以放入情绪:
1)COO朱尚祖说,“我们都在多少会议里面,在提到有部门墙、团队合作不好、某些人甚至有些摩擦,然后工作交付不如预期,互相很多抱怨。可是跟今天这样比起来,大家会觉得,能够好好一起工作,其实是一个很不容易的事情。”
2)基带和射频部门负责人王泷说,“这种机会是非常难得的,也是很难忘的,今后还能不能有荣幸跟大家工作,我想可能不敢奢望,但是我觉得,只要我们付出过努力,老天一定会看见的。”
情绪部分,是文字内容没有办法传递的。
06
我自己的发言风格比较有攻击性,但在给企业做培训的时候,从不推荐这种风格。
整个会议一共有4位ZEKU高管发言,全都是全脱稿的状态。大家都知道的,蓝底发布会被骂得最惨的就是念稿。知道念稿会被骂,为什么还要念呢。因为没有能力不念,也没有能力承受一旦脱稿失误而导致的后果。
ZEKU在脱稿状态下,人人都做到了表达清晰、表情克制、情绪隐忍。
隐而不发的表面,让你猜到波涛汹涌的内心,有点高级。这种表现,会让人相信他们是很有能力的团队,他们的解散充满遗憾。
07
刘君的哽咽,让人十分难受。
我也相信这是高管团队的真实情感。
释放真实,其实有很大难度和技术含量。
08
没有什么比悲壮的遗憾,更让人不忍心去追问和深究什么的。
这是公关。
09
本来还可以问问的,有哪些呢?
1)实际工作成果,到底3年忙活出了什么;
2)OPPO有多少钱是打水漂的;
3)怎么解释5月12日当天,以“技术原因”为理由不让员工返岗,再做会议宣布,并且限制员工出入办公区域和拿取私人物品;
4)怎么解释1个月前还在高调招人。
10
如果继续要上价值,这事儿还可以说成:OPPO战略错误,高估自己,低估难度,中国与世界的水平差异,以及经济环境等大命题。
再绕一绕,华为海思都得搞进来。
尘埃落定,不让讨论蔓延到ZEKU之外的不可控话题,是最需要把控的风险。
11
ZEKU没了,品牌本身的狭义价值也就没了,也得好好收尾。
大气一点地讲,整个公司没了,能不能好好告别,比开始更能反映企业的本质和文化。跟“分手见人品”是一个道理。
收拢一点地讲,大家的职业生涯还要继续,OPPO还要混的。
12
再次强调,最后呈现出来的东西,都是表现,都在彰显一个企业的本质。
而且,还是一环扣一环的整体。
很多企业有个毛病,对标案例,只扒自己能看懂、有利的部分,对于“付出”和“条件”,就跟瞎了一样。
13
阴谋论,总会第一时间出现。
这群人的想象力和战斗力,能秒饭圈。
知道它会出现就好。不要纠结,更不要再不自量力地企图“解决”。
14
做芯片,在我心中就跟做新药一样,极难、极有价值、极高失败率。同样,也是包含巨大的商业价值。
两者没有冲突。
我希望头部企业能为国家长脸,也希望他们挣到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在公关”(ID:justPRit),作者:姚素馨,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