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新教育带动新业态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教育信息化就为现代人才的培养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从那时起,课堂上逐渐不再只有黑板和粉笔,智能多媒体教育设施的出现丰富了师生的互动形式,也让学生身在课堂即可认识世界。
2021年,是中国教育数字化和智能化开始推广的关键之年。当年8月,我国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面对教育信息化新时代转型发展的关键档口,通过技术支持、资源收集、平台打造等多种手段,全面助力高校信息环境新基建。
数字教育:时代与政策的双向奔赴
近两年,在教育新基建、“双减”政策加持下,教育行业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叠加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深度应用,新科技对于传统教育的改变也逐步显现,智慧教育乘势迎来了新发展。
传统的在线教学平台及技术,难以满足现如今在线教学爆炸式的增长态势,要应对线上海量教育视频处理的需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复杂场景,需要全新的技术架构来支撑。
据相关研究机构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为343亿元,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601亿元,2024年有望接近1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6%。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挤入教育智能硬件赛道,推动着这一领域内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推陈出新。
当前,国内外学生接受教育的两大场景主要集中在家庭和校园。居家学习中,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需求猛增;在校学习中,大构架的教育智能硬件有条件进入校园,主要使用场所是教室,产品需求大多是数字教育平台终端、VR教育设备、多媒体设备。这些设备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也能够对乡村等教育落后地区同步远程授课,有效缩短教育水平差距。
头戴式vr设备教学
从以上两个场景可以看出,智能教育硬件已成为互联网+教育中实践信息技术与教育产业融合的有效工具,是智慧教育的关键入口。在设备迭代发展的基础上,软件、系统、内容呈现等方向的交互性和智能化一触即发。
超高清的沉浸式场景教学
视频资源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呈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重要形式,有着文字、图片、音频等媒介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着重要意义和广泛的应用。超高清技术相较于高清技术,在“高分辨率、高动态范围、高帧率、高量化比特、高色域”五个维度进行了全面提升。技术的变革不仅能提高视频资源本身的质量和受众的视觉感受,也能够为过去视频资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更为有效解决方案。
全景vr场景式体验
北京经开区科文融合企业华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影文旅)迭代升级的“沉浸式数字科技+”的产品,沉浸式数字教学空间让学生课堂便可置于多种虚拟现实场景中。沉浸式数字教学空间等内容的开发便实现了丰富的数字教材演绎,AR虚拟教师IP角色带入,实验室AI实操直播教学等多维交互系统,则能够带给学生与众不同的视听震撼感受。
通过上述案例,不难发现,360°场景拼接及裸眼3D通过将动态运镜、虚拟超高清大屏以及远近机位进行切换组合,结合虚拟画面展示和交互,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加之体感互动、语言识别、虚拟触控等技术手段,在提高沉浸感的同时,有效实现了“场景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学习场所和空间。
数字教育的“蓝海”依旧波光粼粼
优秀的案例为行业未来发展树立了标杆和方向,但中国沉浸式场景教学的智能化进程仍有巨大发展空间。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市场多为高清市场,即使安装的4K设备也为合成画面,单路输出仍为1080P的画质,清晰度不够,这样图像清晰度跟线下教学体验还是相距甚远的,而只有真正的4k乃至8k视频效果才能体验到沉浸式教学。
基于以上痛点,围绕“数字电影超高清显示技术创新领域”,广东南方电影工程技术研究院与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光科全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建立“广东南方电影工程技术研究院-数字电影超高清显示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实验室注重发挥数字技术对教育的引领推动作用,开发适用于沉浸式教育的硬件应用及内容产品。另外,研发团队注意到LED灯发出的蓝光,如长期使用或近距离观看对眼睛造成伤害的这一问题,将以专利技术对产品进行完善,在保障青少年健康的情况下普及“智慧教育”和“沉浸式课堂”。
从产业规模来看,全球数字教育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272.5亿美元增长到了2026年的503.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0%。其中,LED屏幕在数字教育市场中的应用也将随之扩大。在中国,数字教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LED屏幕在其中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Forward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发布的报告,2019年中国数字教育市场规模为756.8亿元人民币,而LED显示屏在数字教育中的市场规模为48.1亿元人民币,占据了数字教育市场总规模的6.4%。预计到2025年,中国数字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1700亿元人民币,而LED显示屏在数字教育中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4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5%。
站在资本的角度观察中国数字教育,我们发现了不少新变化和新风向。2月2日,《2022年度中国数字教育投融资数据报告》出炉。报告显示,K12学科培训为主的赛道逐渐“失宠”,但教育服务商以6.57亿元的融资金额占据2022年数字教育行业融资金额的“半壁江山”,排名第一。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相继出台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指导性文件。此外,在《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创新数字资源供给模式、丰富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已愈发重要。
在融资金额数据榜中我们看到,排名第一的江西科骏是一家着力于信息技术为主的企业,2022年其完成了数亿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江西科骏参与了包括南昌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的VR项目建设及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的开发应用。相信在2023年,在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政策利好推动下,教育信息和智能化将迎来新一轮玩家入局。
其实,教育数字化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在数字经济、数字中国背景下的一个概念。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将会持续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来变革教育、教学系统的过程。中国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必将在5G及超高清技术的引领下,不断深化应用,更好的辅助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校管理。智慧教育是智能时代的教育,其所构建智慧的学习环境,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催生智能时代的教育制度,是人们对未来教育的共同想象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