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数据服务,如何破解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信任孤岛?| 产业会客厅
独立数据服务商,可能成为新能源车的汽车后市场核心服务主体,从而打破过去的商务养护机构主导的格局。
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如汽车养护、维修、美容、租赁等。
2020年我国汽车养护与维修市场规模约为1.23万亿元,预计2022年底将达到1.74万亿元。
燃油车时代的汽车养护主权掌握在商业机构里,个体消费者难以进行判断和操作。根据德勤的全球汽车后市场调研,燃油车时代中,我国的汽车养护市场的消费者主导权低,商业化程度高,不足20%的消费者自主修车;美国的汽车养护市场上,消费者主导权高,商业化选择性多,自主修车率为45%。
随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和数据化推进,汽车后市场可能诞生新的养护要求和市场,根据车百智库的《智能电动汽车后市场——新机遇与新挑战》,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在2030年预计达到8000万辆,智能电动汽车将逐步成为我国汽车后市场的中坚力量,市场产值规模将达1000亿元。各头部企业也纷纷入局,推出了京车会、天猫养车、途虎养车赛跑等品牌。
新能源汽车的数据本身可以作为汽车诊断的基础信息,可以将汽车的车况通过数据可视的形式呈现,让消费者掌握第一信息,同时提高传统的人工诊断模式的准确性。
但数据采用依然绕不开“数据主权、对等管理、信任孤岛”三大问题,开发商、消费者、维修厂,谁能拥有车辆的数据?如何保证过程中的数据安全,让三方的数据管理权利对等,保障数据的不滥用?如何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打破信任孤岛?
12月8日,由36氪和电子科大车联网校友会联合主办的“2022产业会客厅——数据驱动下的新能源智能化汽车后市场”活动圆满举行。
活动现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周涛,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南安普顿大学博士陈虹,电子科大车联网校友会秘书长肖波,汽车技术专家及全链条服务及业务管理专家许建华,车包包创始人王茂,成都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会长周家建等代表围绕数据安全、独立数据服务、数据诊断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以下一同回顾,活动中的嘉宾精彩发言:
许建华:汽车后市场的认知和发展在逐步规范和细致。就像人生病了需要去不同科室,汽车故障也需要通过诊断来确定维修方向,维修体系的建立在不断完善。过去,4S店、维修店是“模式垄断强、单店流失高”。消费者需要养护的时候,除了这里无处可去,但门店的诊断和维修没有细致区分,可能出现诊断费事、维修简单的情况,但业绩却需要维修来保持,就不得不多换件,消费者难建立行业信任。现在行业已经越来越规范,并且新能源汽车的数据采集都更方便快捷,消费者和门店都需要第三方独立的“智能诊断仪”来帮助诊断车况,既能让消费者更直观掌握自己的汽车状况,也帮助门店快速确定维修方向,节约双方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建立信任基础,互利互惠。
肖波:汽车产业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每天产生大量的数据,产业链间逐渐暴露出数据安全、共享监管等问题。数据安全对个人信息保护要求极高,车辆的数据共享交易都被视为安全风险,导致保险公司难以获得数据,车厂也不敢出售数据,最终75%的数据是搁置状况。而区块链是解决多方协作问题的利器,解决数据交易民盟市场问题,促进优质数据在汽车产业链中有序流通,加快汽车数据的价值释放。
陈虹:基于区块链加隐私计算的一个分散式存储的数据要素价值流通平台,可以帮助保护新能源汽车的数据隐私,并且帮助数据确权。在数据使用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把每次对数据的使用看作一笔数据的交易,不再是简单的数据拷贝,这笔交易就用区块链来记账,从而获取各方信任。但数据使用过程不再是单纯的相互传输,还涉及到把代码发送到数据端,再通过分散各地的设备进行本地计算,结果再次传输到联邦计算中心整合计算,形成一个分布式分散式的数据网络,数据是物理的,物理上是分散存储的,逻辑上是共享的,那么可用而不可拥有。未来,这样的方式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的数据处理上,才能确实解决数据分析的“不敢不愿不能”的问题。
周涛:汽车后市场行业是一个比较封闭的行业,大量的从业人员是技能型工人,其实很缺乏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并且各个厂之间的日志数据标准格式都是分离的,难以互通。所以如果有一个平台可以进行数据翻译、数据处理、算力处理,能够帮助行业真正推进智能化、数据化的应用和改进。
王茂:新能源车的高维修率很多时候是并不准确的诊断造成的,并且造成了资源和财力的双重损害。根据我们的调研,新能源车的全车电器线束故障方面的平均数是65%,但质量索赔无故障配件占比达到70%,意思就是这一部分的故障认定是非必要的。在这个痛点上,车包包作为第三方独立平台,提供数据分析、算法服务,帮助汽车进行诊断,实现诊断智能化。经过几年发展,我们的主机厂验证诊断准确率高达85%,解决了车厂的人力经验依赖,摆脱“靠师傅拍脑袋”的诊断模式,并在中国大陆覆盖了97个全球汽车品牌。
周家建:对于维修车厂来说,智能诊断仪的引入的确帮助减少了人力误判的可能性。而且消费者能够看到自己的所有数据,我们实施了预警式“健康管理”,还增加了故障车“快速甄别”能力,从单纯的维修服务和信息分享上升到了“透明服务”,保养车增项转化率达到了8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