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氪厅丨金智科技郭伟:自主创新练“内功”,轻装上阵战“双碳”
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做出“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我国的双碳目标,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并从碳排放双控、能源革命、健全碳市场、提升碳汇能力等方面做了具体部署。
主营智慧能源和智慧城市业务的南京上市公司——金智科技(股票代码002090),正是我国双碳战略的积极践行者之一。2021年3月,金智科技就与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清洁能源与微电网、综合能源服务、智慧供热、城市碳中和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开展探索合作。金智科技以“碳达峰、碳中和”为总体目标,通过落地项目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将相关科研成果积极转化为对应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在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性减碳目标背景下,金智科技如何将智慧能源与智慧城市两方面业务统合综效?近期,36氪走进金智花园式低碳园区专访了金智科技总经理郭伟,由他为我们分享金智科技的发展历程与进展、抢占细分赛道领先位、自身对行业的认识,以及对行业可借鉴的方法思路。
金智科技总经理郭伟
坚持自主创新和研发是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36氪:金智科技发展至今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有哪些里程碑事件?有哪些行业经验可以对外分享。
郭伟:自1995年成立至今的金智科技经历了创业、成长、壮大、上市持续发展这四个阶段。
创业阶段(1995年—1997年):以高校网络与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为主营业务。初创之际,公司坚持技术、市场、服务三位一体的运作理念,紧紧把握国家信息化基础体系建设的契机,确立了面向全国高校实施网络与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的主营业务,先后参与实施了国内近百个大学的校园网络系统、中国科学院百所大联网工程南京主节点、上海市教育科研网主干工程、江苏省教育科研网主干工程等大型信息网络工程项目,在国内信息技术应用领域树立了极具成长活力的企业形象。
成长阶段(1997年—2000年):公司业务进入电力行业。
在此期间,公司立项开发用于取代国外进口产品的发电厂关键自动装置-微机型发电厂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从此,公司逐步形成了电力自动化的多条产品线,为公司的壮大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公司也紧紧抓住了大型电力企业和高等学校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的机遇,一跃发展成为业内知名、华东地区实力最强的信息系统集成与服务企业之一。
壮大阶段(2000年—2006年):2000年底,公司整体改制设立股份公司,牢牢坚持技术领先的策略,持续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竞争能力,拓宽产品应用领域,丰富产品系列,带动了公司业务快速增长,公司发展成为上述领域内具有技术、市场领先优势的高科技企业。
在电力自动化领域,2001年国内第一套微机型发电厂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成功推向市场,由于在切换原理和实现方法上取得重要突破,使得该产品迅速取代进口产品,在国产600MW、300MW等大中型机组上获得市场和技术优势;2002年,公司又在国内率先推出发电厂电气监控管理系统,并在山东莱城电厂、贵州纳雍电厂等大型发电厂成功投运,标志着公司在发电厂厂用电气自动化领域已站在了国内同行的前列;公司经过多年的产品线完善和提升,市场份额稳步提升,确立了公司在火电厂自动化领域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公司不断开拓电力自动化的其他市场,2003年,公司借助于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技术积累,高起点地推出了适用于110kV及以下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及系统,在江苏、河南、天津等多个省市电力公司得到应用,从而成为变电站自动化领域的积极追赶者。
上市持续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2006年底,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IPO上市,公司的发展迈入了新篇章。上市以来,公司对主营业务进行了优化整合,逐步发展为现在的智慧能源、智慧城市两大业务。公司智慧能源业务涵盖了智能发电、智能变电、智能配电、电力设计及集成运维等多个领域。公司智慧城市业务主要为城市运行中的行业主体如能源、公安、交通、社区、市政、建筑、热网等提供基于落地场景的智慧化应用解决方案及服务。
这期间,公司围绕主营业务做了进一步的拓展,如智慧能源业务向智能配网、新能源等领域拓展,智慧城市业务进一步深化“数据驱动城市高效运行”的软件应用平台建设能力。这期间,公司也曾一度介入新能源投资运营的重资产投入业务中,结果导致公司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降杠杆、控风险、聚焦主营业务的发展战略,将重资产、非主营业务及时进行了处置,卸下了资产负债率高、财务费用高、对外担保风险高、现金流紧张的“包袱”,可以再次“轻装上阵”。
纵观公司发展的历史,坚持自主创新和研发是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用科技创新推动公司发展是金智一直持续前进的动力。公司用“面向市场需求,鼓励技术创新”的理念推动整个研发体系的建设,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架构,拥有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团队和专职研发队伍300余人,构建了层次分明的研发人才梯队,为公司技术水平的提升、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16494.71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0.05%。
“双碳”目标下,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36氪:请介绍金智科技现有的团队情况以及核心创始人。金智科技当下的目标是什么,计划如何实现?
郭伟:公司源于东南大学的两组创业团队——电气自动化团队和信息化团队,逐渐形成了目前的智慧能源、智慧城市两块业务。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创业团队的部分股东不再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相继引入了优秀的职业管理人加入管理团队,并通过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有效推动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
公司目前的业务发展方向仍然是聚焦主业,将围绕“双碳”、“数字经济”战略,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及市场投入,坚持内生式增长与外延式并购相结合,促进主营业务稳步上行发展。
金智花园式低碳园区
36氪:为什么会选择加入金智科技?金智科技属于能源领域哪个细分赛道?在您看来,这个行业赛道未来想象空间如何?
郭伟:我本人是技术出身,毕业于东南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运行保护及控制的研究开发工作。在公司创立之初,看好电力自动化发展方向,作为公司的创始团队一员,指导完成公司多个电力自动化产品的开发。
从细分领域来看,在智能发电业务领域,公司首创了多个产品和系统,部分产品市场份额第一,是国内电厂电气自动化领域的佼佼者;在智能输变电业务领域,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的主流供应商之一;在智能配网领域,公司的配电终端、一二次融合设备、配电测试设备及系统、动模仿真系统等方面均处于国内较高水平,公司首席科学家刘东教授更是配网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参与了多项863课题的研究并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奖项。此外,围绕光伏等新能源领域,公司还积极拓展低碳园区建设业务,主要面向工业园区客户提供专业的电力工程设计、电站模块化集成与低碳园区建设及后期运维等一揽子解决方案与服务。
在“双碳”目标下,发展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电力行业的时代使命,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为客户带来持续、双赢价值
36氪:金智科技近两年的营收表现如何?
郭伟:公司近两年总体经营稳健,受疫情影响,营业收入规模和毛利率水平有所下降。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亿元,总体毛利率约23%。公司智慧能源业务主要为产品型业务,毛利率一般在30%以上;智慧城市业务主要为集成类项目,毛利率一般在16%-20%之间。
36氪:请试举一二例,介绍金智科技的解决方案?如何确保产品拥有足够有竞争力的使用体验?在服务客户方面是如何做的?
郭伟:金智科技在智能配用电领域的主要产品线,以提高配电自动化实用化为目标,拥有终端、测试、系统仿真三大产品线,围绕电力物联网和配电自动化,实现了5G故障自愈、分布式能源协同控制、配电自动化现场测试、配网仿真等技术突破,提供从终端到测试验证到仿真培训和动模的全方位解决方案,自主开发的iPACS-5612系列智能配电终端、FTT系列测试设备、终端到货全检系统、一二次成套融合测试系统、仿真培训系统、真型实验系统、动模系统等产品已在多个省市电网成功应用,在新型配电系统态势感知、运行控制、数字孪生、运维服务等方向的保持领先地位。
二十多年来,公司遵循“信守承诺、承担责任,诚实做人、踏实做事”、“致力于与客户建立持续和双赢的伙伴关系”核心价值观与管理原则,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和本地化服务队伍,提供专家级的销售、咨询和技术支持服务;同时积极与本地的合作伙伴优势互补,共同和客户构筑多赢的合作关系。公司拥有300余名专业服务人员,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快速响应机制。公司采用了各事业部分工负责的模式,以保障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
上海疫情期间,为保障上海浦东、徐汇两个临时隔离点的建设工作,公司智慧能源业务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发挥专业优势,迅速完成了配电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发货任务。公司配电自动化事业部北方组的同事在得知情况紧急,更是主动请缨,逆行沪上,奔赴现场进行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调试,全力完成防疫区域送电服务,充分彰显了金智人的社会担当。
金智科技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36氪:金智科技的现有合作客户有哪些?在合作成效方面有哪些可公开的数据?如何建立金智科技的品牌影响力?
郭伟:目前,公司智慧能源业务的客户主要为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两网下属电力公司、各大发电集团、已遍及全国除台、港、澳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产品配套出口至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国;智慧城市业务的客户囊括了全国500多家电力企业、200多家高等院校、众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组成的大型客户群体。
公司主要通过参与相关招投标方式获取订单,并根据订单情况组织采购、生产、施工及提供相关服务。公司的研发实力、以往的业绩、品牌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竞争指标。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立足于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不断增强产品和解决方案研发、工程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管控、客户服务的内在底蕴,不断拓展业务方向、市场营销、对外合作,公司发展稳健,在业内具有良好的公司形象和品牌声誉。
36氪:金智科技最常遇到的竞争对手都有谁?在您看来,金智科技与其他同行有哪些区别?优势在哪里?
郭伟:电力二次设备核心供应商有国电南瑞、许继电气、四方股份、长园深瑞等,这些企业经过多年积累,已成为行业龙头,具有先发优势。公司自2009年以来,加大了与智能电网相关的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网等电网自动化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力度,利用后发技术优势,走差异化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和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战略,成为该市场领域中的后起之秀。特别是在智能配用电领域,公司首席科学家刘东教授系国内配电自动化专业领域的高端领军人才,其核心团队在配电网自动化的规划、设计、研发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公司保持在新型配电系统的配电终端、配电测试、实验室建设、实景化培训等方向的领先地位。
智慧城市业务领域竞争者众多,也是大型央企与互联网巨头云集的赛场。但大型央企与互联网巨头倾向于做智慧城市总包业务,做顶层设计和规划,而金智科技主要面向具体的城市运营体,例如公安部门、公交公司、管廊运营公司和隧桥运营公司等。这类运营体承担着城市某一具体领域的运营和服务,有大量的数据和应用需求。公司坚持行业应用平台核心战略,对公安、交通行业持续深入研究,在相应的细分市场,形成公司独有的竞争力。
做受人尊敬的高科技企业
36氪:您认为行业当下发展处于哪一阶段?有哪些因素一旦突破,就可以进入下一个快速发展期?
郭伟:新能源产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面临很大的机遇,一是行业政策密集出台、利好不断;二是电网加大投资力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推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是需要进一步提升新能源的消纳能力以及推行“绿电”交易机制,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将迎来下一个更加快速的发展期。
金智花园式低碳园区
36氪:回到企业发展愿景,您期待金智科技有一个怎样的未来?
郭伟:公司的使命是做受人尊敬的高科技企业,一方面是在业务上用科技创新推动公司发展,坚持自主研发构筑核心优势,专注于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智慧能源、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研究,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另一方面是始终坚持做一个负责任的企业,秉承服务国家和造福社会的企业理念,积极维护股东、债权人、员工、客户、供应商、社会等各方利益的协调平衡,积极从事环境保护、参与振兴民族产业、扶持国民教育、支援赈灾和各类社会公益事业,从而促进公司自身与全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
想成为未来独角兽吗?36氪江苏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您想自荐优秀创业项目,寻求对企业/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如果您想发布融资首发信息;如果您想为36氪提供原创文章或视频,转载36氪江苏原创文章或沟通其他内容相关合作……请添加36氪江苏微信号jiangsu-36kr,或将您的需求与项目BP发送到nanjing@36kr.com,我们会及时与您联系。
36氪江苏——让江苏创业者先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