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对话:让Micro LED产业化率先在中国实现
近日,在2021-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Micro LED显示高峰论坛上的高峰对话环节,邀请了协会、高校以及MLED(Mini LED和Micro LED的统称)上下游企业,分别从各自角度出发就“产业链建设及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高峰对话
主办方代表南京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副会长、江苏省新型显示产业链首席专家薛文进和康佳集团半导体科技事业部总经理于海,均表达了相同的观点:Micro LED产业化有望在中国大陆率先实现。
过去,显示产业从CRT、到LCD、再到OLED,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国外巨头手中,中国显示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技术储备薄弱、量产能力不足,在与国际巨头的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大陆已主导全球LCD产业,同时进入OLED产业前列,中国显示制造龙头地位已经确立。凭借着LCD、OLED的产业链和技术基础,中国显示企业已纷纷进军Micro LED市场,加快其产业化进程,与国际巨头站在统一起跑线,整个MLED行业正处于发展的最好时期。
平台赋能行业资源整合
时至今日,“中国(国际)Micro LED显示高峰论坛”已成功举办五届,为全球Micro LED显示行业搭建了深度交流平台,通过几年的发展,Micro LED显示产业与第一届论坛不可同日而语:生产已经形成,关键技术得到突破,正处在突破量产的技术前沿。
在2017年第一届论坛上,台湾Mikro Mesa 董事长陈立宜博士说,“现在大部分人对于Micro LED还保持观望……等到500天之后有人成功了,也许它就装上了涡轮。”
陈立宜的预测,如今已经得到证实。南京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副会长、江苏省新型显示产业链首席专家薛文进表示,“大家都说,显示强国将进入无人区。现在显示Micro LED是业界非常关注的热点,正处在发展的最好时期。”
薛文进表示,从CLD、LCD开始,显示核心技术都来自海外,希望Micro LED核心技术可以掌握在中国人手上,希望Micro LED的量产可以首先在中国实现,期待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科研院所能够积极探索讨论合作,为推动Micro LED产业发声、出力。
平台的力量在于资源整合。薛文进说,“Micro LED发展到现在,上下游企业基本建立起来了,现阶段就是怎么把这些资源整合,更快促进Micro LED产业化,特别是在量产技术这个方面进行突破。”
康佳集团半导体科技事业部总经理于海表示,康佳虽然是国内最早布局Micro LED全产业链的企业,三年来也在某些核心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和领先,“但我们要看到Micro LED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康佳愿意与上下游合作伙伴携手,为Micro LED率先在中国实现产业化贡献力量。”
康佳集团半导体科技事业部总经理于海
产业链创新,强链补链
Micro LED显示产业涉及的领域范围比较宽,基本上横跨了显示、集成电路、半导体和LED。为什么会说Micro LED产业化有望率先在中国实现?是因为中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由显示大国成为显示强国,为Micro LED产业链建设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强大的技术底座。
数据显示,全球约2/3的传统LED产业链资源在中国大陆。中国已形成涵盖终端应用、面板制造、封装、芯片、核心材料及设备企业等LED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并成为了全球最大的LED芯片研发和生产基地。中国在Micro LED新型显示赛道已具备领跑潜能。
薛文进说,“一个新的显示强国,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显示技术研发,二是产业链上的强链补链。”中国(国际)Micro LED显示高峰论坛作为行业内的顶级交流平台,今年也在产业链上进行了创新,新增了产业链配套对接会。
8月31日上午,组委会组织相干、凯特精密、莎益博、Semilab、仪景通光学、盟拓智能、福英达、KLA、万福达等企业,与康佳、京东方等龙头企业进行了产业链配套对接会,深化了企业间的交流,进一步促成合作。
薛文进表示, “希望更多的看到面板和芯片企业的组合,设备和芯片企业的组合,当然也离不开政府和资本的组合。当下的政策环境非常好,康佳正是在重庆璧山政府的支持下,将Micro LED作为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为了早日攻克技术的瓶颈,冲刺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康佳在产业链建设上进行了模式创新——研究院+光电产业园+基金。即依托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的成果与核心战略,孵化产业,做产业链“链主”,打造高质量的新型显示产业生态链。同时用市场化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康佳Micro LED产业加速发展。
Micro LED产业化率先在哪个领域突破?
未来,Micro LED显示技术的产业化将率先在哪个领域突破?目前市场上讨论最多的是AR/VR等近眼显示应用。
Micro LED在AR/VR领域的应用充满想象。
一方面,Micro LED显示技术面对的是一个相对空白的市场,无需跟成熟的LCD和OLED市场硬碰硬。另一方面,Micro LED显示技术拥有自发光、高效率、高集成、高稳定性和全天候工作的优点,是最为适合AR/VR设备的屏幕。
据TrendForce 集邦咨询最新 Micro LED 报告研究显示,随着红光芯片、激光转移、晶圆结合及全彩化等技术逐渐成熟,预估至2026年Micro LED AR 智慧眼镜显示器芯片产值将达到4100万美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有炓在论坛上表示,AR、VR是元宇宙交互的关键入口,发展Micro LED显示技术意义重大,必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AR可以开拓远程操作模式,如远程医疗、远程教育、远程制造等;VR通过计算机营造犹如身历其境沉浸感的三维虚拟场景,可应用在各个领域,如三维游戏、影视娱乐、教育教学、工程设计、医疗培训等领域。
在此背景下,AR/VR应用市场已经打响,据LEDinside不完全统计,现有16个品牌推出了搭载Micro LED显示技术的AR/VR智能设备。康佳也凭借着在Micro LED的原创性技术突破,抢跑元宇宙赛道,预计今年下半年就将推出首款AR终端产品。
康佳集团半导体科技事业部总经理于海表示,AR/VR产业化所面临的成本及功耗问题只是短期的挑战,在业界共同的努力下,最终能在保持性能领先的同时,通过技术的改进、工艺的提升、良率的提升,让成本降到比较友好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