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汉堡,喝奶昔,这一届年轻人的轻食怎么这么硬核?
在国贸从事审计工作的妙妙,每周至少会点四次轻食当作工作餐,生菜、青瓜、鸡胸、牛肉、鸡蛋,外加一份酱料,是她的老朋友。对热爱美食的她来说,这并不算一份特别好吃的午餐,但至少在经常性加班,没时间锻炼,甚至很少能站起来走走的工作日,轻食带来的是一份为保持身材努力过的安慰感。
同样,在国贸附近的一家连锁健身房做健身教练的Ferddy,也经常推荐自己的学员在训练前用一份轻食提供训练需要的能量——但他会特地叮嘱,不要加太多随着轻食附赠的芝麻沙拉酱或者蛋黄酱,因为它们“热量奇高”。
无论是出于减肥的目的,还是简单的为了健康全面的饮食,甚至只是因为在炎热的夏天没有食欲,吃轻食的年轻人,都在肉眼可见的增多。而早在人人都知道这个概念之前,资本就早早看中了这个赛道。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2018年间,至少10亿元的热钱,涌入了轻食这个赛道。其中,包装精美,颜色丰富,网红潜力十足的甜心摇滚沙拉一家,就凭借四轮融资独占上亿元。
用“鲜果茶+西式轻食+社交空间”最为主要卖点的gaga鲜语,也获得了1.8亿元的A轮融资。
这一时期,也是轻食鼻祖新元素的全盛时期,不仅成了年轻白领人群心目中“健康”的第一批代名词,甚至还在八大菜系,西餐日料中杀出了一条血路,登上“大众点评必吃榜”前20,是当时榜单中唯一一家西餐厅餐饮品牌。
这个时期,轻食能有多火?连热爱油炸,玩了一百多年碳水炸弹的肯德基,都在2018年开始布局自己的轻食餐厅K PRO,让这个赛道进入了更热火烹油的阶段。
但对消费者来说,做轻食的商家是多了,但选择似乎并没有增多,如果一份轻食里都是菜叶、简单水煮或者烤过的肉类、鸡蛋,再加上市面上就可以买到的成本酱料作为调味,那似乎选择哪家都没什么区别,所以很快,轻食行业就迎来了一轮洗牌。
从2018年开始,第一批网红轻食品牌接连退出市场,玩家迭起的轻食品牌,非但没有迎来想象中的规模大爆发,反而因为品类雷同、价位偏高,被盖上了“智商税”的标签,生计逐渐艰难。甜心摇滚沙拉在2019年,就频频传出管理层失联,业务停摆的传闻,消失在大众视野;曾经重压轻食领域的肯德基,也逐渐不再为K PRO大力站台;在经历了更长时间的营收困扰后,2021年底,轻食鼻祖新元素宣布破产,目前虽然依然维持经营,但在大商场豪气包下c位的几家形象店铺都陆续关停,也不再支持充值服务;曾经遍地开店的Wagas,据闻也在这个时间寻求出售。轻食大佬都熬不下去的轻食市场,难道是一场消费泡沫吗?
当然不是。
美团数据显示,2019年,轻食的搜索次数较上年同比增长235.8%。轻食的需求依然在持续扩大,但显然,消费者对轻食有了更高的要求,“又贵又难吃还吃不饱”,肯定不能是轻食的终点。一些品牌,也在尝试凭本事告诉消费者,“减脂”,“健身”,“健康”,这样的诉求,跟吃一顿色香味俱全的套餐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
在社交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热量”的调侃。
“饭上有个缺口,是热量缺口,吃了肯定瘦!”
“看看这份披萨热量是多少。哎?没标?没标就是0卡。”
“把可乐冻进冰箱,结的冰可以和热量抵消,等于没热量。”
虽然这些荒诞不经的玩笑没人会当真,只能当作博君一笑的热梗流传,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趋势——年轻人不会停止对美食的追求,好吃的食物永远是带来精神肉体双重愉悦的良药,但在同时追求健康饮食的大风向里,这一届消费者,开始“既要又要还要”——既要好吃,也要低脂,还要选择多样。而这个看起来“贪心”的选择,其实并非不能实现。2021年新成立的品牌Neo Kitchen,就在尝试用反常规的操作,切入轻食这个蓝海赛道。
你可能还没意识到,只放两滴油清炒的蒜蓉生菜,比起一盘拌了沙拉酱的生菜叶热量低得多,半碗糙米饭,也比一块巴掌大的奶油蛋糕更有助于身材管理,这也正是Neo Kitchen 的经营理念。在位于世贸天阶的Neo Kitchen 门店,你可以看到品类相当丰富的食物——豆腐披萨,西班牙海陆炒饭,烤燕麦南瓜漏奶华、南瓜腰果酱汉堡,蔬菜麦芬蛋糕,还有各种鲜果的奶昔。这些看起来好吃又“罪恶”的食物,其实全部是 Neo Kitchen 研发的低脂餐品。新鲜的肉类、蔬菜和水果,低脂的调味料和无蔗糖的饮品,是这家餐厅的杀手锏。
Neo Kitchen创始人Lancy ,是一个热爱美食,但是又会在意身材管理的女生,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她,对“吃”这件事,有自己的独到理念,比如对待轻食,她的态度就是——轻食不等于吃草,健康的烹饪方式才更重要。
“现在,大家其实是把轻食作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符号,但它的前提是要讲究营养均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油脂的摄入,其实都是保持均衡的一部分。因为Neo Kitchen以健康、低脂为主打,所以在餐品的品类上,我们会摒弃真正高热量、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用低热量和健康的烹饪方法,去做菜品的创新和改良。”Lancy说道。
在Neo Kitchen,怎么吃到一份营养均衡、色香味俱全的轻食?打造一份健康套餐的秘籍,就是冷台热台的完美搭配。在冷台,每日提供的蔬菜,是用来保证纤维摄入的,搭配的是Neo Kitchen自制的低脂调味料;而热台则会提供品种多样的肉类和小食,可以用来补充蛋白质和优质脂肪;再加上糙米饭、鹰嘴豆、燕麦之类的主食,可以保证基础代谢需要的优质碳水。三到四种单品组合的套餐,就能在满足营养均衡、维持身材的基础上,让口味同时得到保障。
当然,这样与众不同的轻食新物种,的确要经历用户心智的考验和市场的教育,对于Neo Kitchen这样的新兴品牌来说,是不小的压力,但幸好,Neo Kitchen踩中的,是一个正在极速反弹的次新兴市场——虽然第一批玩家正在由盛转衰,但在后疫情时代,健康的需求却在逐日递增,轻食这个赛道,正在经历从“小众”走向“大众”的上升期。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更符合饮食习惯的“新轻食”又降低了消费者接受的门槛,所以,获得更高的接受度和复购率似乎是必然的结果,但扛住疫情反复这个特殊时期的压力,其实也和创始人 Lancy 的从业经历有关。
“我自己其实之前是在互联网大厂做产品经理的,所以对数据的反馈会比较重视,我们会根据后台销量的数据,自然而然地去淘汰一些产品,也用数字化的方式去管理原材料,严格的去衡量和计算半加工品与售卖成品的转换关系。这样不仅能更高效的探索消费者的喜好,及时更新餐台的选择,提高创新的效率,也能监测出成,降低损耗,这是我们比较核心的一个经营优势之一。”
而Lancy想说的另一个优势,则是创新。
经常点轻食的消费者,对“创新”这件事必然也有同感。在过去,轻食品类最大的问题,就是产品创新的能力不高,不同品牌的同质化严重,几乎同样配方的鸡肉沙拉、牛肉沙拉,给了消费者“点哪一家都没差别”的既视感,导致品牌跟用户的粘性相当薄弱,铁打的轻食,流水的商家是行业的常态。但Neo Kitchen营造的,则是创新品类带来的新鲜感,截然不同的健康餐食理念,和频繁更新的餐品,是打破这个赛道‘有品类无品牌’怪圈的突破口。
用特殊的健康餐饮理念填补市场空白,带来轻食领域全新的体验,也让 Neo Kitchen 收获了一批忠实的用户。2022年的八月中旬,Neo Kitchen位于望京利星行中心的第二家门店也即将开业,自身模式的优越性和无限的潜力,不仅收获了消费者的青睐,也引来了始终关注创业公司发展的惠普的关注,在惠普的邀请下,Neo Kitchen成为了惠普创投陪伴计划的一员,得到了先进硬件上的支持,这也给了 Neo Kitchen 更强的发展助力。
“我觉得工作过程中,尤其是对我们这种创业公司而言,效率是很重要的,惠普提供的硬件设备,无论是从员工解决问题的效率上,还是从使用的体验上,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提升了我们的效率。尤其是现在,我们正好处在餐饮这个红海市场里,为数不多的,飞速发展的蓝海细分品类之中,未来,我们也计划,所以在这个阶段,无论是工作效率,还是创新模式,都会是我们密切关注的重点。”Lancy 介绍道。
轻食餐饮届,还能有什么创新模式的玩法?Neo Kitchen 的答案,更能看出一些互联网的基因。
线上渠道,一直都是餐饮消费品类的兵家必争之地,一个数据是,2020年,中国餐饮总营收跌破4万亿元,虽然在2021年,这个数据反弹会4.7万亿元,有了18.6%的同比增长,但行业回暖的同时,也反推了从业者的思考——传统的、只依赖堂食消费的经营模式,似乎有点被动,发力线上渠道,一定是一个新的突破点。
基于这样的现状,Neo Kitchen 也在关注线上消费的体验,而且已经获得了不小的声量。在几个主流的外卖平台,Neo Kitchen 每月有近万单的成交量,和其他的品牌拉开了不小的距离,在用户的评价里,也不乏“分量足”、“口味好”、“热乎乎暖胃满足”的评价,而这个成绩里,Neo Kitchen 也有自己的巧思。
“我们其实是很关注线上消费的体验的,所以会使用根据营养搭配、独立设计的外卖盒子,也会关注餐品的色彩和摆放。我们希望一边满足营养搭配的需要,一边给顾客用餐的仪式感,即使,这只是一顿外卖的工作餐。”
但其实,针对关注生活品质、聚焦新生活方式的消费者,Neo Kitchen 想做的,不仅仅是提供一顿温暖满足的健康正餐,也想借助品牌的力量,带来更多场景的丰富体验。比如,做社群。
社群是个互联网的概念,也是很多餐饮企业探索新玩法的基本操作。一方面,它可以沉淀和聚合对品牌认可度极高的核心用户,一定程度上解决重复购买率问题;另一方面,用户与品牌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也有利于强化品牌文化,促进品牌传播——但这些都是理论,和实现之间,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比起拉一个没有人会说话的群,徒劳地靠员工发优惠信息维持活跃度,具备互联网基因的Neo Kitchen ,整起活儿来,显然要更手到擒来一些。
在开业一周年的节点上,Neo Kitchen 针对社群会员,开展了“夏日绿野计划”,筹备了一系列店庆主题的活动。“放映分享会”,”红酒品鉴会“”草坪飞盘活动“,电影,红酒,飞盘,不仅仅是社交的热门玩法,也是在探索一家轻食餐厅和年轻消费者日常生活无缝衔接的可能性,这在行业内,也妥妥算是“跨界明星”。而横跨如此多领域的Neo Kitchen ,目标不仅仅是展现自己的“适配性”,也是想要真正的和消费者做朋友。
在活动的页面上,Neo Kitchen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城市街道川流不息,
贯穿每日的餐食如是山珍海味汇满桌或讲求速度分秒必争。
单纯的饱腹早已经无法满足渴望纯粹的生活之需
大家都期待着更加健康、轻闲的饮食方式,
用最简单的方式品尝食物的健康本味,
也恰恰象征着大家所追求的,
一种更加轻松、健康、舒适和自在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
这似乎是在对所有的消费者说,我们了解轻食,我们也了解你在轻食的背后,到底在追求什么。在这个偌大的城市里,一家提供温热轻食的门店,还能说出这样温热的话,这本身似乎就已经足够的难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