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设计建筑施工图”出圈,TransBIM创始人任绍斌回应全国设计师
采访 | 悉达多
整理 | 王圆磊
编辑 | 司高妍
8月8日,36氪首发报道《首套机器人设计施工图通过官方审查,TransBIM加速数字建筑变革》,立即引发投资圈、建筑圈、地产圈、AI圈的广泛关注。
当天,建筑新媒体集体为“机器人画建筑施工图”发声,建筑榜、土木者说、计成等数十家账号纷纷转发。同时,TransBIM接到全国10+头部投资机构电话咨询。
TransBIM 创始人任绍斌
8月12日,TransBIM创始人任绍斌通过36氪,回应广大建筑设计师和网友们关心的问题。
是解决设计师 or 解放设计师?
1.机器人完成绘图后,设计师感觉到的不是自己被解放,而是要被“解决”掉,要么像设计狗一样累死,要么被机器取代。你怎么看?
任绍斌:我更倾向“赋能”这个词。就像汽车赋能双脚让我们走得更快,TransBIM赋能设计师的双手,让我们画图更轻松。这样设计师就有更多的时间设计更好的方案,研究新的构造做法,了解新的建筑材料应用。设计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咱是否对各项性能和参数都了解?对结构体系、安全性能等是否考虑周全?顶层漏水和隔热问题怎样解决?
今天的建筑,地下室还是害怕极端天气,郑州去年“7·20”给我们一个沉重的教训,大批小区地下室被淹,如何避免?需要大量有思想的设计师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不存在“解决”设计师。以后的设计费用会随着增值服务的增多而提高,设计师除了画图还要考虑更多更广的服务,智力和思想是无法替代的。建议大家去搜一下中国建研院高工赵兵先生对此的评价视频,说的很到位。
2.有观点认为TransBIM让设计师成为真正的设计师
任绍斌:赞同,说得很好。设计师要善于和开发企业、施工企业沟通,反馈问题,再融入到设计中。中国设计企业很少走出国门,设计产业需要革新,机器辅助人工作是发展趋势,设计师利用好驾驭好设计工具,把大量的时间用于思考创新,真正的设计师应该是思想家和艺术家。
3.你认为学建筑还有前途吗?计算机和土木工程,哪个专业更有未来?
任绍斌:两个专业都有出路,是相互赋能的。土木的核心是对产业的理解,理解越深,产业发展越好。而计算机则是产业的革新工具,可以让我们的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发展得更快走得更高。
4.地产行业遇冷,波及到建筑设计行业,有人说这将引发继房地产之后的又一次大裁员,现在项目都没有了,开发软件是为谁提升效率?
任绍斌:为设计师提效,设计师思考问题的时间变多了。中国地产粗放式大发展时代过去了,建筑行业开始进入精耕细作阶段。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无止境,都要住更好的建筑,都想过更好的生活,这种长期需求不会消失。科技进步是未来潮流,数字化对建筑行业的渗透必然会持续进行。
谈准确性与错误,出了问题谁来背锅?
1.机器人画施工图是噱头吗?某前沿AI把隧道识别成虚空大巴,你的AI会不会犯错?
任绍斌:虽然都是人工智能,但是因为功用的不同,所以出现错误的概率就会大不相同。这个主要取决于Al的用途、技术路线、智能算法,比如说,是用于画图还是识别,总的来说建筑施工图的路线和算法都是有章可循的,目标与方向是既定的,TransBIM通过深度学习加智能算法,以及总结几十年的专家经验,加上积累的数据库,这是一套组合拳。未来我们还会不停的迭代升级,会继续更新TransBIM的功能,智能程度会越来越高。
2.假如出了问题,应该找谁负责?
任绍斌:设计师是驾驶员,程序只是汽车,出事故了我们不能把责任推给汽车,我们设计师应当更好地驾驭设计工具,像我们用CAD一样,我们画错了能怨它吗?我们用结构计算软件,如果出问题了能说是软件的问题吗?AI机器人辅助设计师画图是发展趋势,让我们多了解它,利用好它帮助我们更好地工作。
谈机器人画图之难,难在哪儿了?
1.媒体是不是专挑好的方面报道?是不是精简了TransBIM的缺点和制约因素?应用效果真有媒体说的那么好吗?
任绍斌:无论多好的平台都有缺点和制约因素,机器和图纸之间具有适配性,例如机器的方案图是有标准的,我们也在迭代更新中,也在持续学习中。如何让设计前端变得更简单更方便是我们的改进方向。
2.虽然报道说的是三天出图,背后应该有大量前期工作需要准备吧?是不是也很占用时间?
任绍斌:有一定的工作要做,比如前期和甲方沟通,沟通完成了,把方案做得更准确,更细致,机器画出的图才是客户想要的。另外我们用的是SaaS服务模式,直接登陆网页就可以工作,网页端需要填写设计要求和设计参数,是需要花费点时间,后期出图后还需要设计师校对。沟通和审核的时间,决定了设计的总时间。
3.能否公开下TransBIM正在进行的项目体量和类型如何?
任绍斌: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有100多万平方米,我们的第一代产品主要服务于住宅。
4.传统设计花在改图上的时间,是画图的3-5倍,机器如何应对改图的问题?
任绍斌:改图分三种,分别是甲方原因、设计师自己的错误、别人审校出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改图。如果开发商需要大改动,机器系统再跑一遍就可以解决;如果是小改动,可以在成果上直接修改。对传统设计师来说,改图很痛苦,因为改图不如重新画一遍。但机器不一样,无非就是让机器系统重新跑一遍。这就是TransBIM的优势。
5.AI能理解甲方“五彩斑斓的黑”吗?
任绍斌:TransBIM是解决施工图阶段的画图问题,前期方案沟通还需要设计师来解决,设计思想和设计创新是设计师价值的体现。
谈行业未来,标准化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结果
1.机器人画图,加上AI审图,可以想像,设计行业将向寡头垄断的方向转变,中小微设计院的生存环境几乎不存在,设计行业从业人员大规模萎缩。你认可这个方向吗?
任绍斌:是的,和房地产行业的变化趋势一样,集中度不断提高。未来,好的设计机构,服务好的开发商,这才是社会的进步。设计院比的是思想和创新,设计企业要提升设计的服务高度和广度。这对建筑师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会促使建筑师的方案考虑得越来越完善、合理、精细化。
2.节省3000万-5000万元资金成本是怎么计算的?是帮谁节省的?
任绍斌:房地产融资成本高,年利率高达15%,百十亩土地需要一二十亿资金,1天资金成本达到一二百万,10天就是2000万元。对地产开发商而言,拿地之后等设计图纸,而不能施工,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这就是资金成本。同时,TransBIM也能通过更优的设计控制施工成本,机器会选择最优的算法,更科学更省成本的规划设备管线路径。
3.机器出图,AI审图,机器人盖楼,以后的建筑行业会变好吗?
任绍斌: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方面考虑,会越来越好,机器为我们人类服务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结果。
谈TransBIM,运行模式和技术到底如何?
1.TransBIM是给PKPM和YJK整个插件外壳吗?是内置计算模块?
任绍斌:我们与盈建科和PKPM产品不是一个类别的,我们是系统解决五大专业施工图设计,盈建科和PKPM在结构计算方面是佼佼者。我们有内置的结构计算软件,也可以在PKPM和YJK上面运行,我们的数据是互通的。
2.AI到底承担了什么具体任务?
任绍斌:方案图上传到TransBIM平台,填写设计要求和参数,机器进行识别,然后自动建三维模型加上大量的计算,用核心算法形成设计成果。
3.你们是打通了二维三维的节点,还是只是翻图工具?
任绍斌:我们是BIM正向设计软件,不是翻模软件。我们的设计成果有二维和三维的,并且二维三维是相通的。
4.训练数据库敢不敢亮出来给外界看看?
任绍斌:在适当的时候我们会把数据开源。
5.现在TransBIM如何收费?为何你们的官网上无法下载?
任绍斌:TransBIM只针对B端客户,根据合作方的业务体量计费。目前我们以SaaS的方式提供服务,用户直接通过账号登陆网页,不提供软件下载。
6.修改参数需要交改图费吗?
任绍斌:不需要
7.TransBIM软件会不会被盗版?
任绍斌:TransBIM的服务模式是用SaaS方式,客户直接登陆网页工作,没有客户端,不存在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