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拿出了一份自检报告

未来城不落·2022年08月08日 09:31
现金余额648亿。

行业寒冬中,仍在坚守的人更为可贵。

最近,地产圈内很多人都有一种内外交困的迷茫感。 

外部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延缓了楼市复苏的脚步;而行业内时不时传出的各种小道消息,也加剧了人们对风险的恐慌。 

在这种情况下, 更加需要房企主动出击,向市场传递真相与信心。

就在昨晚,涛哥的老东家金地集团,发布了两则公告:一则是披露今年7月的销售及拿地情况,另一则是说明公司近期经营及财务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后一份报告 总结了金地当前的经营情况、财务情况、特别是现金流与债务情况 ,梳理和展示的非常清楚。 

而这些信息并非上市公司必须月度披露的内容, 相当于金地主动做了一次自检 ,并以公告形式如实告知公众。 

相比于很多房企在舆论的迷雾中音哑失声,金地这次公告,不仅有力的回击市场上一些不实的信息,更让我们看到这家 老牌稳健房企的底气和抗压力。

涛哥看到这份公告还是比较激动的。 一方面是因为关心老东家的发展,另一方面我还持有几十万的金地股票,最近受大市影响确实有些波动,这份报告也让我感到安心许多。 

今天,涛哥就跟大家聊聊,我所理解的金地现状。 

1

稳健发展,坚持自己的节奏

金地进入行业前十,是一个被动而非主动的过程。

记得10年前我在金地的时候,金地长期排名行业12-15位,很多人觉得金地发展偏慢,不够激进。 

现在回过头看,那些高杠杆扩张的黑马们,都在这一轮调整中落马了。 

反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金地, 按自己的节奏匀速前进,突然就被推进了前十。

最新公告显示,今年7月金地集团实现签约金额185.5亿, 1-7月累计实现签约金额1191.6亿,行业排名由去年第12位上升到现在的第8位 ,也是今年截止目前仅有的销售突破千亿的10家房企之一。 

在经营业绩披露中,金地坦诚说明了受供货节奏和疫情的影响,7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27.63%,1-7月份签约金额同比降幅36.78%。 

不过,若跟行业整体相比,会发现据克而瑞统计,7月百强房企业绩同比下降38.4%,1-7月百强房企累计业绩同比降幅达49%。 

无论从是单月销售还是累计业绩角度对比,金地的降幅相比行业平均水平都相对较窄,表现优于同行,这也是其行业排名逆市向上的原因。

而这种跑赢大市的表现背后,与金地长期坚持科学合理的投资布局,以销定产的经营举措,以及持续创新的产品力有关。 

金地在10多年前就聚焦于核心一二线城市 ,在上一波黑马房企纷纷下沉三四线的时候,金地始终坚信自己的战略选择,进一步深耕一二线。 

今年上半年,金地在深圳、上海、北京、南京等核心城市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当地前列,其中 深圳单城销售规模超过了150亿,上海单城销售规模超过130亿。

核心城市的良好去化,奠定了金地相对更好的基本盘,确保其销售及回款依然能够保持稳健。 

而在经营策略上, 金地很早就选择以ROE为核心,形成了独特的“以销定产”R值管理体系 ,通过科学的精细化运营规避了企业经营风险。 

例如,一些房企运营体系粗糙,盲目大量开工、盲目冲销售额,造成库存积压,不仅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也削弱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而金地建立了大、中、小库存精细管理体系,以小库存的去化周期决定大库存开工量的多少, 实现弹性供货调度,提高周转率,更高效的利用资金,在运营层面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

所以你能看到,像金地这样的企业,他的稳健并非表面说说,而是有一整套经营管理体系在背后做支撑。 

金地一直追求的,也并非是销售额或行业排名,而是很早就以大资管的思想将ROE作为核心指标。 不盲目求快,而是追求经营指标的平衡,这是其得以长期稳健发展的根基。

2

诚信经营,注重财务安全性

金地从创立之初,就形成了“用心做事,诚信为人”的企业文化。 

因此, 在金地价值观中,将企业信用看得是非常重的 ,所以金地也一直非常重视财务内控,保持较高的安全性要求。 

从披露的信息看, 今年1-7月,金地集团已顺利完成境内外公开市场合计约98亿元到期债券的偿还。

其中包括3月份12.8亿元的公司债、6月份 2.5亿美元的境外债券、7月5日15亿元的中期票据、7月13日40亿元的公司债券、7月25日2亿美元境外债券,每一笔都按时足额还掉了。 

而且,金地后续的债务偿还压力也并不大。

境内债券方面,今年仅有一笔将于10月到期约27亿的公司债需要偿还;境外债券方面, 未来两年仅有一笔于2024年8月到期的4.8亿美元债,此外金地再无其他美元债。

在经营信息披露中,金地还表示:公司一贯 坚守稳健财务政策,重视流动性管理,常态化压力测试,为公司发展留足安全边际。

同时明确指出,公司现金流充裕,财务结构稳健, 连续六年保持三条红线绿档。

截止2022年6月30日, 金地货币资金余额约648亿元 ,与年初持平,剔除受限资金后对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的覆盖倍数仍有1.38倍,偿债能力充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行业融资环境严重受限的情况下, 金地还是少数能够持续获得公开市场融资的企业之一。

今年上半年,金地顺利发行了一笔17亿元中期票据,利率3.58%;就在7月,金地又成功设立了一笔17亿元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利率4.8%,这也彰显出资本市场对金地集团主体信用和稳健发展的信心。 

目前,金地集团的主体信用评级及各项融资产品评级均为AAA级, 标普、穆迪等国际评级机构均确认金地集团评级不变 ,再次反映出了金地稳健的经营实力和资信水平。 

综上可见, 金地当前的债务压力并不大,资金相对充裕,且销售表现和融资能力均好于同行 ,并不存在其他部分房企所面临的资金紧张的情况。 

3

战略清晰,具备行业前瞻性

如果说稳健是多年踏实经营的结果,那么在这份定力的背后,则是对战略和行业发展的前瞻性判断。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金地董事长凌克,早在2020年中就已经公开提出行业规模将会缩减一半的判断。

2020年6月5日,中城联盟论坛邀请凌董做了一场在线直播,当时他指出: 

“金地分析, 2020-2030年,房地产市场销量将在顶部徘徊一段时间之后逐步下降。 到2030年,新房销量回到2008年的状态,估计会在7亿平方米左右。” 

说实话,2020年行业还处在高歌猛进的狂欢中,当时凌董提出这个观点,很多人都觉得是否过于悲观了? 

但今天你再看, 你会发现金地当时的分析是完全正确,并且非常有预见性的。

在涛哥看来,这种对行业的前瞻性研究,使得金地 在战略方向的制定上,比很多房企超前1-2年 ,也成为其稳健发展的资本。 

例如,金地在2021年初调整组织架构,将北京、上海、杭州等公司与区域本部分离,设立独立城市公司, 加速在核心一二线城市的深耕布局,从而奠定了今天核心城市的领先优势。

又如,金地在 过去3年大力发展代建业务,金地管理已成长为行业TOP2的代建平台 ,服务项目超90个,累计签约管理面积超1500万方。在当前保交付的大背景下,将有望获取更多来自政府、金融机构及城投的合作机会。 

所以,基于战略预判的前瞻性,金地实际上两年前就已经未雨绸缪,一方面巩固地产板块的深耕优势,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其他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展,提升综合抗风险能力。 

4

行业需要踏实做事的企业

今天的这篇文章,是希望结合我在金地工作的感受,聊聊对这个地产行业中仅存不多的“优等生”的看法。 

不难发现,金地不管是从长期的战略预判,到中期的财务安全性,再到短期的开发经营能力,都属于行业内比较健康,没有的明显风险或短板。 

而且, 金地也是当前地产行业为数不多的,近年没有出现较大人事震荡的企业。

金地总部和各区域的中高层及骨干,很多都是金地的10年员工,像我10年前认识的很多同事,今天也都还在金地,在调整频繁的地产圈,这一点非常难得。 

事实上,行业走到这一步,还幸存的房企们都太不容易了。

一方面要应对市场下行带来的销售和经营压力,另一方面还要去警惕各种舆论和传言的挑战。 

像最近也有朋友说看到群里截图讲金地部分条线取消编制、经营遇到困难等,其实也都是不实信息,但行业神经高度紧绷的当下,这类传言也很容易对企业造成伤害。 

大家如果掰掰手指头算算,现如今地产行业依然还坚挺的公司,真的不多了。

除了几家大型国央企外,像万科、龙湖、金地这些并非纯国资的企业,能够坚持发展这么多年,能够在这波行业风浪中稳住,已经非常了不起,他们也可以说是地产行业最后的压舱石了。 

希望这些踏实做事、稳健经营的企业,能够一直坚挺下去,也成为照亮这个行业未来的力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涛哥杂谈”(ID:jerryhetalk),作者:涛哥杂谈,36氪经授权发布。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大量理想L9订单正在闲鱼上进行转让,甚至有人选择亏本甩单。

2022-08-08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