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7以HarmonyOS加持,诠释寻本溯源的创新之道!
智能座舱的生态,好与不好的评价标准实质上只有三条:一是能不能一上车即丢掉手机,依靠车机完成所有的应用需求;二是车内硬件的调配,是否做到物尽其用;三是系统的控制逻辑,是否逻辑清晰,并照顾到车内每一位乘员。三者层层嵌套,缺一不可,这场军备竞赛,远比想象的要残酷许多。所谓破局者,当知事物之本源,而破而立。
AITO品牌正是一个合格的破局者,既不墨守成规,也不独走蹊径,它之所以能被许多用户及媒体称之为车机界的“天花板”,HarmonyOS是关键,我们一层层剥开来看。
当车机与手机无缝衔接,基础功能创新迎刃而解
内卷的时代,对于产品的定义似乎总是在创造需求多过于满足需求。在燃油车的时代中,对于车机的核心诉求,可支持CarPlay与CarLife的拓展已经可以满足80%以上用户的需求,即汽车在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如何更方便地给予用户导航指引,如何通过不同音乐软件加上车载音响放出更高品质的音乐……
越是基础的功能越难创新吗?不,越是基础的功能越存在用户的需求盲区,甚至越智能的车机,反而可能让基础功能倒退。举个实例,当我们在手机微信接收到一个来自第三方的地址,最简洁的导航开启方式一定是利用手机微信直接转移到地图软件,并开始导航,此时如果车机仅支持CarPlay与CarLife,上车后插线或是连蓝牙,车机自动就显示了导航的界面。但要是个独立的车机系统,不论其语音控制多么先进,地图软件适配程度多么高,终归逃不掉的,是上车后二次输入地址的冗余操作。
HarmonyOS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方案,AITO问界M7搭载的车载地图服务Petal Maps,可实现手机、车机间导航任务轻松接续无缝流转。换言之,当用户登录于同一个华为账号下,手机端正在进行的导航上车后会直接在车机上延续,无需任何操作步骤,停车后还可流转回手机,并切换为步行导航。毫无疑问,这是一项非常实用的需求创造,Petal Maps在问界M5上高达93.1%的月使用率,就是很好的实证。
此次问界M7也专门针对Petal Maps进行了针对性升级,支持免费地图数据更新功能,联网状态下即可实现地图数据实时更新,并且在城市建筑密集区、隧道、地下停车场等特殊地点,依然可以准确识别车辆位置。同时,Petal Maps支持实时规划最优路线、复杂路口放大提示等功能,将导航这件事真正的挖细挖深了。
手机应用无缝“上车”背后实质,是将大屏车机彻底调用起来了
在当前的智能车机竞争中,呈现两个派别,一是与头部APP(爱奇艺、咪咕等)达成深度合作,强调应用的定制化、专属性,二是坐拥百万级应用,强调系统的开源性,应用的海量程度前者数量是短板,后者应用操作体感是短板,形成了左右僵持的局面。
AITO品牌的破局,核心同样在于HarmonyOS。AITO问界M7在车机系统上首次支持HarmonyOS超级桌面,可以实现手机终端应用无缝上车,在车机中控屏上即可便捷操作使用手机上的应用。换言之,问界M7上的中控大屏,完全可以当成是一块智慧屏来使用,在车上可以轻松地编辑手机文档,用车载摄像头来拍摄手机Vlog。当然,车机相应地具备了流畅响应度、分辨率自适应等优势,不会有操作体感层面的落差感。
归结而言,从基础功能,到海量应用拓展,通过HarmonyOS的生态优势,AITO问界M7在第一步,依靠车机完成所有智能需求方面,几乎可以说触到目前车机的“天花板”。
车内硬件的调用,打开智能体验想象力的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智能座舱的核心,是车机系统作为智能中台,对于车内硬件的掌控与调配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汽车真正成为移动的智能终端。我们回到基础车机需求的另一大功能——音乐,如今我们对于车内音品的评价,更多只是客观的评价音响系统的好坏,甚至去刻意地迎合音响系统的特性选择对应的音乐,以达到更好的音乐享受。
而当HUAWEI SOUND音响系统在AITO品牌上落地,我们除了能看到19 单元声学设计 + 7.1 环绕声场 + 1000 W 独立功放的顶级配置,更重要的,是华为音乐与环球音乐、太合音乐、街声StreetVoice等全球顶级唱片公司合作打造出了千万级曲库,为用户提供HiMix高品质音乐等专区,也就是,适配车内音响声场来定制音乐,展现了以软件调配硬件所能开创的全新体验感。
在这基础上,华为视频也同步与芒果TV等多个平台合作,打造了多个特色专区,HDR Vivid视频画质、5.1立体音效,配合15.6英寸2K HDR智能中控大屏,名副其实的沉浸式影音娱乐享受。我们不妨再把想象力扩大一些,K歌、打游戏,当车载的娱乐真正把大屏、音响、氛围灯等硬件统统调配起来,体验感直接拉满。
值得一提的是,HarmonyOS已经可以做到一旦帐号切换,车机系统将根据帐号的设置进行个性化调整,包括调节后视镜、座椅、HUD、香氛、驾驶模式等个性化驾驶习惯以及常用的服务卡片、应用、桌面壁纸等应用数据,将软硬协同做到了极致。
智能应用控制逻辑清晰与否,语音控制是关键
从软件到硬件,功能的呈现终归是要回到驾乘者的体感上来。目前公认的主流方向,均是在语音控制上进行优化,核心就是可见即可说+分音区的控制+连续对话。简单理解,车机界面的任何功能,尽可能实现可以用语音直接控制,并且系统可自动定位音源,完成相关指令,最后连续任务的下达也无需重新唤醒以及特定词汇,如此一来就实现了整个车机系统语音控制的闭环。
在这点上,问界M7的语音助手小艺已经实现了功能的全覆盖,拥有智能四音区精准识别,听得懂多种常用场景,而且具备可见即可说的功能。比如后排的小朋友说:“小艺,请帮我调高一些空调温度,再帮我播放动画片”,系统可同时执行调节后排的空调温度,以及打开视频软件播放视频两项功能。
总结:
现如今,在智能座舱的竞争中,创新很多时候是在做加法,让基础的东西变得不基础,一味地“炫技”却往往忽略了用户最本质的需求。从问界M7的功能呈现上,我们看到它是真正做到了去伪存真,回到了最底层的用户体验上来进行优化与创新。HarmonyOS不论是生态的先进性,软硬件的协同能力,甚至是控制逻辑的优异性,都做到了九十分以上的表现。正如问界M7的Slogan“豪华智慧大型电动SUV”,于智慧二字上它的确名副其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