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M与AICC一体化,他们如何实现3年持续的翻倍增长?
“现在拉新获客的难度真的越来越来大,老用户的复购率也迟迟不上升,营销支出却只增不减,真是愁啊。"
在广州从事服装电商的李老板在一次同行饭局上感叹。然而,这一困境并不是他一家之苦,在获客、营销上越来越"卷"的,也不仅有电商行业,地产、快消、金融等等行业也都位列集中。
疫情之下,各类需求被压制,消费者开始不断缩减预算,加之互联网流量阵地和用户触点逐渐分散,企业获客难度越来越高,这也对企业持续经营也提出了考验。
在此背景之下,如何更精准地找到目标客户,如何优化营销效果,如何平衡人力投入和产出,如何做好客户管理,提高复购和产品影响力,成为企业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而这破局的"钥匙",数字化营销和自动化客户管理就如一场久违的“及时雨",逐步落地到各行各业,渗透到营销环节的各个角落,润物无声。
这其中便有云蝠智能的身影,聚焦于小B需求,提供CRM与AICC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云蝠智能以免费高效在saas企业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这家2018年成立的年轻公司,在帮助客户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持续保持每年1~2倍的业务增速,他是如何做到的?
高性价比,以小颗粒度产品打开市场
在设计产品之前,云蝠详细分析了各行业企业在进行客户拓展、客户管理时的流程和痛点,发现有很多企业的数字化程度很低,销售线索、客户信息都没有通过有效的系统沉淀下来,有的即便是沉淀下来,数据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分析和利用。
"从投入角度来看,我们发现企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在客户联系上,这其中很多都是无效的。"云蝠智能创始人魏佳星分析说,"所以,我们定下了基本的产品思路,提供客户管理运营的数字化CRM saas产品以及专注外呼联络服务的AICC系统。"
经过不断的打磨,云蝠智能逐步形成了为企业提供客户联络自动化与质检自动化等智能营销产品矩阵,通过在人工智能及流程自动化领域的技术优势赋能传统产业,助推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降低联络成本,提升联络效率。
在销售线索获取阶段,云蝠智能的产品可以实现一键智能外呼,在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关键词精准搜索,多纬度筛选,精准匹配各类行业客群之后,无缝对接电话机器人,批量极速触达,线索即筛即用。
在客户联络阶段,云蝠智能利用AI帮助客户实现自动化联络、音波质检,提供更多高效话术,减少人工参与。
而在营销业务全流程管理方面,则主要依托CRM产品,包括全渠道线索管理、精细化客户管理、智能化销售助手、可视化销售报表等多个板块,全方位服务用户需求。坚持关注产品能力也是云蝠的价值导向。
“我们一个saas产品做了四年,没有做过另外一款,哪怕第二款产品线我们就只有这一个产品线。产品整个的颗粒度非常细,不管是从客户管理。数据分析还是客户联络细节处的交互打磨跟整个的分析统计维度,相比竞品有一定优势。”魏佳星说。
在部署层面,云蝠智能的产品从一开始就是通过相对标准化的saas部署,这样可以同时满足上千家客户提的需求,这也更符合中小企业的需求。
在客户选择上,云蝠智能避开了需要重度定制的大型企业,“数字化CRM和人工智能外呼中心在中小企业中的渗透率还很低,是一个相对蓝海的市场。”魏佳星解释道,“而且云蝠智能的CRM产品完全免费,只收取后道的AI客户联络系统的费用。”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云蝠始终保持AI月更四次的频率,却只需要同行不到一半的价格。中小客户对于产品价格更加敏感,云蝠智能产品服务的超高性价比也形成了其重要的竞争力。
能够做到这样的性价比,也得益于云蝠智能坚实的技术,云蝠智能研发了一套的无代码编辑器,可以通过无代码的方式搭建一系列客户联络方案。同时在产品集成力上,公司还开发了一整套很详细的paas方案。
如今,云蝠智能已经获得百度智能云、京东AI、华为云等8家云市场推荐,40家区域代理,拥有万科、戴尔、微盟、口袋助理等头部企业客户,付费企业客户超1200家,累计销售额超3000万,行业包括地产、金融、快消、教育等多个行业。
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除了优秀的产品,云蝠快速增长的背后,更有创始团队的幸苦付出。
二次创业,逆境求生
2018年云蝠智能品牌正式成立。创始人魏佳星当时预测人工智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低成本,高效率的智能语音领域大有可为,于是他决定入局语音商务化机器人领域,联合两个伙伴进行自主创业。
这是魏佳星的二次创业,正值春风得意之时。
首次创业在2015年,主要方向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共享平台的开发。当时魏佳星还在读研二。短短两年的时间,项目用户达3万人,平台的仪器达2万台,公司也获得了2轮融资。事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的时候,他选择走出舒适区。
然而,好景不长,云蝠智能成立一年之际,团队还没来得及庆祝,内部危机暗流涌动。
“再晚一个月,现金流就要断了。”魏佳星回忆到。当时团队内部面临着重要的技术选型问题,有两个不同的方向:要么做成一个纯贸易公司,代理产品销售;要么坚持自研产品,以产品驱动。
当时分歧较大,有合伙人坚持前者:先活下去!魏佳星则坚持要以自主研发为主,为此,团队发生了巨大变动,合伙创业的三人中还有一个人承受不住压力,选择了离开。
魏佳星还记得,自己那时候把朋友圈封面改成了“至少奋斗过”。
“赌一把,所有的事情都不重要了。以我作为创始人的核心意志去推进。”他说。之后这个推进迅速改良了产品。产品开始以客户价值为主导,而不是以前的技术价值。
改良了产品,优化了团队,控制了现金流,
2019年8月云蝠智能获得了陆奇博士(YC中国)天使轮投资。公司发展开始步入正轨。2020年5月,云蝠智能获得了AMINO丰元资本风险投资,这让公司的发展越来越稳健,有了资金的支持,云蝠智能的产品研究也越来越成熟,获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客户涵盖房产、汽车、装修、金融、互联网、教育、电商、企业服务等诸多行业。近三年,公司营收实现持续的翻倍增长。
当然,公司发展走上快车道也离不开外界的支持。例如,云蝠智能参加了惠普战Club联合36氪共同发起全新“创投陪伴计划”,通过一线投资机构的投资人为创业者答疑解惑,创业者们得到了加速成长,魏佳星正是其中一员。
类似资金链断裂这样的问题,不仅仅云蝠智能曾经历,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创业者来说,这是一场必经的的考试,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然而,如何写好这份答卷,大多数创业者都十分茫然。
并不是所有初创企业,都像云蝠智能那么幸运,可以依靠自身走出现金流紧张的阴霾。惠普“创投陪伴计划”的重要性由此凸显。
魏佳星感叹:惠普作为一家老牌公司,发展至今仍心系初创企业,这种精神十分值得后辈们的敬佩和学习。
坚持CRM与AICC一体化,持续高增长
魏佳星观察到,CRM与AICC一体化已经成为了国际发展趋势,于是开始带领团队探索CRM与AICC一体化路径。
目前,中国对话式AI市场也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沙利文发布的《2021年中国对话式AI市场报告》显示,伴随AI技术落地和价值深化,预计在2026年中国对话式AI行业市场规模将实现跨越式增长,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3%。
如今,在AI语音智能行业,云蝠智能已经成为国内探索SaaS市场走在前沿的公司,作为智能营销的积极探索者,云蝠智能在AI语音市场上的品牌声量越来越大。
“我们产品其实就是包括两个维度。一个是完全免费的crm系统,盈利主要依靠crm后置的人工呼叫短信分发,即AI客户联络系统。“在这样免费+增值的营销打法下,客户口碑好,复购率高,云蝠智能KA级客户复购率达到90%。
据了解,云蝠智能KA级客户复购率达到90%,金额复购率达到150%;小客户群体复购率40%,金额复购率达到60%。
魏佳星认为,公司三年来保持高增长和高复购率的关键是产品驱动带来的口碑变现。据了解,由于长期追求产品的迭代体验,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团队销售占据团队不到四分之一,公司一直坚持技术成本高于销售成本的发展路径。
团队十分注重产品的打磨。四年来,团队聚焦一个saas产品,尽管开发了第二款产品,但也仅有一个产品线,产品颗粒度非常细,
2020年12月,云蝠呼叫3.0系统上线,正式接入客户公海功能,与AI客户触达体系打通,从此企业想要寻找销售数据,在系统里就可以直接实现线索挖掘到呼叫管理的全部过程。另外接入了客户管理系统,与企业微信打通,让私域流量转化不再是难题。
2021年,云蝠智能客户联络中心体系里陆续接入了音波质检音频转译,销售超长录音可实现角色分离转译,检测销售工作质量,免费CRM也正式上线。产品的升级仍在持续进行中。
“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发现有很多本质性的客户需求还没有很好的达到,例如统计维度、ai对话能力、稳定的高效的数据传导……”魏佳星说,“一个更稳定、更好用的下一代版本ai客户联络,是我们持续开发跟迭代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