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港季度观察|外资企业不断抢滩,海南已成外商“必争地”

满满·2022年07月01日 11:39
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带动下,外商投资热潮在海南持续掀起。

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我国开放度最高的特殊经济区,参照中国香港、新加坡、迪拜的成功经验,制定了体现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的总体方案并持续有序推进。进入七月,2022年已过半,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经济建设与招商引资正式开启第三季度的篇章。

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带动下,外商投资热潮在海南持续掀起。

外商投资逐年翻番,三大产业炙手可热

据海南省商务厅统计,2021年全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936家,比上年增长92.64%;实际使用外资3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2%,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和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36氪海南也通过天眼查梳理了目前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外资企业情况。自2021年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式开启封关运作至今,不到两年时间里在海南注册落户的外资企业就多达1160家,重点集中在商务服务业、批发业和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领域。

海南外资企业注册行业比例

商务服务提升海南“硬实力”

在经过数据细分后可以看到,注册为商务服务业的外资企业大多聚焦民航、基建、地产、旅游能热门赛道,积极参与海南自由贸港基础建设,助力海南“硬件”升级。航运方面,新加坡格陵兰石油运营有限公司独资设立子公司,开展全球海洋工程船舶安全和防污染管理;热力供应方面,法国电力集团与洋浦签约,将建设运营洋浦石化功能区公共热力管网项目;在维修和制造业领域,圣庄科技(海南)有限公司打印器材保税维修与再造项目落地并开展业务。

新加坡全球能源国际有限公司2021年在海南成立新叻海运有限公司。今年3月,公司旗下“马跃”轮由新加坡转籍中国洋浦港登记,成为最先入籍“中国洋浦港”的外资国际船舶之一。

优惠税收政策仍是“吸金”必备要素

注册为批发业的外资企业所涉及的细分赛道较为广泛,但无一例外是瞄准了自贸港的免税政策,以进出口贸易为发力点获取企业自身收益最大化。瑞士历峰集团、法国开云集团、法国欧莱雅、戴比尔斯、美国泰佩思琦等在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举办后,纷纷相中海南发展,有的开新店、首发新品,有的在海南注册成立公司,建投资项目。

今年4月,美国奢侈品牌Coach母公司泰佩思琦与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海口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于海南自贸港正式设立集团中国旅游零售总部,进一步扩大旅游零售业务布局,持续加码海南自贸港。

外资科技融合本地优势

在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领域,外资企业充分结合海南本地特性和产业优势进行布局,着重发力农业科技和医药制造赛道。

36氪海南通过天眼查数据进行梳理统计,涉及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等外资企业达21家。得益于海口医药企业集聚效应和博鳌乐城旅游医疗先行试验区等政策优势,90%以上外资药企选择落户海口和博鳌。

而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技术优势和特色也吸引了农业科技外资企业等目光。科沃施农业科技研发(海南)有限公司于今年4月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标志着全球领先的大田作物种子公司KWS SAAT SE & Co.KGaA(德国科沃施种子欧洲股份两合公司)的中国研发总部正式在海南设立。

外资的活跃程度和指数,能够充分反应一个地区的开放水平。作为具有国际视野和空前开放政策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在外资企业落户和外资实际使用率层面都有着飞跃式的发展。在未来,除了加大与各国企业的充分对接,海南更会成为全球投资者共享红利的广阔平台。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