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日|国民经济“毛细血管”的韧性与复苏

南博日日人·2022年06月27日 15:43
中小微企业被称为国家经济的毛细血管,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小微企业被称为国家经济的毛细血管,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7年,考虑到中小微企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是在促进创新、创造力和人人享有体面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联合国大会指定6月27日为“中小微企业日”(第A/RES/71/279号决议),旨在让公众更多地了解中小微企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的巨大贡献。

如今恰逢第6个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这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波诡云谲的形势下,对提振中小微企业发展信心,加快创业创新和新旧动能转换,促进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有着更加重大的意义。

韧性:占比超过99%,增长快、贡献大、活力足

据联合国数据统计,中小微企业占全球企业总数的90%,为全球提供了60%-70%的就业岗位,并贡献了全球50%的GDP。作为世界各地社会的支柱,中小微企业为地方和国家经济以及维持生计做出了贡献。

而在中国,中小微企业的各项发展数据更是达到新高。近期,工信部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总结到,近十年来,我国中小微企业发展拥有增长快、贡献大、活力足等主要特点。

在增长速度上,截至2021年末,我国企业的数量达到4842万户,其中99%以上都是中小企业。具体到工业领域,我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小企业户数达到40万户,营业收入超过了75万亿元,利润总额达到4.7万亿元。在发展贡献上,据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我国中小企业的从业人数占全部企业从业人数的比例达到80%,2021年我国私营个体就业总数达到4亿人,较2012年增加了2亿多人。以中小微为主的民营企业是我国第一大的外贸经营主体,2021年对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超过了58.2%。在发展活力上,我国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超过六成属于工业的基础领域,超过七成是深耕行业十年以上,超过八成进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链,超过九成是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的配套专家。

由此可见,十年来,我国的中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贡献越发凸显。

困境:疫情影响下,供需两难

相较于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具有市场敏感度高、机制灵活、效率高等优点,同时,中小微企业也存在自身抗风险能力偏低、融资困难等问题。因此,在如今疫情“黑天鹅”影响的宏观经济下行周期中,中小微企业也成为了“重灾区”,相较于大型企业,利润率同比下滑较为惨重。

据阿里巴巴最新发布的《全球中小微企业在疫情后时代的挑战、应对与转型》报告数据表明,疫情冲击之下,全球2/3受访中小微企业销售收入下跌超过40%,25%规模10人以下、11%规模250人以下的受访企业倒闭。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需两方面:在供给侧,因限制人员流动等措施,企业劳动力供应减少,产能利用率下降,供应链被打断,导致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拉高生产成本;在需求方面,企业营业收入下降,出现流动性短缺,企业倒闭和被裁员的工人收入受损,减少消费支出,进一步导致企业订单下降。疫情爆发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均采取强力救市措施,生产端的原材料、物流、劳动力、资金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但受制于中长期内投资下降、消费萎靡等因素,因此,进入疫情中长期阶段,需求不足成为中小微企业复苏的主要障碍。

复苏:免减降退返缓补扶,疏通经济“毛细血管”

中小微企业不仅是疫情后我国经济复苏的中坚力量,更是创造就业机会、激发创新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包容的重要抓手。

疫情爆发以来,我国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的力度之大、出台政策之密集、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陆续在财税金融、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今年以来,我国也推出多项助企纾困政策矩阵。免、减、降、退、返、缓、补、扶,持续全面落实落细惠企政策,用足用好各类工具,千方百计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支持其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确保中小微企业市场主体稳定,为我国经济大盘的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哪些钱能减免?哪些钱能退返?哪些钱能缓缴?中国政府网近日发布了我国助企纾困政策措施:

 

 

 

 

 

 

 

 

36氪江苏作为致力于服务中国新经济参与者的卓越品牌和开创性平台,也充分发挥自身的媒体传播优势和创投资源优势,针对长三角中小微企业创业者的各项迫切需求,推出助力中小微创业企业在疫情之下走出风雨的多项举措。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曾表示,“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只有激活疏通中小微企业这一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才能进一步催生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进而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促进国民经济实现真正复苏。

相关资料综合来源:联合国、中国政府网、央广网、阿里巴巴等

想成为未来独角兽吗?36氪江苏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您想自荐优秀创业项目,寻求对企业/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如果您想发布融资首发信息;如果您想为36氪提供原创文章或视频,转载36氪江苏原创文章或沟通其他内容相关合作……请添加36氪江苏微信号jiangsu-36kr,或将您的需求与项目BP发送到nanjing@36kr.com,我们会及时与您联系。

商务合作请直接联系季先生Tel:18101595688,微信号:amiman.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中国无锡、日本东京、韩国首尔三大分会场将云端连线,23个日韩高层次人才项目从上百家报名项目中脱颖而出,站上最终的“云擂台”,展示国际高端双创人才的科创实力。

2022-06-24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