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服务 还好吗?
中国有个古词叫“金科玉律”,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这个词是联合式结构,也就是说,前面两个字和后面两个字,是一个意思。
但面对大势涛涛,又在资本裹挟中,金科似乎不再有玉律。
在去年冬天降临之后,地产行业已经变得没有多少容错空间。
前几天有个上半年房企拿地表格,金科后面挂0。这个2022年,金科还一块地也没拿。
同样挂0的如恒大、蓝光、富力、新力、荣盛、阳光城、融创、正荣、雅居乐等,皆是流动性较差,忙着保命的难兄难弟。
从总部大门被砸,到名下在商品房销售、不动产管理、商业管理等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关键类别核心商标“金科”“JINKE”被查封,金科焦头烂额,哪有闲情再去拿地。
而黄红云“西南地产二哥”、“地产界韭菜切割机”、“与孙宏斌不得不说的那点事儿”,每一条故事里,在成为传奇之前,都首先埋下了雷。
01 “爸爸”更喜欢股权操作
用黄红云的话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看的。金科要做地产界的Intel——它可能不像Apple那么时尚好看,却永远坚固耐用。
这是2008年黄红云接受采访时说的话。
在文章里,黄红云把自己打造成不善言辞、内核质朴的人。
但仅十年之后,金科城却先迎来了一批维权的业主。
而这个时候,黄红云忙着折腾股权,在套现与股权保卫战间来回横跳。他第一次套现是在金科上市3年解禁期过去之后,通过不断减持,半年时间套现超过45亿。而套现之前,黄红云通过“高送转+新概念”的方式炒股,在股价翻倍的高位上套现。
套现之后,又着手收缩新概念业务线,取消业绩承诺,随后股价不断下滑。
这是黄红云“韭菜切割机”故事前传。
最近的故事,似乎有点似曾相识。黄红云女儿与其解除一致行动人关系后,很快减持套现6亿离场。
6月,金科回复了之前深交所狠且准的问询函。问询函的内容很细致,包括债务、商标被查封、所持金科服务145.88万股被冻结等事项。
根据金科的回应,冻结情况未达到信息披露标准,也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很大程度上,创始人的性格就是一家企业的性格。
黄红云在推动金科上市后,仿佛就沉迷于股权操作:来钱更快。
2020年金科服务迎着风口上市,发行价44.7港元,市盈率高达90.59倍。对比他的同期们,融创服务发行价11.6港元,恒大物业8.80港元,华润万象22.3港元,差距有点过大。
上市两个月后,金科服务市值就超过了母公司,这是行业首例,当时恒大物业和碧桂园服务都还没达成的成就。
业内不由得叹一句“股神”。
去年底,金科服务引入博裕投资,以22%股权换取了37.3亿港元,但直接成了万物云之后唯一被博裕投资看中的物企。
物企作为集团内部分化出来的“创新工程”,其文化、战略、甚至于具体业务,都被染上了浓重的地产味。
即使是在独立上市后,与地产关联方的关系也依然是千丝百缕。
金科服务遗传到的基因,从项目布局到业务结构,带着一个特点:
热闹。
02 五倍增速来自哪里?
金科从重庆起家,随后向长三角、长江中游、珠三角等地挺近,高速扩张,2018年加入千亿房企俱乐部。其很多地块都位于一二线城市,很有价值,也因此引来了白衣骑士孙老板,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股权之争。
金科服务的盘子首先被地产母公司搭建,区域布局基本上沿袭了母公司:聚焦西南地区、华东及华南地区及华中地区三大核心区域。
图片来源:企业业绩发布会
从川渝出发,沿着长江经济带一路进发,区域优势非常明显。
但来自母公司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2020年,金科服务在风口上上市,但来自于外拓和收并购的项目不足五成,2021年加大了收并购的力度,这个占比才扩大到58%。
也就是说,如果从母公司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的优质项目减少,金科服务的规模增速很可能会降低。
数据根据金科服务财报整理
这个时候,就需要更加强有力的内生动力。
2021年,金科服务对业务划分进行了调整,调整之后有四大增长曲线:空间物业服务(Space)、社区增值服务(Life)、本地生活服务(Catering)、数智科技服务(Technology)。
空间物业服务,把物业管理和非业主增值放到了一起。合并之后的占比,从2020年的85.6%降至2021年的65.2%。
这个降幅,很大程度来自于社区增值服务业务的高速增长。
行业里一般会认为,非业主增值服务涉及与地产方利益输送,物业管理服务是旱涝保收的那部分。
而社区增值服务、城市服务、本地生活服务等这些新业务的探索,则是物企焕活新生、走上真正独立的重要路径。
金科服务去年社区增值服务的增速基本上是顶格,上市物企中最快:
超过5倍的增长,总收入有14.95亿。
在上市物企中,金科服务用了两年时间,社区增值服务的收入挤进了前十名,超过了河南本地布局增值服务多年的建业新生活。
去年中期时,这个增速一度被融信服务以微末的优势超越,今年则直接一骑绝尘,领先全部。
但这个成绩,依然要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5倍增速是否可持续?
第二,对比物企整体营收乃至集团其他业务,这个收入以及增长潜力的占比。
如果增速能持续,明年的财报,金科服务就能超过宇宙第一大物业,在增值服务上成为霸主。
能不能独立,受不受重视,恐怕还要问一问大家长的意见。
表面上看,物企和地产的关联性在于被卖了还债、融资帮地产还债这些比较大的动作上。
又或者是基本盘、资源优势等业务方面。
又或者在于供应链搭建、人才构建倾向层面。
但实际上还有一条很重要的,是在地产界摸爬打滚几十年,白手起家的那批房地产一代们,他们的认知、做事风格,带来的更直接的影响。
金科如果没有玉律,那谁有?
资本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新网Pro”(ID:rixinshequ),作者:日新网团队,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