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港季度观察|海南私募基金注册数量增速迅猛
自贸港创投进入崭新时代
5月24日,海口市政府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基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其中除了对公募基金落地实施具体的高额奖励外,《措施》以更多的细节和篇幅对私募基金的优惠与扶持进行了详实的表述。
《措施》明确提到,对于符合要求的外省迁入或直接落户海口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将实施现金奖励,对于帮助私募基金落户的中介机构同样会获得一定金额的奖励。而这其中投资本地项目的企业,可以按管理费收入的百分比获得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有效激励私募基金落户海口,同时从政策及奖励方面引导私募基金投资本地企业,促进自贸港产业发展,形成“创”与“投”的良性循环。
在基金落地的“软环境”上,海口市人民政府同样是诚意满满:为基金提供注册绿色通道,全程给予注册咨询、帮办代办、税收咨询、政策申报等便利条件;鼓励高管、高端人才就地办公,优先协助办理人才落户和居留许可证。在风险防范方面,以信息披露、数据治理和信用监管为核心,将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纳入监测预警范围。
政策红利下,资本圈地跑马
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海南私募基金按下爆发式按钮。阿里巴巴、腾讯、小米集团、字节跳动、京东等互联网企业相继在海南成立新公司,布局业务、开展投资;与此同时,红杉资本、高瓴资本、方源资本、春华资本等多家头部机构也落地海南。
根据中基协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注册在海南私募基金管理人有364家、管理基金规模1674.72亿元,排在第13位,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仅3-4月就一共有66家私募基金选择注册在海南,占新备案私募总量的22.68%。与去年同期相比,注册地在海南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从87家激增至超过300家,短短一年内增幅达到了惊人的318.39%。而在中基协的综合查询中我们发现,刚刚进入6月,注册地为海南且在中基协进行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就已经达到了423家。仅两个月时间,海南私募基金管理人增加了59家。
值得一提的是,4月21日,一家名为“开德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的私募在中基协完成备案。这家成立于去年11月、注册资本500万元的管理人,背后的实控人是大名鼎鼎的私募巨头KKR,由KKR Asia Limited 100%出资设立,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是KKR大中华区客户与合作伙伴关系部副总裁张宇。这也是继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之后,今年又一家成功备案的外资私募。
36氪也通过天眼查提供的数据进行了梳理,我们发现,4-5月注册地为海南的具有资本管理及投资属性的,经营范围涉及私募股权及证券的企业数量已多达183家。有趣的是,刚刚进入6月就有6家私募基金公司注册,将端午假期算在内,平均每天都有一家基金公司落户海南。
2022年上半年私募基金公司在海南注册数量(来源:天眼查)
空间巨大,任重道远
繁华的背后我们也应理性的看到,以现阶段海南的产业基础,做股权投资确实难度较大。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成功引入创投资本的海南企业只有8家,其中6家都为天使轮融资。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何今年5月的“小洋侨”融资事件能够引起业界的关注和轰动。这家成立不到三年的公司获得千万级融资,在海南本土确属少见。
当下,政策为海南私募创投备好了发展的沃土,下一步更是要让大家看到海南营商环境、吸引机构目光和积攒人气,各方也要相向而行,共同实现创投机构、产业和地方发展的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