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办公指南|除了咖啡、奶茶、快乐水,还有什么物理外挂?
策划 | 木也、Stark
毫不夸张地说:在家上班,应该是每个打工人的梦想。
今年2月,携程开始实行「3+2混合办公」模式的消息发出后,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的同时,评论区的网友们也开启了一场狂欢:「早该抛弃坐班文化了!」、「真不愧是别人家的公司!」、「该如何让我的老板看到这条消息!?」……虽然混合办公的不是自己,但丝毫不影响大家的热闹程度。
毕竟,对于大多数的员工而言,「远程办公」的诱惑太多了:不需要通勤、不用面对老板、还能享受家里舒适又自由的环境……如果可以在家「躺着」工作,谁会想要去公司的办公椅上一坐坐一天呢?
但其实,打工人们在家上班的梦想,早就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了。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球,「远程办公」也因此成为了大多数企业的刚需,不少职场人也因此经历了数月的居家工作。而随着疫情的逐步常态化和不断反复的可能,在如今这个后疫情时代,「混合办公」、「数字游民」这些前两年还比较小众的概念,已经一跃成为主流。
如今,上班不一定要进公司,工作不一定要在办公室。只要你手上有一台连着网的笔记本电脑,就可以和同事开启视频会议,或是在「云端」共享工作任务、高效办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对于每一位「数字游民」来说,最核心的办公工具笔记本电脑的重要性被进一步突显:
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创下新纪录,在2020年达到高点后,2021年再次同比增长19%,达到创纪录的2.68亿。
市场的繁荣直接反映了人们对笔记本电脑的强烈需求,然而并非所有笔记本电脑的使用体验都那么完美:满足商务需求的笔记本性能不足,性能强的笔记本的又不够轻便;视频会议少不了,但 Wi-Fi下的会议画面却像开了「物理马赛克」一般;笔记本虽然适合工作,但若还要满足生活娱乐游戏,似乎总差了那么点意思……
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已经无法满足职场人的新型「混合办公」需求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笔记本电脑有哪些新科技、新功能解决我们打工人的这些实际问题吗?
在知乎问题「近几年的笔记本电脑有哪些创新实用的新科技?」中,就有答主介绍了很多近几年在笔记本电脑领域发力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真的能改变当前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困局,助力我们实现「远程办公」吗?
笔记本电脑
都有哪些新科技?
说起笔记本电脑,我们最关注的还是性能,那么就必然逃不过CPU(中央处理器),我们首先就来聊聊近年来有哪些「芯」科技?
@何峰
(电脑迷主编、科技博主)
如今复杂的工作负载,既要求我们的笔记本电脑拥有高频率的单核能力,又需要尽可能多的核心和线程数量,这样的设计其实是矛盾的。所以CPU厂商引入了睿频机制,甚至将其中一、两个核心的体质设计得略强一些,单核应用可主要调用体质较强的核心。即使是这样,每个核心的能力也几乎是「平均」的。
举个分蛋糕的例子,老师尽可能把蛋糕平均分配每一个学生,但肯定有一些食量更大学生说吃不饱,老师只能悄悄多分一点,但实质上解决不了核心问题,「平均核」很难同时满足单核和多核两个维度的需求。
英特尔最新的12代酷睿被很多玩家戏称为「把牙膏挤爆」的一代,最核心的创新便是改变了分蛋糕的方法,也就是引入了全新的混合构架。
混合构架其实就是在同一个SoC中集成两种不同的核心,分别为性能核(P-Core)和能效核(E-Core)。与「平均核」处理器最大的不同,混合构架处理器拥有更优的线程调试策略。
如今用户在复杂指令集上也越来越重视流畅的运行体验,12代酷睿通过在CPU中植入一个硬件线程调度器(Intel Thread Director),可实现微秒级的动态线程调用。其作用便是告诉Windows,哪些进程该调用性能核,何时该调用能效核。
@程墨Morgan
(知乎十年新知答主、专栏《进击的React》作者)
Alder Lake芯片中配备了ITD(Intel Thread Director)模块,中文名「英特尔硬件线程调度器」,ITD作为芯片的一部分,直接监控CPU核心的状态,反馈给操作系统进行现成自动调节。
ITD的决策过程十分精妙,比如,会将优先级高的任务交给P核处理,保证高速响应,将后代任务安排在E核,降低能耗,同时还根据实时条件将任务在P核和E核之间切换。
操作系统的工作就是分配资源,如果能够和ITD技术适配,对于计算资源的管理就可以如虎添翼。Windows 11操作系统就实现了和英特尔ITD的整合,我使用过配备Alder Lake芯片和Windows 11的笔记本上安装的Adobe After Effects,使用体验真的是丝般顺滑,既没有卡顿,也能保持很长时间的待机。
了解完CPU的混合架构和IDT线程调度器,我们再来看看笔记本电脑的硬件层面上,还有哪些技术提升?
@冯不悔
(架构师、科技数码领域答主)
其实很多时候笔记本改变的都是一些加分项,而对我们有绝对吸引的就是核心处理器,也就是CPU,第12代酷睿目前来说,确实是断层式的存在,采用全新性能混合架构,说的简单点就是实现1+1>2的效果。
酷睿12代除混合架构之外,还有DDR5,也就是我们的内存芯片。DDR5内存的基础频率提升到了4800,相较于上一代DDR4带宽立即增加了50%,数据速率为 4.8 Gb/s,同时将工作电压 (VDD) 从1.2V降低到1.1V。传输速度更快的同时耗能降低,延长使用寿命。
@高百烈
(数码科技研究员、电脑领域答主)
固态硬盘的革新,可以说是近几年改变笔记本用户体验的一项重要进步,它的加入极大地提升了电脑的性能,实现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不过,传统SATA接口已经无法发挥固态硬盘的性能优势。相比之下,PCIe5.0接口不仅拥有更高的连接速率及更成熟的内存管理技术,所以逐渐成为未来趋势。
另外,仅有一根内存大小的PCIe5.0接口固态硬盘也有利于超薄笔记本进一步缩小机身、优化内部空间,我相信,日后大家将会看到有越来越多的笔记本电脑采用PCIe 5.0接口固态硬盘。
@萝魏紫
(首席系统架构师、计算机话题下优秀答主)
还有一个重要的是多链接能力,比如雷电4接口。雷电4接口也是个好接口啊,它速度更快,还支持type c高速充电,还能外接扩展坞打3A大作,或者连接超高速外接硬盘,这对于很多做视频的人来说,简直必备。这对于非常「移动」的人来说,或者在学校图书馆抢不到充电口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除了做好「性能」外,对于笔记本电脑来说,适应移动办公时代,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畅快的网络体验。
@钛科闹了技Tech
(数码领域答主)
传统的Wi-Fi5,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无论数据量大小,都需要用相同的单位传输能力来完成;而在Wi-Fi6则可以在相同的单位传输能力下,传输不同类型的数据,那传输效率会更高,实际体现出来就是延时更低了。
除了这些协议层的优势,我一直还在想,有没有办法可以再提高一下Wi-Fi的利用效率?我能不能双路Wi-Fi,分别连接两个Wi-Fi信号,再根据实际的情况去使用不同的信号源来降低网络干扰,或者直接同时使用两个Wi-Fi信号来多线程下载任务来达到更高的速度呢?
折腾一番后我发现,虽然这个想法听起来好像不太切实际,但是实际上有厂商已经做到了。Intel推出的名为Intel Double Connect Technology(ICPS)的技术,如果用中文的话,或许叫成「双重连接技术」也不错?
简单说,这个ICPS技术就可以在电脑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的时候,智能判断哪个应用更需要更低的延迟,就会将他分配到6/5GHz的频段上传输(比如前台运行的视频会议),其他应用就会自动分配到2.4GHz频段继续运行。那好处就显而易见了,以后多开应用的时候,也不用担心会互相抢网速,即使后台在下载东西,前台的视频会议也不会卡顿了。
除了刚刚所说的视频会议会更加可靠,从海报来看ICPS还可以直接融合双频段,来提升带宽上限。举个例子就是,在以前下载资源,如果连接2.4GHz频段的Wi-Fi,下载速度最多70Mbps,连接5GHz下载速度最多来到800Mbps的话,那现在可以直接带宽叠加,达到870Mbps。
说起AI(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你可能会想起智能音响等家用电器,但其实,这些年AI技术也已经开始落地到笔记本电脑上了。
@桔了个仔
(前游戏开发者、AI领域答主)
随着AI技术落地,在PC上的软件也开始使用机器学习算法,例如视频开会时智能模糊背景。如果硬件不跟上,那么用户会感受到算法对性能的影响,感到机器卡顿。因此现在CPU也必须支持AI,从而让软件性能提升。
用第 12 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来举例,大量的图形EU同样便于AI推理,可提高 AI 工作负载常用数学运算的并行程度 。12代酷睿最多拥有14核心(6个性能核和8个能效核),其颠覆性的混合架构,让性能核和能效核协同,胜任多任务并行;具有人工智能专用引擎,在图片编辑,精准降噪,快速转码等方面都以全智AI加持。
在这样的AI技术力加持下,笔记本的体验和以前会有什么不同?再以我们日常的视频会议为例讲讲:
智能降噪 :今年大家可以发现,居家办公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多数人家里没有专用会议室,窗外可能有跳广场舞的,有汽车鸣笛的,有小孩子玩耍的,可能会影响对方听清楚你讲什么,非常影响会议质量。通过AI技术智能降噪,过滤掉背景杂声,可以让双方沟通更高效。
语音输入 :会议中,你说的话可以作为语音输入,你不用边开会边打字做笔记了。
实时翻译 :尤其在跨国合作中,用实时翻译功能,能让会议更高效。
不会落伍的笔记本
长什么样?
过去,「工作」和「办公室」这两个词总是绑在一起,但随着在疫情加速下的办公模式变革,工作场所的边界不断扩大,「混合办公」的到来已经是大势所趋了。而选择笔记本作为生产力工具的人群在不断变化,尤其对个性化需求,也在这个时代下显得尤为重要。
就如同这个知乎问题下的另一位答主@Iris Pan所说:职场人需要的,是一台既轻便有型,又兼具一流性能、即时响应、快速充电和超长续航的新型笔记本;是一位可以能帮助他们灵活切换于各种状态、时刻在线、能不受干扰的工作娱乐并与他人保持联系的「战略生存伙伴」。
那么一台能满足上述需求、集合了所有新科技、在未来几年都不会落伍的笔记本电脑,究竟应该长什么样?
@Iris Pan
(设计师、艺术家、混合现实创作者)
在当下这个前所未有的「混合办公」大背景下, 数字时代职场人的工作、创作、休闲、娱乐、社交、移动等需求,需要同时被满足。 这对笔记本电脑的几大核心指标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更加轻薄便携显然是刚需,但更强大的工作性能、图形处理能力和待机时长等需求也同时挤入了窄门。
有没有一类笔记本电脑,专为这个时代的混合办公职场人士定制,可以让消费者省去复杂的选择攻略;并且经过了硬核的质量验证、可以拿来即用?答案是肯定的。
英特尔在2020年左右推出的Evo平台认证,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痛点。Evo是英特尔的工程师花费数千小时研究当前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使用笔记本电脑的方式,与领先的 PC 厂商联手打造的旗舰笔记本体验标准。它对新时代下的笔记本用户体验,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
简单来说,Evo是一个让轻薄本,既有型,且兼具一流性能、即时响应、快速充电和超长续航的笔记本体验标准。这些体验的进步,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强大的处理性能(特别是视频图像等智能处理能力)、更高速稳定的无线连接、更低延迟、低功耗、高速、大带宽的内存,和更先进的数据传输方式等,这都是多达14核心的12代酷睿处理器带来的强大加持。而英特尔锐炬® Xe 核显、 Wi-Fi 6 (Gig+) 和 ICPS技术、DDR5、雷电4等上百项技术创新,正是Evo标志背后的含金量。
多达14核心的12代酷睿处理器带来的强大加持,让英特尔Evo超能轻薄本,笔记本再进化,轻薄不妥协性能,颜值不妥协续航,带来全面不妥协的极致体验。
一台未来几年都不会落伍的笔记本长什么样? 不妨试试Evo,也许它会给你答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后浪研究所”(ID:youth36kr),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