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 关于定投,你的误区和问题都在这

财智生活·2022年05月18日 15:26
普通定投vs智能定投,怎么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大墨财经”,作者:大墨,36氪经授权发布。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指数基金定投系列已经更新完成。

给大家安排一下合集的传送门:

未来十年,四类资产投什么最赚钱?

适合大额资金、获得长期稳定收益的投资方式

这一篇帮你搞定买什么指数基金合适

为什么要定投?定投到底怎么投?

超级干货的三种定投止盈策略!建议收藏

实操阶段的传送门:

场内和场外基金,应该怎么选?

普通定投vs智能定投,哪个更香?怎么选?

另外,我还搜集了一些大家对定投的常见问题和存在的误区,利用本篇文章统一回复一下。

本期解决的问题包括:

1. 网上很多自媒体号都在说“定投指数基金是骗局”?

2. 是定投指数基金,还是主动基金合适?

3. 一轮权益类投资的规划期多久比较合适?

4. 买新基金?还是买老基金?

5. A类和C类基金选哪个?

问题1:网上很多自媒体号都在说“定投指数基金是骗局”?

这个大墨非常肯定地跟你说:不是的。

如果定投指数基金是骗局的话,巴菲特也不会在每年股东大会上不厌其烦地告诉普通投资者,最适合做的投资就是指数基金,并且还表示他百年之后,将大部分的财产都投入指数基金啦!

巴菲特本来就是一个公司型主动基金管理者,根本没必要为指数基金站台不是?

具体为什么那些人说得不对呢?

第一,它们会拿上涨指数去说事儿。

“上证指数十五年不涨,上证指数还在保卫3000点!”

上证指数因为它的编制方式是有问题的:

它将市场内所有的公司都纳入其中,当然经过修订后也剔除了ST、*ST股、和刚上市的新股;

上证指数的大量权重股都是被一些金融公司这类“大笨象”影响的;

上证指数其实是一个纯价格指数,而没有将公司的分红纳入其中,没有体现真正的收益情况。

因此,不能代表A股的而我们要投资的是优中选优,代表国运、代表未来的好公司组合呀!

在美国来看,这个指数可以标配500,当然如果喜欢科技创新公司的,应该选择纳斯达克100。

这对应的也就是我一直在提倡的好指数,例如沪深300、MSCI A50、双创50,哪怕A股的波动会比较大,但是我们会发现,拉长时间来看,这些好指数的重心都是在逐步上移的

沪深300近10年来的重心上移

第二,多半的定投不赚钱是因为没有止盈。

我经常强调,定投的要义是“止盈不止损”。它和短期的趋势交易不同,趋势交易是要设置严格的止盈止损线的。赚的时候赚大钱,亏的时候亏小钱,这样多次交易来看,做得好就是赚的。

而那些说定投是“骗局”的人们,多半是没有做过定投的“博流量党”。

而做定投,只要选对了好的指数,在国运、或者行业基本面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是只会输时间,不会输钱的。

巴菲特觉得长期来看,宽基指数的回报率大概是7%-9%,以大墨定投的经验来看A股大概是年化收益率10%,如果是在比较底部的08年、13年、18年(包括目前的2022年)布局,是可以期待到15%的收益率的。

但是一旦你的收益率远超过正常的年化收益率水平,就一定要小心,因为回调的风险非常大。

这也是大墨一直强调,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

因为会卖掉之后再慢慢重启定投,或者沉淀资金到债券、固收+、年金等更稳健的资产里,就是真的赚到了钱。

如果在投资中不懂得离场,那不好意思,钱永远都是市场的,不是你的。“你得学会离开牌桌”,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市场下。

再次强调,止盈的方法《超级干货的三种定投止盈策略!!建议收藏》。

除了上文的3个基础止盈法,我再补充两个进阶的止盈法,适合有经验一些的“老司机”使用。

(一)上述三种基础的止盈法都可以采取分阶段止盈法。

如目标止盈法,优化为盈利30%卖出30%,盈利40%卖出60%,盈利50%卖出100%。

如最大回撤止盈法,优化为回撤10%卖出30%,回撤15%卖出60%,回撤20%,全部卖出。

具体如何分阶段止盈可以自己制定,比较灵活。

(二)牛市止盈法。

其实从历史的经验来看,长期满配着权益类资产,收益率是更高的。但是这就需要投资者具有足够的耐心和对回撤的较高容忍程度,如果能够长期持有着指数基金到牛市非常高的点位再止盈,就会拿到长期更高的收益率。

大墨比较懒也比较佛系,自己采取的就是这种止盈方法,除非到了整个市场到了非常热的时候,大墨都只是做高估和低估品种之间的切换,只有觉得市场任何品种都高估了,才会部分空仓。

除此之外,都不断地通过在生活、工作中赚钱,把本金源源不断地投入到权益类资产当中,为牛市获得足够的收益做准备。

需要强调的是,这需要投资者对风险有充分的预期,比如能否接受资产缩水20%以上,还需要你对历史规律有充分的理解和对未来趋势有充分的判断,并且有足够的定力,把这些“认知”变现为实实在在的财富。

总的来说,后两种止盈法听起来容易,真正在市场中需要耐得住寂寞,受着不少的煎熬,难度还是挺大的,建议初学者从前三种开始,再逐步过渡到后两种。

以上,你应该知道,如果说“指数定投是骗局”的人,他大概率都根本就不懂指数定投,也许根本都没有操作过,不过也有可能只是想博流量、博眼球罢了,知道是假的就好了。

问题2:是定投指数基金,还是投主动基金合适?

两者各有优势,逻辑不同。

指数基金首先是被动型的,买的就是国运、或者是大行业趋势,它天然的算法编制实现优胜劣汰,让我们哪怕在市场单边下跌时,就是拿得住的。

指数的优势回顾

而主动基金,其实投的是一种“信托关系”,你信任这个基金经理的人品、投资理念、选股能力,相信他能够获得超额收益,于是把钱交给他,让他帮你去打理,当然你要给他的基金管理费就要更高一些。

指数基金是觉得我们大概率跑不赢市场,我们只要获得市场平均收益就满足了。

而主动基金是希望能够找到可以战胜市场的专业人士,希望能够获得超过市场的超额收益。

所以,如果投资主动基金就需要对基金公司的投研团队、对基金经理做更深度的调研。这里也提醒一下持有主动基金的,看一下对自己的基金经理是不是充分的了解和信任。

因此,对于我来说,指数基金我是敢投大资金进去的,而主动基金则不会超过总投资额的25%。

问题3:一轮权益类投资的规划期多久比较合适?

建议是3-5年。

根据数据的回测,4-5年大概是现在A股市场的一轮回,比较好的投资时长是4年期,到了4年左右,就可以算是中长期投资了。

我们总说长期投资,那到底什么算长期投资呢?

至少走过2轮周期,才算得上是长期。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到4年左右年化收益率达到第一波高峰。然后,从5年-7年期间会比较容易开始调整,年化收益率开始掉头向下,8年-10年再慢慢抬高,达到投资年化收益的最高峰。

至少经过两轮完整周期,投资者就会在市场中走向成熟了。

因此,建议选择主动基金时要关注基金经理是否投资4年以上,是否穿越过一轮牛熊。如果能够穿越2轮牛熊依然保持很好的收益,那就更好了。

问题4:买新基金还是买老基金?

着重强调,是买老不买新!!!

为什么呢?

你可能听到的理由是:这个基金公司牛、这个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牛啊,对不对?

那我要反问一句——你为什么不去买它历史业绩被证明最牛的那个基金呢?为什么要去抢他们的老基金呢?

不建议买新基金的原因具体有5个:

第一,新基金会有一定的建仓时间一般的建仓时间是3到6个月,这段时间,你的资金有一部分会是空仓的,3到6个月以后的市场行情怎么样不好说。

第二,新基金基本上都会有一定时间的锁定期,流动性差。

第三,我们看新募集的基金,资金经常会投向基金经理持仓老基金的重仓股,去抬轿子,新基金的业绩不好没关系,但是老基金作为金字招牌,业绩还是要保的。

那我们为什么要去买入给别人抬轿子的新基金,而不买入的老基金,让别人给你抬轿子呢?

第四,大量发售新基金的时候一般是市场火爆,我建议是在市场低迷时候建仓,去买老基金,这样一轮下来收益率可以多10%不止,注意布局时间,是新基民特别需要重视的。

基金发售情况倒是可以作为我们是否适合进场布局的好信号。因为圈里的俗话叫“好卖不好做,好做不好卖”。

新基金发售火爆的时候,我们对市场就要小心了;而新基金发售遇冷,反而恰恰是未来获得潜在收益的好时机。

第五,你的所谓理财顾问推荐给你买新基金的原因,大概率就是因为他推新拿的钱多。

问题5:A类和C类基金选哪个?

我们会发现往往场外的指数链接基金都会带着一个A和C,它们背后的基金其实是一个,只不过两者的收费方式不一样。

A类基金是双向收费,收的是申购和赎回时的交易费用。而且随着投资时间的拉长,大部分基金的持有超过1年后赎回费是可以免除的,所以对于长线投资来说,可以理解成是“前端收费”。

A类基金赎回费用表

C类基金的申购费和赎回费是免除的,但是会按年收取的销售服务费 。

C类基金的销售服务费大概是0.3%/年;而A类基金在申购费打一折的情况下,一般来说是0.1%-0.15%,且一次性收取。

所以,只要是持有一年以上,免除了后端的赎回费后,投资A类基金都是比较划算的。

不同基金费率可能有差别,具体的费率情况,需要自行查看对比一下。

整体来看,建议做长线定投的投资者,还是建议选A不选C。

以上就是对定投主要问题和误区的回答,再有其他问题也欢迎补充给大墨,大墨会及时更新补充的。

关于定投的更新完结。

后续会更新资产配置、动态再平衡、主动基金、初步的个股投资方法论等内容哦!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如何提振资本市场信心是待解的困境。

2022-05-18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