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浦钛业再谋收购,大股东先行出手拿下江苏太白
编者按:本文来自现代快报,记者 谷伟,36氪经授权发布。
去年 7 月,南京上市公司金浦钛业 56 亿元收购浙江古纤道绿色纤维的方案遭证监会否决。仅仅过了大半年时间,公司再度寻求对外并购。3 月 20 日晚间,公司公告称,控股股东金浦集团拟收购镇江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持有的江苏太白 100% 国有股权,并承诺 36 个月内推动由金浦钛业对前述江苏太白股权进行收购。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近年钛白粉行业竞争激烈,整合加剧。金浦钛业是国内产能前四的钛白粉企业,如果得以收购江苏太白,公司产能将进一步增加。
大股东出手,收购江苏太白 100% 股权
金浦钛业前身为 *ST 吉药,2013 年借壳上市。根据公告,公司于 3 月 19 日接到控股股东金浦集团通知,其于近日收到交易对手方镇江国投正式告知函,已确认其为江苏太白 100% 股权的正式受让方。
△江苏太白最近一年财务指标。据金浦钛业公告
江苏太白是中国钛白粉行业的主要生产企业之一,拥有年产 7 万吨钛白粉的生产能力,其主营业务为金红石型钛白粉和锐钛型钛白粉的生产、销售。其中,目前高档的金红石型钛白粉占比约 90%。同时,江苏太白也可生产硫酸、蒸汽等钛白粉生产所需的部分原材料及能源。
公告表示,江苏太白总体估值为 1.31 亿元,本次交易资金由金浦集团自筹解决。由于上市公司主业同样为钛白粉的生产销售,控股股东收购完成后,江苏太白将与上市公司构成同业竞争。为此,金浦集团承诺在 36 个月内,推动由上市公司对前述江苏太白股权进行收购。
2018 年金浦钛业钛白粉自产总量 13.35 万吨,未来如果得以收购江苏太白,产能将增加不小。不过从业绩来看,江苏太白的盈利能力并不出色。截至 2019 年末,江苏太白资产总额为 5.68 亿元,负债总额却达到 6.78 亿元,当年营收 7.29 亿元,净利润却亏损 2803 万元。
钛白粉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金浦钛业借壳上市后业绩并不稳定,2018 年实现净利润 1.02 亿元,同比下滑 38.46%。2019 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 5247 万元,继续下滑 35.28%。
2018 年 8 月,金浦钛业曾披露重组预案,拟以 56 亿元的总价收购涤纶工业丝生产企业浙江古纤道绿色纤维 100% 股权。当时金浦钛业自身市值不过 37 亿元,这一重组被市场认为是"蛇吞象"。而由大股东先行收购古纤道绿色纤维 51% 的做法,更被质疑是规避借壳的"擦边球"。方案几经修改之后,2019 年 7 月还是被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否决。
钛白粉企业纷纷提价,行业整合加剧
切入工业丝领域的计划失败后,这一次,金浦钛业试图通过并购扩大钛白粉业务的规模。
钛白粉化学名称为二氧化钛(Tio2),具有优良的白度、着色力、遮盖力、耐候性,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白色颜料和化工原料,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白色颜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橡胶、造纸、印刷油墨、日用化工。
中国钛白粉有效产能 2009 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钛白粉第一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根据此前相关数据,目前行业内产能居前的钛白粉企业为龙蟒佰利、中核钛白、攀钢钒钛与金浦钛业。
钛白粉行业企业的业绩与钛白粉价格高度关联,经历了 2016 年到 2018 年的价格强势后,从 2018 年末开始,钛白粉价格开启下行,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也受到影响。行业龙头龙蟒佰利去年上半年净利润下滑 5.29%。
不过,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钛白粉价格重新开启上涨。去年 9 月,包括龙蟒佰利、中核钛白、金浦钛业、天原集团等多家公司宣布上调产品价格。今年以来,钛白粉企业又启动新一轮涨价潮。1 月 7 日,金浦钛业宣布金红石型及锐钛型钛白粉销售价格对国内各类客户上调 500 元人民币 / 吨,对国际各类客户上调 80 美元 / 吨。中核钛白则从 2 月 26 日起,对国内客户价格上调 500 元人民币 / 吨,国外客户出口价格上调 100 美元 / 吨。
另一方面,随着龙头企业加速扩张,钛白粉行业的整合也在加剧。2016 年佰利联与龙蟒钛业合并为龙蟒佰利,去年又分别收购云南冶金新立钛业和东方锆业部分股权,自身产能也在不断扩充。
去年末,曾为龙蟒佰利第四大股东的神秘" 95 后"王泽龙以 16.36 亿元拿下中核钛白控制权,今年 2 月底又再度豪掷 16 亿元包揽公司 4.61 亿股的定增股票,募集资金将被用于 20 万吨 / 年钛白粉后处理项目。
国信证券认为,在环保政策持续加压之下,国内钛白粉工艺从硫酸法向氯化法持续优化调整的趋势愈加明显,氯化法钛白粉工艺门槛较高,龙头企业将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在此背景下,以硫酸法工艺为主的金浦钛业,似乎压力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