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JK:印尼P2P风险和中国很不一样
(来源 | 微信公众号:墨腾创投,ID: MomentumWorks)
自从印尼开放 P2P 牌照以来,争议一直不断。现在又是大选前的敏感时期,各种关于 P2P 的争议都刺激着政府和公众的敏感神经,也让负责监管的印尼金融服务管理局(OJK)金融科技部门的16位官员忙得焦头烂额。
总统佐科最近忙着到处拉票,争取在明年4月的大选顺利连任
周五(12月14日),OJK投资预警工作组( Investment Alert Task Force)和印尼金融科技协会( Aftech)会见了雅加达法律援助研究所( LBH Jakarta)的代表,以澄清11月收到的1330名P2P借贷“受害者”的投诉。
LBH的代表 Jeanny Sirait 引用了一些涉嫌违规的案例,例如受害者的个人数据未经同意被泄露,以及他们的亲属和同事被催收员的电话打扰。
Jeanny 表示,一些受害者甚至遭到口头恐吓,诽谤和性骚扰。
LBH最近可能比总统还忙
然而, OJK 负责金融科技的总监 Hendrikus Passagi 表示, LBH 只提供了涉案公司名的字母缩写,并拒绝提供受害者详细信息,使金融监管机构难以就个案进行跟进。
Jeanny 说她无法提供详细信息,因为她已经向受害者承诺会保密,并且在得到许可后才能将文件交给OJK。
墨腾认为,这些投诉很可能以后都会变成悬案。一方面,OJK 在积极准备黑名单,投诉者多半会害怕被加入黑名单而以后无法再从P2P平台借到钱; 其次,很可能上述包括恐吓、诽谤和性骚扰在内的指控很大一部分都是莫须有而无法查证。
风险点和中国不同
OJK 也提醒民众,在使用平台之前,人们应该了解条款和规定,因为收到的报告显示大多数投诉都是关于P2P客户没有及时还款。
“在印尼,与P2P借贷公司有关的问题主要是借款人不偿还债务,” Hendrikus 表示。这与其他国家不同,例如中国,大多数违规案例都是P2P平台滥用资金出借方的资金。
这一年,Hendrikus 为了P2P行业的发展也是到处奔走、游说、解说
鼓励合法P2P公司发展壮大
在今年前9个月,印尼P2P借贷公司提供提供了至少13.8万亿印尼盾(9.4亿美元)的贷款。 政府表示,这个离满足世行评估的印尼高达1650亿美元的信贷缺口还很远。
印尼金融科技协会( Aftech)主席 Niki Luhur 表示:“近年来,我们强烈支持印尼P2P借贷行业发展,因为客户需要快速,简单和安全的贷款渠道“。
该协会表示,所有注册为 Aftech 成员的P2P借贷公司已于8月份签署了行为准则,这将成为他们业务运营的参考。
Niki 说,监管机构和协会的坚定行动非常重要。已经拿到注册号的的P2P公司公司业务增长显著,部分原因是 OJK 第77/2016号条例的严格限制。
NIki 同时赞扬了 OJK 针对非法 P2P 平台的坚决行动,称如果该协会成员在发放贷款上不遵守规定,会撤销其会员资格。
继续打击非法金融科技公司
OJK 也表示他们不会停止打击非法金融科技公司。 OJK 投资预警工作组负责人 Tongam L. Tobing 表示,OJK 会与通信和信息部( Kominfo)合作,阻止非法公司的网站和应用程序。
何为“非法”? OJK 认为,凡是未取得注册号的公司,都是非法运营。 截至12月12日,有78家P2P借贷公司已经拿到注册号。除了这78家之外,其余都是“非法”。
截至11月, OJK 已经叫停了404家“非法”金融科技公司的运营。
相信大家对404都很熟悉
“有很多非法公司来自中国,但也有很多来自印尼,” Tongam 表示。“中国公司通常在印尼有代表人,并在这里开设了银行账户。”
Tongam 表示, OJK 会定期公布非法公司的名称,并与印尼央行合作,断开“非法”公司与银行和支付系统的合作。此外,还会向印尼刑事调查机构 ( Bareskrim ) 提交非法公司的具体信息。
说明了什么?
通过最近的一系列动向,感觉 OJK 对 P2P 借贷这个行业的发展是有决心的。 一方面信贷的缺口确实存在而且巨大,通过金融科技来满足远比线下的非正式借贷(包括高利贷)容易监管得多。
另一方面,目前 OJK 的金融科技团队之前为了 P2P 的发展花了很多精力,甚至赌上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所以成功是必须的。
正因为如此,对非法在线借贷的打击是必须的。因为非法借贷不但难以监管,而且也会引起获得注册号的合法公司的不满。要知道,很多合法公司花了大半年、满足了大量的监管要求才获得注册号,非常不易。
也因为如此,对合法 P2P 公司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开展正常业务,OJK 必须同时也要保护。而这次和LBH的会议说明了 OJK 是有这个态度的。
当然,接下来这个行业发展不会一帆风顺。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这也突出了合法业者和政府保持经常性通畅沟通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预计明年现有的78家公司的注册号到期后,有一批会拿不到正式牌照而被淘汰。
而对于中国公司来说,最大的风险可能就在于太过激进的增长和对本地管理团队的不信任。
想要了解更多海外高速发展市场的最新资讯,听听当地商界精英独到的见解和分析?不妨关注墨腾创投 (公众号:墨腾创投,ID: Momentum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