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Ex新共享行业峰会|驭势科技李雨嘉:从我的时代,到我们的时代
在座的诸位,大家好!
我是李雨嘉,驭势科技合伙人,首席营销官。此前,供职于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究与发展中心,是一名未来学研究员,从事社会趋势研究。
今天,来到36氪主办的“分享万物、世界无界”活动,想和大家探讨一个有趣的话题:关于这个时代的变迁。
我们是怎么接受“共享经济”这个概念,我们又是怎样一起改变了潮水的方向?
换句话说,这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快,怎么从“我的”时代,变成了“我们”的时代?
还想和大家一起聊聊,在共享经济时代,我们羡慕什么?渴望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惧怕什么?
对,今天不说“我”,说说“我们”。
我 的 就 是 你 的 !
共享经济,当然不是自盘古开天辟地,就有了的。
关于“共享”这个新鲜玩意,怎么改变了我的生活?先跟大家讲讲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有趣的事儿。
2011年,我在德国做访问学者。安排了一次旅行,是从汉堡到慕尼黑。正张罗着行程,突然朋友的朋友,一个从未谋面的德国姑娘,说可以让我住到她家。也是出于一种好奇心吧,我痛痛快快接受了她的善意。
当我几经辗转住到她家里,才惊讶地发现,主人根本不在家啊。
然后,看到了她留给我的字条,“别客气,当成你自己家好了!”
的确,当我享用她的卧房,读她读的书,听她喜欢的音乐,在厨房煮一杯她常喝的咖啡……仿佛她的家变成了我的家,她的生活变成了我的生活。
我突然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原来家可以共享,喜好可以共享,生活可以共享,
作为一个百分百的陌生人,在相互信任的谜之基础上,我就这样进入了她的世界!
对,“她的”变成了“我的”。
于是,故事开始了。
共享时代的大幕,拉开。
什么是共享经济时代的“消费协同”?
“共享经济”,已经变成了一个社会的流行词,尤其是在当今中国。
经济学家、哲学家、商业分析师、流行趋势观察员、市场营销人员,还有企业家,都在讨论这一话题。
同时,我们对那些关于共享、物物交换、分时租赁的各类文章感到无比困惑。
对这个趋势观察得越深,我们越发深信,一种全新的、更有价值的社会合作群体形式,呈现了出来。如果让我找到一个更为合适的词来描述,那么应该是:协同消费。
先来重新定义一下。
“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也被称为“协同消费”(COLLABORATION CONSUMPTION),是在互联网上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简单地说,消费者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享用产品和服务,而无需持有产品与服务的所有权。
在新兴技术和点对点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共享经济消解了“拥有”和“使用”的边界,在一个资源错配的社会里,寻求突围。
共享经济的价值,当然不仅是资源的分配重组,让社会资源更有效地流动,更将通过用户需求、不断向供给端回溯重构。
使用但不拥有,分享替代得到。
消费升级的本质个人崛起
有人曾经问我一个气势恢宏的问题,“雨嘉,这个时代发展的规律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不确定性。规律,就是没有规律,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变化中。
一切已知的确定性,貌似都不代表这个时代的消费意义和消费价值。
拥有成为一种束缚,那么属于你的,终将会奴役你。
时代变了,消费变了,人也变了。
曾经,满足欲望是必需品,是你每天的生活习惯。比如,放弃个人爱好和闲暇时间,努力工作换取更大的车,更好的房子,更新的科技产品,更美的容颜。
我们不知不觉,只从商业角度来看自己的生活,认为快乐和意义只存在于结果中,却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
共享经济时代,人们不再用买买买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也许,传统落伍的高度消费模式被取而代之。那么,无需花钱购买产品本身,就可以便捷地享用产品的闲置价值,这大大节约了资金、空间和时间。
消费也变了。
回想过去,在连锁店和大型商场的时代里,产品是没有历史,没有故事,没有情怀的冰冷物品。购物体验是没有人情味的。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物品的制作过程,消费者的购买过程或消费过程,也毫无乐趣可言。
现在,人们还是会采购商品,企业也还是会售卖产品。但是消费方式和消费对象会发生变化。
以前把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幸福与否建立在拥有多少的物质上;现在,我们的社会文化已经迎来资源共享和协同式生活方式,消费的理念也正在改变。
消费不再是一种一味索取的行为,而是一种不断付出、不断收获的动态行为,特别是人们对社交、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的需求。
人,也变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我们来说,消费在升级,我们开始更关注自己。
金字塔的最顶层,是得到别人的尊重、归属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些价值包括友谊、互助、专业技能、快乐、新的爱好、空间甚至时间,来帮助我们定义自己的身份,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
以前凯撒说,“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
现在,一个个超级个体迅速崛起,追求新奇丰富的人生体验,开始压倒一切。
穿越价值观的“虫洞”
大家都看过一部好莱坞电影,叫做《星际穿越》。“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这句诗也许已经消失在你的脑海里,但是你一定对时空旅行者穿越虫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虫洞是连结两个遥远时空的空间隧道,就像是大海里面的漩涡,无处不在、转瞬即逝。
我想,在共享经济背景下,思维观念上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重建:去穿越从“我的”变成“你的”,最终变成“我们的”,这个价值观虫洞。
其实,人们的价值观都是建立在别人的基础上,特别是建立在和别人的比较之上。
消费者需求的差距源于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观念差距。
刚才反复提到一个词:信任。
也许,当人际关系和社会资源回归到交易的核心,人们之间点对点的信任就会水到渠成。
在社会变革中,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已经烟消云散。“共享经济”会要求我们去相信,那些未曾谋面的陌生人。
没错,信任是新的时代潮流,让平行个体在社群中建立联系。
共享社群,就是把人们的信任价值发挥出来,这样的组织焕发出人性善和有情怀的一面,而且能够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
那么,问题来了:共享经济时代,私人生活会不会受到侵蚀?
真的吗?
共享经济并不是逼迫人们放弃什么,不是强调个人牺牲或道德绑架,而是建立在满足个体利益基础之上,是一个开放式的自由协同的生态系统。
只不过,以前我们消费的时候,想的是“这能给我带来什么”,现在考虑更多的是,“这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因为,人们对于拥有的态度和以往大不相同。
真实的占有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具体的使用过程和组织共享成了重要的核心。人们更在乎的是可以自由支配产品,而不是这个产品到底属于谁。
所以,我们会珍惜那些附有很多个人情感的财产——那种物品属于自己的归属感。人们试图越来越多地积极参与生活,体验别人的生活,体验丰富的情感。
当我们拥有的财产无形化,并提供使用价值的时候,“我的”和“你的”之间的界线慢慢虚化,最后所有的物质都是“我们的”。
总而言之,真正的财富是可以传承,与别人分享的东西。
如果有一天,我能和那位多年前,素昧平生的德国姑娘重逢。好想和她一起喝杯咖啡,一起在小巷散步,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她,我们所共同塑造的记忆,那些关于慕尼黑的一切。
在未来,能够分享的事物,一定会被分享。
无论是共享无人驾驶的第三空间,无论是共享单车,无论是共享充电宝,无论是共享办公室,共享医生、共享晚礼服,还是共享男朋友……
未来已来。
欢迎来到终将属于“我们”的、万物共享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