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潮科技回顾 | 马斯克与小扎就AI威胁论开撕;华为秋季将推出AI芯片

梁风·2017年07月31日 10:43
AI会不会毁灭人类?你怎么看

上一周乐视没有上演新的闹剧,取而代之的是各家快递公司的互怼。前沿科技领域也迎来类似的一幕,不过只是观点的争辩,而非利益的争夺:马斯克与扎克伯格关于AI对人类的威胁各执一词,李开复、吴恩达也纷纷就此发表自己的观点。

除了这次备受瞩目的争论之外,上周前沿科技领域的大公司动态,值得关注的事件有:余承东透露,华为今年秋季将推出人工智能芯片;谷歌新成立AI工作室Launchpad Studio,尤其要解决数据与人才问题;富士康宣布,未来四年内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投资100亿美元兴建液晶面板(LCD)工厂,打造智能制造生态系统;谷歌Waymo表示,100辆克莱斯勒小面包自驾车即将上路;京东无人机已经在宿迁、西安两地取得当地政府的试飞批准。

潮科技方面,比较重要的新闻有:英国2020年前将推刷脸软件,排队检票或成历史;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首次对人类胚胎开展基因编辑;美国德雷赛尔大学开发了新型纳米材料MXene,能让手机充电时间缩短至几秒钟;微软正在致力于AI芯片研发,翻译30亿字仅需十分之一秒;俄首颗通过3D打印制造的卫星8月将进入太空;本月26日,中国首次开展自治式水下机器人海底作业。

大公司动态

马斯克和扎克伯格隔空互怼,AI 到底会不会毁灭人类?

本月23日,Facebook 的 CEO 马克·扎克伯格在直播时说道,他非常看好 AI 的发展,认为埃隆·马斯克“AI 末世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天下午马斯克则在Tiwtter上回应,关于AI,他已经和扎克伯格谈过了,“(扎克伯格)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很有限”。上周二深夜,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发文,再次为自己对人工智能的乐观进行辩护。李开复也力挺扎克伯格,Facebook有世界顶尖AI团队,扎克伯格在这个问题上肯定不会“理解有限”。

华为余承东:今年秋季推出人工智能芯片

在刚刚举行的华为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透露,华为预计在今年秋季推出人工智能芯片。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意味着移动互联网进入到智慧互联网时代,用户入口将有由从传统的APP,向智慧助理+API入口发展。余承东表示:“在这个时代,端+云+芯片的协同智能化体验十分重要。面对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华为将推出人工智能处理器,会在今年秋季。”

谷歌新成立AI工作室,尤其要解决数据与人才问题

上周,Google又宣布成立一个新的工作室Launchpad Studio,为AI公司提供其发展所需的资源。AI创业公司尤其喜欢数据,并想努力获得足够的数据,但这往往是他们所缺乏的。新的工作室就希望通过专门的数据集,仿真工具和帮助开发原型产品,来满足这些需求。Launchpad Studio的另一个卖点,是被接受的公司可以得到Google员工的帮助,比如工程师,知识产权专家和产品专家。

富士康白宫宣布在美打造智能制造生态系统

富士康26日宣布,将在未来四年内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投资100亿美元兴建液晶面板(LCD)工厂。这将是有史以来外资公司在美国最大的一笔新建投资,将会为威斯康星州创造3,000个全新的工作岗位,并有机会上探至13,000人规模,成为富士康未来数年投资美国制造的标志性开端。这一全新液晶面板工厂位于威斯康星州东南部,厂址将于不久后对外公布。从新一代电视机到自动驾驶汽车、飞行系统,再到智能教育、娱乐、医疗健康、先进制造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互动式新零售、安全生活等。

谷歌:100辆克莱斯勒小面包自驾车即将上路

日前,Waymo在表示将会采用克莱斯勒特别研制的小型货车。这些混合动力汽车已在加州进行测试,将成为谷歌汽车共享服务的一部分。Waymo在今年5月与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合作,在无人车车队中增加了100辆自动驾驶混合动力车。通过测试这类新型小货车,Waymo将了解各种年龄、体型和团队的人如何体验我们的全自动驾驶技术。

京东无人机已经在宿迁、西安两地取得当地政府的试飞批准

京东X事业部总裁肖军表示,京东无人机扮演两个角色,一个是主要应用于农村和偏远地区的一款飞机,为了实现最后一公里;另一个是正在研发200公斤到两吨载重的数款支线飞机,能够从物流中心运送到周边省市的分拣中心,这个就需要跑道的中型通航飞机了,目前京东已经在宿迁、西安两地取得当地政府的试飞批准。

京东无人机飞行服务中心启用,培养新职业“飞服师”

7月26日,京东宣布京东无人机飞行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同时培养新型职业“飞服师”。据了解,京东无人机飞行服务中心隶属于京东X事业部,该中心集无人机研发测试、运营调度、维护保养、人才培养、物流配送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是全球首个智慧物流运营调度中心,同时也是智慧物流高精尖无人机人才培养和输送基地。

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将在印度上架

7月27日,亚马逊首席财务长Brian Olsavsky在周四的第二财季业绩电话会议上提到,搭载智能语音助手Alexa的亚马逊 Echo智能音箱将在印度上架,再次表明亚马逊越发专注于提升在印度的销售额。亚马逊此前表示,随著印度电商行业发展,亚马逊将对印度投资约50亿美元;亚马逊已经在印度推出Prime会员计划、视频流媒体等服务。

微软拟建立首批非洲云计算数据中心

微软的上述数据中心将服务于该公司Azure云计算业务的客户。微软计划将这两个数据中心分别设在约翰内斯堡和开普敦。根据微软、亚马逊和谷歌在网上发布的全球业务地图,上述数据中心将成为非洲首个由这三大云基础设施提供商建立的类似规模的数据中心。亚马逊、谷歌是否会跟进,目前未知。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计划明年在非洲开设首批云计算数据中心,从而将科技巨头之间围绕云计算业务的竞争扩展到非洲。

波音和SpaceX准备在2018年为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

7月27日,据国外媒体报道,自从2011年7月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进行最后一次飞行之后,美国就再也没有在本土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过宇航员,而这一局面有可能在2018年改变。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上周公布到计划,他们已批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和波音公司在2018年进行载人飞船的试验性发射,并在随后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

小米AI智能音箱“小爱同学”正式发布,售价299元

7月26日,小米电视团队带来了小米AI智能音箱“小爱同学”,售价299元。这款音箱是小米首次推出的人工智能音箱,由小米电视,小米大脑和小米实验室共同研发。这款音箱采用波束成形技术,可以实现干扰屏蔽,实现远距离声控。这款音箱可以播放在线音乐,小说相声,儿童故事和广播电台等等,和主流音频服务商合作。除了播放歌曲以外,还可以帮助查询日历,天气,路况,查找手机等等。这些功能集合在小米手机的技能中心中。

Facebook开发15英寸触屏智能音箱,和硕代工明年初发布

据媒体最新消息,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也在开发一款智能音箱,将配置15英寸大屏幕,明年初将发布。Facebook的智能音箱将更加注重视觉画面的交互。据报道,这款智能音箱将由台湾代工巨头和硕科技制造。产品的设计团队,是Facebook内部负责新兴业务的“8号楼”部门。Facebook智能音箱使用的15英寸触摸屏,将来自LG显示器公司。据悉,和硕在中国大陆的工厂,已经小批量生产Facebook智能音箱的样品。

百度前首席科学家吴恩达:AI短期内不会超越人类

Coursera联合创始人、百度前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在哈佛商业评论举办的一次会议上表示,我们应该更关注机器学习带来的失业问题。吴恩达表示:“作为一个人工智能领域的业内人士,我已经开发和发布了很多人工智能产品,我不认为人工智能会超过人类的智能。我认为,职业取代会是一个大问题,我希望我们能够专注于这个问题,而不是被这些科幻的、反乌托邦的因素分散注意力。”

沃尔玛启用Cash360点钞机器人,数千个岗位被淘汰

目前,沃尔玛几乎全部4700家美国门店都配备了一台Cash360机器,数千个工作岗位因此被淘汰。Cash360机器人工作内容为在一个没有窗户的后屋桌上清点现金、跟进门店帐目的准确性,时薪为13美元,每秒能够清点8张钞票,每分钟清点3000枚硬币。沃尔玛认为使用机器人能更有效地处理现金。并且这台机器能够通过数字方式在银行存款,能比沃尔玛派运钞车前往银行存款更快地为其赚到利息。这台机器还能通过软件预测某日需要多少现金,从而减少现金持有量过多的情况。

潮科技

英国2020年前将推刷脸软件,排队检票或成历史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有望在2020年之前推出人脸识别软件,乘客无需停留即可快速便捷地验证身份。这一技术将让排队购票和核证进站成为过去式。人脸识别技术利用摄像头的高速红外灯来捕捉脸型和肌理等面部细节。它甚至能够识别面部细微瑕疵和皱纹,精细程度之高,前所未见。研究者声称:行人只要步行经过感应区即可被识别,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美国首次对人类胚胎开展基因编辑

据《麻省理工技术评论》杂志网站7月26日报道,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OHSU)研究人员利用CRISPR技术,对大批单细胞胚胎的DNA进行了基因编辑。这是美国首次对人类胚胎开展的基因编辑研究。

新型纳米材料能让手机充电时间缩短至几秒钟

美国德雷赛尔大学开发了新型纳米材料MXene,能让手机充电时间的单位从小时换成秒。它是一种二维材料。与传统电池不同,该材料为离子的运动提供了更多的通道,大幅提高了离子运动的速度。据悉,这种革命性的电极设计可以改变整个电池的组成和我们熟悉的充电过程。从形态上来看,MXene就像是金属氧化物中间被压扁的水凝胶,它导电性能很强,完全可以替代电线中的铜和铝,这样一来离子移动时阻力会小很多。

微软致力AI芯片研发,翻译30亿字仅需十分之一秒

去年,微软曾使用了数千个这样的芯片,将所有英文维基百科翻译成西班牙语,其中包括500万篇文章、30亿字,用时仅不到十分之一秒。下一步,微软将让它的云客户使用这些芯片来加速自己的人工智能任务,该服务将在明年的某个时候推出。客户可以使用它来做一些事情,比如从海量数据中识别图像,或者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预测客户的购买模式。

俄首颗通过3D打印制造的卫星8月将进入太空

俄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新闻处宣布,2017年8月17日计划发射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的“托木斯克-TPU120”纳卫星。卫星目前位于国际空间站,对其正在进行测试和充电。这颗卫星由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科学家研制,这是俄罗斯首颗通过3D打印技术和使用独特材料制造的卫星,该材料是为在外太空极端条件下使用而开发的。据新闻处消息,卫星属于纳星,长30厘米,宽11厘米,高11厘米。据悉,进入外太空后,卫星将按轨道运行4-6个月,向地面传送其系统的运行参数信息。

中国首次开展遥控无人潜水器与自治式水下机器人同时海底作业

搭乘“科学”号远洋综合科考船的“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与“探索”号自治式水下机器人,7月26日同时在南海北部下潜作业,这也是中国首次实现两类无人潜水器同时海底作业。科考队员介绍,以前自治式水下机器人入水后,母船一直跟踪监视,不能再进行其它科考作业。随着我国国产自治式水下机器人可靠性大幅提升,现在已经不需要母船支撑保障,机器人根据规划自主完成探测作业并上浮,期间母船可同时利用其它装备开展作业,大幅提升作业效率。

美国一企业向员工体内植入微芯片:可用于快速支付

一家美国企业开始向员工体内植入微芯片,以实现更快的支付和其它功能。Three Square Market 首席执行官 Todd Westby 在接受 KSTP 采访时表示,植入手中的这种微芯片能够更加轻松地授权,以取代信用卡或手机支付系统 —— 比如在超市里扫描一下即可完成结算。交易流程与当前所使用的手机支付差不多, Westby 强调芯片只有米粒般大小,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在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植入。

亚马逊推出The Hub智能包裹提取箱:方便公寓住户

亚马逊决定为某些目的地(比如大学)提供送货柜,以方便客户收取包裹。据外媒报道,亚马逊正向公寓客户推销这一服务,希望后者能直接安装该公司提供的带锁包裹箱。对于买家来说,他们可以放心地让包裹躺在安全箱里,而不用翘首期盼着送货员的到来。

“联盟”号飞船将载三名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

俄罗斯“联盟-FG”号运载火箭将于当地时间28日搭载“联盟MS-05”载人飞船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生升空,将三名宇航员送上太空。据报道,此次发射定在莫斯科时间28日18时41分(北京时间23时41分)。预计在发射数分钟后,“联盟MS-05”载人飞船将与火箭第三级分离,飞向国际空间站。

NASA将和特百惠合作,帮助培育太空蔬菜

太空实验水培系统的培育枕在太空环境下的很难保持水分,需要占用空间站宇航员宝贵的时间照看并经常灌溉保持水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NASA近日宣布和特百惠以及Techshot公司开发解决方案。特百惠公司将开发半水培的PONDS系统(Passive Orbital Nutrient Delivery System,被动式轨道养分输送系统)来解决。特百惠将负责生产一种可降解的培育枕,采用独特的塑胶网几何结构,利用毛细管力让其在零重力环境下也可以保持水分。PONDS系统计划在2018年下半年通过SpaceX的龙飞船补给任务送上国际空间站。

巡检机器人入驻宁夏中卫石空110千伏变电站智能

宁夏中卫市石空110千伏变电站迎来LER3000C型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该站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项目施工正式进入安装调试阶段。此次安装调试的是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制造的LER3000C型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其长0.85米、宽0.6厘米、高1.1米、重约80千克。变电站智能机器人本体系统主要由导航系统、电源系统、检测系统、控制和通信系统、运动系统五大系统部分组成,该机器人具有防尘、防水、散热、电磁防护、防碰撞等性能。智能巡检机器人投运使用后,将基本取代运维人员完成变电站日常设备巡视、红外测温、操作前后设备状态检查等工作。

索尼推出工业机器人1000fps高速视觉传感器

索尼近日推出了一款专门为工业机器人设计的高速视觉传感器,该传感器能让工业机器人以每秒 1000 帧的速度检测和跟踪物体,在于可以立即识别设备中会影响生产的一些故障。索尼表示,该视觉传感器内部芯片本身可以自行处理图像,所以人们无需过分地将图像发送到单独的计算机内进行处理,索尼甚至还表示,这款视觉传感器能让导盲机器成为可能。不过目前这款传感器还只是概念产品,索尼将于今年 10 月份开始向潜在客户发送相关样品。

美科学家为机器人视觉开发4D相机

美国研究人员运用光场、算法等技术研制出第一台机器人专用相机。这台单镜头照相机能生成4D图像,也能捕捉近140度的信息。4D相机之所以能捕捉到比普通相机拍摄的2D图像更多的信息,是由于采用了光场照相技术。光场相机的一个特点是,由于图像包含了光线的位置和方向等信息,用户可以先拍照,然后重新对焦。机器人可以利用这个功能透过雨和其他可能模糊视线的物体看清环境。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酒店和婚嫁,两个不同基因的产品,如何发挥1+1>2的效果?

2017-07-3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