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Buddy项目正在研发虚拟伙伴,帮助修复儿童心灵创伤

毕果·2017年05月31日 16:56
还记得电影“Ted”中那只能说会道的泰迪熊吗?现在AI Buddy打算将这只“熊”变成现实。

项目灵感来源于对军人孩子成长问题的思考,如果家长长时间参军甚至在参军途中丧生,小孩的心灵创伤该如何抚平? 虚拟助手能否在此过程中充当一个倾听者与陪伴者?

AI Buddy创始人周沙联合创新机构CrowdFlower和WeBelievers,与致力于儿童创伤的阿根廷非营利组织机构Vidax Center一起研发该虚拟助手。目前该项目发言人尚未透露参与该项目的具体医护人员,但表示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均是参与者。

AI Buddy能阅读睡前故事,陪孩子玩游戏,帮助完成家庭作业,并能与孩子聊天,通过询问“今天感觉如何”等150个问题分析收集孩子情感信息,定期形成进度报告与儿童家属分享,以便他们了解孩子近况。如果孩子父母不幸丧生,AI Buddy将更多扮演倾听者,开放一个倾听频道,让孩子吐露心事不至于封锁自我。

该项目可通过扫描家庭成员间的音频视频以获取声音信息,通过语音处理使得虚拟助手的发音更自然且富有感情,充当家庭的虚拟成员。

最初,项目成员计划根据家庭成员的谈话和使用方式创建一个AI爸爸或AI妈妈,但WeBelievers联合创始人Marco Vega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告诉VentureBeat,创造心灵克隆的道德影响远大于创造一个拥有部分道德观的家庭虚拟伙伴。如果创造的是AI爸爸或AI妈妈,那它不可能永久存活,用户需要在某一时间点关闭它,可能是孩子长大结婚组建自己的家庭后,这就涉及到伦理道德问题。于是该公司决定将AI Buddy设计成猴子或玩具熊的形象陪伴孩子成长。

该虚拟助手可出现在孩子们正在使用的任何平台,包括app、平板、电脑、短信甚至VR设备等,无需专门打开某一项软件。目前AI Buddy尚处于开发阶段,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发布测试版本,同时,AI Buddy将继续完善语音资料库,研究人工智能思路,供更多人使用。

该项目始于军人的孩子,今后受众将逐渐扩大到战争灾害地区的小孩和年轻难民,甚至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或孤儿。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