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上索尼影业和罗杰•科尔曼,爱奇艺想通过自制给网大树立新标杆
网络大电影市场很火爆,同时也有些糟糕。
一年上映超2500部的数量印证了市场的活力,但“蹭IP、博出位、骗点击“等现象的存在又减缓了整个行业的爆发速度。根据影视调查机构艺恩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105年能够盈利的网大仅占10%——15%左右。
而网大的产业链条与网剧、综艺和电影不同之处在于,由于制作方往往并没有掌握不可替代的内容优势,所以平台方的话语权往往比制作方会更强势一点。因此爱奇艺的高级副总裁杨向华认为在提高网大行业的内容质量方面,平台方需要先亲历亲为树立一个相对高的内容标准。况且,此前爱奇艺就在《盗墓笔记》《老九门》等自制内容上体会到了拉动会员销量的甜头,在汇聚了足够多的长尾流量的情况下,网络大电影这笔“5块钱票房生意”同样也会是一笔可预期的收入。
近日,爱奇艺宣布他们将与索尼影业合作,双方将共同投资开发网络大电影项目,索尼影业负责输送IP改编权、编剧、导演等资源给爱奇艺,爱奇艺则具体负责改编和具体拍摄落地事宜。首个项目将改编自索尼2013年推出的美剧《Chosen》,讲述一家三口意外卷入一场杀人游戏的故事。
双方的编剧团队正在把这个故事变成一共三集,每集90分钟的网络电影,剧本创作已经进行到第五稿,计划在明年三、四季度上线。
对于以索尼影业为代表的好莱坞电影公司来说,一年34部的进口院线电影配额很难满足他们在中国电影市场的掘金需要,而网络大电影在能够绕开这个限制的同时,还能够将一些老IP二次变现。
针对网大盈利难的问题,杨向华认为加强成本管控是不可绕开一环。于是爱奇艺青睐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好莱坞最著名的独立制片人罗杰•科尔曼来为爱奇艺投资主控的一系列投资近千万的网大项目把关。
据公开资料显示,罗杰•科尔曼以制作小成本B级片而闻名,曾挖掘过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马丁·斯科塞斯等大师级导演,他曾写过一本名为《剥削好莱坞》的回忆录,其具体内容讲述的是在好莱坞的电影冒险生意中,他是如何拍了超过100部电影但从来没赔过的经历,爱奇艺网络电影开发中心总经理窦黎黎则将这本书称作是制片团队的必学教材之一。
此前爱奇艺还联合过香港导演王晶共同制作6部网大电影。巧合的是,王晶和罗杰•科尔曼都是以制作B级片起家。在过去,B级片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在于低成本且利润高,同时也会在影碟市场有着不错的销量。从平台演变的角度来看,影碟市场就相当是如今的流媒体市场(包括视频网站在内)。杨向华认为,无论是王晶还是科尔曼,都对市场变化非常敏感,他们的眼光和丰富制片经验恰好是是爱奇艺所需要的。
作为拥有大流量的平台方,爱奇艺自制的网大无疑会获取到更多资源倾斜,这可能会给一些合作方带来隐忧。为了维护和内容方的合作关系,杨向华最后强调爱奇艺会将自制网大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依旧会将优势的资源开放给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