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手机和电脑的会不会是“第二皮肤”?

杜暮雨·2016年10月03日 00:30
我们已经习惯了被硬件界面的黑洞吞噬而浑然不觉,可穿戴设备试图把人类救出来,但只是把屏幕搬到手腕上的Apple Watch显然不是终极形态。

我们被无形的信息所包围。一天中的每一秒,无线电波通过我们的墙壁、家具和头骨产生谐振传递信息。这种无处不在的“洪水猛兽”,充斥在我们拿起手机、打开笔记本电脑的瞬间,按下按钮后人便会无尽地盯着屏幕。

我们已经习惯了被硬件界面的黑洞吞噬而浑然不觉,可穿戴设备试图把人类救出来,但只是把屏幕搬到手腕上的Apple Watch显然不是终极形态。

对此,Bartlett学校的互动架构实验室创建了一个名为Sarotis的项目,试图验证当我们的身体可以“感受”数据而不只是看到它时,世界会大不一样。

这套环绕腿、臂和颈部的设备由硅制成,与具备深度感知能力的摄像头配合。它是由气驱动的,这意味着它可以通过程序感受到周围的世界作出充气和放气的回应。软材料会轻轻推靠穿戴者的身体,几乎像第二皮肤一样对世界发出反应。

该小组的尝试了Sarotis是否能提升人对建筑的知觉。例如,他们使用Google的Project Tango对大房间进行建模,然后在数字世界中“画”一条线路,让蒙眼的体验者戴着Sarotis穿行,基于触觉反馈来引导他们行动。可以看出,他们不仅能在几分钟内完成行走,还能在之后画出这条路径。

很难想象Sarotis究竟会如何融入我们的世界。毕竟,手机震动这一提示方式已经成为人类的习惯。不过,在危险区域如建筑工地使用Sarotis可能是个不错的场景,如果所有人都用这套系统连接,Sarotis假体可以随时用触觉提醒工人“你的头顶有一台焊机”,以避免事故。

不过Sarotis在早期实验中已经显示出了潜能,一个人穿着假肢度过36小时,起初她因为脖子被一个会施加压力的装置束缚而不适,但是仅仅几个小时后她就表现出和装置融为一体了,没过多久便表示可以在身体其他部位继续尝试。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提及的项目

查看项目库

下一篇

80%以上的人,对天赋的理解基本都是错的

2016-10-02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