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科研B2B供应室获数千万元B轮融资,称年交易额超6亿元

杜暮雨·2017年01月04日 22:38
冷门的生命科学采购也是万亿市场。

Update:1月4日,供应室平台宣布获得由相泰凯进资本、南京龙柏资本、株洲时代创新资本联合投资的数千万人民币B轮融资。

目前易采网旗下产品供应室已为全国的5000余家实验室机构提供服务,代表客户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国家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等。公司在2016年在线交易额超过6亿元,主要为平台撮合业务。

=====以下为36氪2016年4月对其报道=====

人们常戏称“计算机与生命科学并称21世纪两大学科,但后者的爆发可能要等到下半个世纪”…

尽管如此,我国有4万多家科研实验室探索着这门学科,这些机构每年共在技术服务、仪器、试剂耗材等业务产生超 1000 亿的交易额,近 3年 平均年增长量 19.6%,其中单个实验室平均年采购额达 250-300 万(试剂、耗材占 60-80 万)。如果加上企业(医药、环保、食品饮料)、医院、政府发生的研发采购,市场有万亿规模。

而传统的科研采购渠道复杂且混乱,该行业存在5000万种SKU、上游品牌比较分散,且以海外品牌为主导(试剂80%依赖进口)。由于制造成本低,科研用品毛利率高达50%-80%,且产品没有标准认证、品牌可替代性强、用户依赖人际交往来采购,导致其花在渠道上的成本很高。

同时该行业供应链又是复杂的,一般有2-3级代理、经销商(总数在万家左右),加价率在30%以上,水货、假货、串货行为占正常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导致客户选货困难。此外客户也面临结算流程复杂的问题。

创建于2014年3月的“供应室”,是一个撮合型生命科学产品B2B平台,提供数据库和搜索比价引擎,并通过厂家、代理商认证标识来甄别货源,越过分销商降低成本、扩大采购范围。同时它与一线实验室建立强关系,开发自有品牌,也向上下游提供SaaS软件、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此前36氪还介绍过从生物实验室SaaS管理入手,试图切入实验用品B2B电商的iLab

目前供应室的数据库覆盖3000万种SKU,包括试剂耗材、小型仪器、技术服务和周边产品,用户可在平台询价比价,同时实时跟踪订单状态、自动记录交易统一结算,供应室提供的集成式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进销存信息化管理。

供应室2015年的交易额为1.27亿,平台上汇聚700余家供应商(只在北京,一共就900家),提供数万SKU商品;3000家买方用户,客单价3500元左右,平台会对交易进行一定抽成。

盈利模式方面,平台试图根据用户交易数据来指导其丰富自有品类。供应室CEO吴军告诉36氪,其自营商品有和厂家、一级代理合作代运营,也会把实验室闲置的资源产品化做成新品牌,根据用户需求做组合、包装。这种毛利较高的商品也是供应室的盈利方式之一。

此外,传统B端用户采购和结算部门是分开的,无法形成交易闭环,而且有1-3个月的账期。供应室希望借此开发应收账款保理和融资租赁服务。

团队方面,供应室已有80多个人,创始人吴军曾任北京东胜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有10年以上生命科学行业从业经验;CTO王津中科院计算所硕士毕业,曾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

该公司于2015年7月获得2200万A轮融资,投资方为龙腾资本,开物投资、创业工场。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农业集约化生产大势所趋,金融服务也可以顺势而为

2017-01-04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