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通康复最后一环,除了上线APP,术康还有花3亿人民币打造康复医院的预算
术康是一款快速建立患者及其主管医生之间随访沟通的手机应用。在术康APP医生端,医生只要输入诊断和手术方式,即可一键生成患者的康复计划,轻松完成随访。而且,通过手机智能提醒,主管医生可以全程获悉患者的院外康复情况。在术康APP患者端,患者通过关联自己的主管医生,可以一键获取自己的康复计划;也可以在常见疾病问答、术前教育以及康复指导中获得自己需要信息;此外,通过群组和术康客服,患者可以进行相关咨询。
(术康APP患者端 iOS1.0版)
据术康创始人兼CEO雷震介绍,术康APP隶属于成都尚医信息科技公司,2015年8月17日上线,彼时已覆盖13730个诊断、4638个手术的随访康复模板(以外科为主,内科近期会上线),以及378篇图文、视频结合的患教资料,这些专业成果由术康医学事务部的七名员工(均来自大型三甲医院,其中四名为临床内科或外科博士)经过10个月的努力,在各领域权威医生指导下,参考国外诊疗指南制作而成,成为了术康在同行业中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雷震说,这些随访模板的数据,还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当中。
现在,术康APP正在邀请全国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医生们进行内测,目前平台上的医生和患者数量都在几千量级,下周将正式展开大范围的地推活动。
考虑到患者在术后及院后脱离了医生的看护,不能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而且医生的随访完成率也大大降低,雷震和公司其他几个股东(创始人和天使投资人)决定共同出资,落地康复医院打通线上线下的闭环。他表示,康复医院将以自建带动合作的模式开展。即先自建,形成一定的模式和规范后,再与其他医疗机构合作建设其他的康复医院。雷震透露,在术康APP上线前,术康在成都的康复医院就已经开始筹备了。目前,设在市区的门诊预计在三个月后能开业,而设在郊区的住院基地还在建设中。
据悉,术康在9月完成了IDG投资的pre-A轮融资,而雷震在康复医院打造上的预算是3亿人民币。虽然雷震表示融资金额不便透露,但他说目前的资金还是相对比较充裕的。在商业模式上,术康对患者和医生都不收费。雷震透露,将来的赢利点来源于第三方医疗机构的合作分成,如药企、医疗器械公司等。
值得一提的是,术康创始人兼CEO雷震曾放弃了华西医科大学外科直升博士的机会,赴美学习生物,又先后在美国 Charleston Area Medical Center 等机构工作;200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 MBA 学位后回国,是无锡博慧斯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担任公司CEO至2014年。2014年夏天,雷震回到成都照顾家人,年底受还在医院工作的昔日师兄弟启发而创立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