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即正义,Board 想让有共同兴趣的人能更好地交流 | NEXT Big
每天由 36 氪 NEXT 为你解读一款最新产品,分析行业趋势,带来有价值的报道,欢迎你的创业项目直接分享到 36 氪 NEXT 来。
社交基于什么?兴趣、话题、心情还是共同爱好,而这些元素都可以被当做一个个的标签。
当越来越多的人在朋友圈里晒美食、秀恩爱,时间流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便会做出两种操作,分组或者屏蔽。为了不被屏蔽或看到,每次在发朋友圈之前,我们会先斟酌应该给谁看,再去设置标签与分组,这其实已经破坏了社交的流畅性。
其实把标签单独拿出来就好了,这就是 Board,基于兴趣来划分讨论主题的社交平台。Board 里的标签看起来像是豆瓣小组的形式,用户需要在分享之前关注或创建这些标签,你可以设置标签为公开还是私密。
通过这样的产品逻辑,用户可以过滤掉那些不感兴趣的事情,而将有共同兴趣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畅所欲言。
通过标签聚集志趣相投的用户,下一步则是产生交流,在每一条类似“帖子”的分享里,都可以直接与对方发起聊天。这其实与另一款社交平台 Same 的做法很相似,不过 Board 看起来更纯粹,另外在个人主页里,每一条分享都会标注相应标签。
这里面每个标签,就像是一台电视机。
Board 试图让用户在社交中找到存在感,建立以自己的兴趣为中心,并且可以长期持续的交流。基于这样的考虑,Board 的设计需要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让不同的用户都能融入,而且不会感觉太反感。
感觉很多时候克制谨慎的风格并不是目前审美的主流,无论是电影还是视觉交互,总喜“过度”,一切以“溢满、激烈、过度”为美,这是穷匮的发展中国家历史集体意识形态所致。
Board 的创始人 Horace 这样描述自己对于产品的见解,他也曾经在 36 氪投稿过一篇关于组建理想中团队的文章。“须知很多时候恰到好处的克制收敛更动人,时间越长,越让人体会到舒适感”,这也是 Board 的界面与交互给人一种自然、舒适、有表达欲的原因。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得聊聊 Horace,Board 是他的第一个创业项目。在这之前,他在互联网游戏行业做了 10 年,23 岁加入 CCP Games 中国,其开发并推出了大受欢迎的硬科幻游戏 EVE Online。熊振成为 CCP 第一位中国籍员工,负责产品本地化运营和团队管理,后任 T2 中国区在线与移动业务总监。
“打工随时可以打,可创业的机会不多”,于是去年 10 月,熊振离开了自己熟悉的行业,做了 Board 这样一款 app。
通过对产品细节的打磨,与有趣新鲜的社交方式,Board 希望在未来的社交平台中取得一席之地,并且目前他们正在寻求 Pre-A 轮融资。
学费分期,降低机构教育门槛,来看看有哪些专注教育领域的金融产品,点击查看 NEXT「教育分期平台」产品集。
你的产品想登上 NEXT Big 的文章?欢迎把你创造的新产品分享到 36 氪 NEXT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