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产品你用了4年,但36氪真是第一次报道
有一款产品,很多创业者用了多年,但36氪从没报道过——它就是36氪4年前发明的“寻求报道”,如今已成为多家科技媒体的标配。
这次这么煞有介事,是因为时常听创业者报怨,“你们为什么不回复我们的寻求报道要求呢?”排除作者休假、拉稀这些极低概率事件,不外乎两种可能:亲爱的,你的文案要么太冗长,要么太高冷。
高冷的极端情况是,不留邮箱,不留电话…抑或是语言表述很含糊,诸如”一个图片社交产品”和“互联网金融产品”之类的表达确实让人很难揣测;不过,大部分情况还是因为内容冗长,逻辑不清晰,导致产品的亮点被浩瀚无垠的口水所淹没。正如 4 年前刘成城发的一篇寻求报道攻略所说的一样,废话不要太多,软文绝不接受。
当然,这不怪你们!谁让我们之前的求报道表单问题拆分的不够明晰呢,:)。为了让你们更节省时间,我们也更高效,作者们抱上技术的大腿,逼着他们加班加点了上线了一版新产品。
下图大家应该看到了,我们这次加了字数限制,是希望大家写得更简洁,但短会对信息浓度要求更高,请填进来的每一个字都将影响我们对项目的判断,它就是我们初次见面的名片。
当你只有50字的机会时,请把最能消除信息不确定性的那几句话留给我们,跪谢!
以下是我们重新梳理的一版问题,每一个都有详细的注解,请细读,:)。
1、您的产品解决的痛点是什么?
—— 每个产品都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就是单纯得想知道你要解决什么问题,要 50 字以内能说清楚的那种。比如:达达——用移动和众包的方式解决O2O最大的痛点之一:最后三公里物流。
2、您的产品主要功能或服务是?
—— “如何解决问题”相当重要,不管是从产品逻辑,还是从业务逻辑讲,让人们清楚how to fufill就好,如果想得足够足够清楚,把商业模式秀出来吧。
比如,还是达达:类似滴滴打车,达达在兼职配送员和有配送需求的商户之间搭建平台,商户可以很方便地通过达达APP或API接口发订单,附近的兼职配送员则可抢单完成配送任务。
3、有哪些类似产品,你们跟竞品最大的不同在于?
—— 知己知彼的创业者才更分得清机会和危机,我们也希望从你们跟上学到更多东西,跟行业靠得更近。最重要的是,需要写出和竞品“差异化”的点在哪里。关于得罪人的例子,此处省略一万字......
4、你们现在处于第几轮融资,融资金额?团队背景呢?
—— 如果你有来自一线基金的投资,或者团队有BAT等机构出来的牛人,一定不要吝惜告诉我们。
5、进入这个行业不得不解决哪三个问题?
—— 对于很多知识溢出型创业者,我们专门准备了这个问题让他表达自己对所在行业各个环节的真知灼见,真心希望能向你学习。
6、愿意讲讲自己创业的趣事也好啊?
——不是不让创业者在求报道表单里抒发情怀,有啥全在这个框里说个够快吧,:)。
当然,麻烦大家记得在这里留下联系方式!手机号:123456789 邮箱:xxxx@xxx.com,就在这个情怀框里。
如果还有找不到求报道入口的同学,我再提示下: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