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0 年的生活,现已开始征订
我已经老了,拿着只模样跟我一样瘪垂的皮包坐在公园长椅上,等一个“90后朋友圈”的圈友来碰面。一只野猫吃东西吃到我脚边又走了。女圈友来了,乌发皓齿,但我看她脖颈里一张豆百叶似的皮肤,倒有点怀疑是80后的。
我跟她聊起天倒是很合得来。她讲家里几个小的:“我总跟他们讲,不要以为自己什么事情都是走在前面。我们小的时候,牛奶都是每天早上七点钟送到家门口来的。他们小的时候,牛奶还要上超市去买,拎回来沉的要命,都是家家户户自己人在做送奶工了。”我说是,都记得的呀,送奶员骑了脚踏车,两边挂着叮叮当当的牛奶瓶子,远远地从清凉的马路上骑进来,我睡在窗户边听着就醒过来了。到他们那时候,牛奶都要记好下班路上买,牛奶不记得也算了,还有烧饭烧到一半的时候发现油不够了,盐不够了,进了厕所发觉纸不够了。
“是呀,你记得有一阵他们还做那种红颜色的按钮,(记得,亚马逊那个。)诶,在厨房里一排排贴好,一看缺油了,赶紧按个油的按钮,一看缺纸了,赶紧按个纸的按钮,等商店来救急。我们小时候,哪里这么多按钮要人自己按这个按那个。你看晚上五点半,大家要烧晚饭的时候,卖豆腐干的自行车打着铃就来弄堂里叫了,'豆腐干吃吧?豆腐干,香噢。'忘记做饭的,被他一叫,也记起来要做饭了,跟上了闹钟一样准。还有磨刀的,一个月来一次,窗底下一叫'磨刀——磨剪刀——',大人就想起来,刀又长久不磨了。要换他们这帮小孩来弄,给你砧板上又放个红按钮,滑稽死了。现在才搞起来什么'征订经济',按时间送东西来,你说是不是比我们这些老太婆还落后。”
她又说:“诶,你知道,他们现在都兴逛小商店。看中了,也是付钱订个会员,到时候每个月人家配好新货送过来。我说这帮小青年都是在花糊涂钱唻,人家后面要卖给你的是什么都不知道,不好挑不好拣的,去网上看看,要哪个自己做主不好吗。他们还笑我老古董,老是要到网上,打个名字,把东西搜出来一个一个看,还笑我花时间去读网上的推荐,说'这种东西就是专骗你们老年人的'。我讲,你们搞搞清楚,小店小摊我们不知道多早以前就逛的,电脑都没有的时候,人家店老板脑子里就存着会员档案的。”
我也想起来了,我说小时候,玩具都是马路口摊头上来的。有个圆脑袋、白头发的老阿伯,每次大人牵了我过去找他,他就把新到的洋娃娃从挂绳上摘下来给我。他摘什么,我就喜欢什么。小孩子心想,他最清楚了。摘到第三个,大人就要说,够了够了下个月再来买。
“唉哟,你一讲'买',他们就嫌你老掉牙了,动不动就讲'共享'、讲'回收'、讲'循环'。那我说,我们以前也有共享呀。租书的、租电影的,看完还回去,老板一看前一本,就告诉你后一本该借什么,那真是半个老师了。他们搞算法'猜你喜欢',哪次猜准了,人家老板是'教你喜欢'。根本不会有什么选择障碍,这毛病从前听也没听起过。”
说累了,她打个哈欠,问我平时忙点什么。我说没什么忙的,以前还想着给家里面买买小菜,做做打扫,现在都改成征订了。菜是跟一个有机农场订的,三天送一次,连油盐一起配好装在食品袋里,要的时候分子烹饪一下。卫生工作是跟管家公司订的,每次连衣橱里都摸一遍,樟脑丸放过几粒也帮你记好,五成新的衣服都给你回收走了,腾出地方让你订新衣服。反正家里上上下下没有我这个老太什么事。
“小孩呢?小孩你不带?”
我说,他们不要我带。给小孩也征订了成长计划,这个礼拜给你寄本故事书,下个礼拜给你寄个模型小孩自己搭。周末还有老师轮流来,一会儿是个英国人,陪练外语,一会儿是个围棋教练。平时晚上是语文数学的老师来陪着做作业。哪门课的作业花的时间长了,哪门课立刻就给你升级一下。真没什么我帮得上的
我问她怎么样。她两眼珠一飞,哼的笑道:“更没有我什么事了。我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没养小孩。什么东西都征订了,日子舒舒服服,省下来的时间都不做正经事。我那个儿子喜欢车啊,唉哟,你知道,征订了一个什么车循环,每个月到小区门口给我换一台车回来,天天就弄这个车啊。我说又不是你自己的,你喜欢成这个样子,要么就去买下来。他不要,就是要天天开各式各样的车。
“媳妇也不省事情,订了一个女装的服务,每个月衣服、首饰、鞋子全套搭好送过来。我开始还以为是哪家时装公司配的,也就算了。后来才知道是她一个同事配的。她说她就喜欢她同事的打扮,就跟他订了。我说那都是认识的人,问一声该买什么不就好了吗,他们非要这么订来订去的。后来更好,又跟哪个不二不三的同事订了——”她压低声,好像怕脚底下的猫会偷听一样,“——情趣玩具。两个人光贪图玩了。”
我又问,那你女儿呢?
“婚也没结啊。以前订了什么旅游计划,一放假手机上就收到排好的行程了,机票酒店全不用操心,出租车都订好在门口,拎起包就出门了。后来更好,索性订了一个工作计划——我女儿是园艺设计师嘛——老待在一个地方她嫌没劲,就跟国外的同行循环做工作,这个月到日本去做古园林维护,上个月在美国给他们有钱人设计中式庭院,那些日本人、美国人也轮流过来这边做工作——别个耳机,开个手机翻译,方便得很。我跟我女儿说,什么都能征订了,你怎么就不给自己订个老公呢,她说那我将来老公孩子都要回收循环的,你肯吗?”她摆摆手,“这两个小孩,我也不多去管他们了,管起来我吃不消他们也吃不消。还不如订个'90后朋友圈',让人家给你安排一下怎么交点朋友一道养老。”
我们按照圈里交朋友的规矩交换了自己收着的老东西。她带的是一台 iPhone 7,我们讲起那时候只要苹果一出手机大家就去通宵排队,还不如苹果给大家都开个征订会员服务,隔两年直接给大家寄个新手机就是了,要大家动不动就带着被子去排队干嘛,现在想起来也是好玩。
我皮包里带的东西更老。是我那时候做记者写的工作记录。她有些惊讶:“你一几年工作的,怎么那时候还在用笔写字。”我说记者嘛,老以为自己是个文人。她没听我说话,随手翻了翻记录,只见 2015 年 9 月 15 日那一页写着:化妆教程达人 Michelle Phan 融资一亿美金 / 商业模式:每月 10 元,寄给会员一袋化妆品 / 研究:为什么能融这么多钱?这个模式可行吗?
我的圈友更惊讶了:“这还有什么可研究的?你们记者早知道有这样的东西,也没看出来这是搞要铺天盖地的?”我看清楚了,她才嫌弃完小的,又来嫌弃我这老的了。
题图来自网络。
给我写信,请投送到这里:yangmei@36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