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数据库增速超50%,偶数科技位列中国云原生数据库第三
根据最新的中国数据库市场研究资料,目前国内云原生数据库厂商前三分别是阿里云、腾讯云以及偶数科技。
墨天伦中国云原生数据库流行度3月排行
阿里云:代表云原生产品PolarDB,2019年上线,基于阿里云服务,对阿里云分配的资源进行计费。互联网行业用户较多,代表客户包括猿辅导、真有趣等。
腾讯云:代表云原生产品TDSQL-C,2018年上线,基于腾讯云服务。拥有张家港农商行、平安银行等客户。
偶数科技:代表云原生产品OushuDB,2017年上线,云中立,可部署于阿里云、腾讯云、AWS等云平台。OushuDB 采用存算分离架构,相较传统数据库在弹性扩容、集群规模、性能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已获得建设银行、中国联通、国家电网等头部客户认可,市场增势迅猛。
根据国际权威机构Gartner数据,2020年全球企业数据库市场增长高达 17.1%,达到了 648 亿美金。其中增量部分的90% 来自云原生数据库,云原生数据库在 2020 年市场规模增长超过 50%。预计在 2024 年,全球数据库市场将超1000 亿美金。在2022年3月Gartner发布的数据库市场指南(参见《Gartner发布数据库市场指南,公有云成关键词,偶数入选》)中,偶数作为云中立厂商被Gartner推荐。
此外,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跟踪报告》显示,2021上半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规模为11.9亿美元,整体市场同比增长37.2%,其中,云原生数据库规模6.7亿美金,同比增长50.1%。而正处于爆发前夜的云原生数据仓库目前市场规模超过了2.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超100%。
同时,报告还指出了国内数据库市场的四个主要趋势:
- 政策利好本土品牌:过去一年中本土厂商市场份额得到迅速扩大。特别是在政府、金融行业,以阿里云、腾讯云、偶数科技等为代表的本土数据库厂商业绩爆发增长,国外品牌未来的市场空间将逐步缩小。
- 云原生数据库市场份额将继续提高:尽管占公有云数据库收入最大的互联网行业发展放缓,对云服务投入有所下降,但主要影响其对IaaS资源的采购,对数据库、大数据等PaaS层资源仍在增加。同时,其他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也在驱动对云原生数据库的采购。
- 云数据库厂商市场战略下移:云数据库厂商寻求在私有云、行业客户等传统数据库市场发展,本地部署数据库市场竞争加剧。
- 分布式数据库快速发展:分布式数据库成为解决传统数据库瓶颈的主要手段。分布式数据库可以帮助企业应对海量数据及数据快速增长的问题,在数据膨胀时可以平滑的水平扩展,解决过去数据体量增大时需要人工进行分库分表的复杂操作和运维风险。
数字化转型浪潮汹涌而至,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今年1月出台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各行各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对数据存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传统集中式数据库已经无法满足与日俱增的海量数据海量数据管理需求,随着云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像偶数科技这样拥有核心自主技术的公司的出现,相信我们在大数据底座上实现完全自主可控指日可待,同时,云原生数据仓库这条赛道也将受到更多资本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