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 想趁低买入,又怕市场继续下跌,怎么办?

财智生活·2022年03月15日 10:51
最近市场跌了不少,也想要趁低买入,但是又怕买了之后市场继续下跌,怎么办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牛基投资社”,作者:基长,36氪经授权发布。 

近期的市场回调,基民的行为出现了分化。 

有的基民觉得在市场受了伤, 决定赎回基金、远离市场 ,“等到市场回暖的时候再回来”; 

有的基民则表示,早就看惯了A股的“套路”,涨涨跌跌、上下波动一直在重复上演,根据以往的经验, 市场低迷时反而是不错的布局时机 。 

不过, 更多基民则是陷入了选择困难症 : 

经过学习,心里也知道投资是反人性的,要逆势操作。最近市场跌了不少,也想要趁低买入,但是又怕买了之后市场继续下跌,怎么办呢?

今天,基长就跟大家聊聊“加仓”的那些事儿~

“逢低买入”的效果视基金而定

想要“逢低加仓”的小伙伴,主要是希望能够摊低自己的持仓成本,加速回本或者盈利

举个例子,之前买入时的基金成本价是1元,现在基金跌到了0.8元,买入同等金额之后持仓成本降到了0.9元,这样就可以缩短回本甚至盈利所需要的时间。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基金都需要特别纠结逢低加仓的时点

如果是波动大的基金(以股票型基金总指数为例),逢低买入的时点的确比较关键,因为很有可能买入之后还会继续下跌。

如果基金回调一点就冲进去,那么可能平摊成本的效果就很一般了。

反之,如果是波动比较小、长期走势向上的基金 (以一级债基指数为例),那么不需要太纠结逢低买入的时点。因为基金波动幅度不大,很可能一次小回调后的基金净值,都比你早期买入的成本价要高,这时候加仓就没办法实现摊低成本的目的了。

所以, 在纠结要不要“逢低买入”时,先看看持有的基金特点 。 

加仓频率不宜太高

这一点,相信各位小伙伴最近都特别有感触。 

上周一到周三,连续3天的市场回调后,A股三大主流指数自去年12月以来的跌幅已经不算小了,如深证成指跌幅超过 20% ,创业板指跌幅近 27% 。 

很多人觉得,市场即使再跌,应该跌幅也有限了吧?我可要好好把握住这难得的“抄底”机会,赶紧加大买入力度! 

结果,市场才回暖了一天,又持续下探了,这时候买入的成本肯定要更低,但是很多人可能手里的弹药已经不够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想要避免这种情况,那我们就要 控制加仓的节奏,加仓的频率不宜过高 。 

首先,要提前想好加仓之后的仓位控制在什么水平

是30%吗?还是50%吗?还是80%?

根据这个仓位水平,去倒推自己手里有多少子弹是可以使用的

然后,给自己设定一个标准,例如跌幅达到多少时会触发加仓、每个月的加仓频率控制在一定次数以内等等。

如果仓位已经加到自己预期的水平了,那么后面市场继续回调,即使我们手上还留有子弹,也不宜再盲目激进了。 

一定要记得,谁也没办法预料到市场或者基金会持续震荡多长时间,而我们的本金并不是源源不断的, 如果过早地把手里的子弹全部打出去,在后面的投资里就很被动了 。 

总的来说, 加仓是个“技术活” 。 

不仅需要我们去 观察基金的品类研究基金的特点 ,还需要提前 做好加仓计划 。 

不过换个角度想,赚钱哪有容易的? 

为了换取每月的薪水,我们需要每天辛苦地上班、加班,同理, 为了能够在投资上赚到钱,在上面花点功夫也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字节裁完,阿里裁,阿里裁完,腾讯裁。

2022-03-15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