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车鼻祖Lyft推出社交功能了,但我觉得还是太保守、太教条、太绕远

Nicholas·2015年05月19日 08:05
它的模式决定了它的舍近求远。

Image title目前,美国打车应用Lyft在旧金山展开两项新的社交功能测试:在两名陌生乘客共同乘坐一辆汽车后,Lyft可让他们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如果双方都给了对方积极评价,那么双方就能看到给彼此的评价,这样,双方就能有保持联系的机会了。

具体来说,对于这些拼车的陌生乘客,他们可以在下车后给对方进行评价,目前评价方式没有引入“星级”得分模式,而仅仅提供了“:)”或“:(”两种方式。

除评价外,乘客之间还可以向对方留言:比如“很高兴认识你!”,“想请你喝咖啡,这是我的电话号码”。不过,只有当二人均给予对方积极评价后,对方才能看到你的留言。如果其中一名乘客没有及时给对方评价,或者给了差评,对方将无法看到留言。

在我看来,这种通过“翻牌子”建立联系的机制颇为适合拼车的两位陌生乘客,双方能不能合得来,气场合不合,一起拼次车就能知道了,互相有兴趣就联系,没兴趣就拉倒。但另一方面,我觉得这是Lyft在其一对多拼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出来的比较局限的社交方式。

为社交而去的话,车主也该考虑进去,先去撮合车主和乘客的社交,何必绕远先鼓捣两个乘客呢。个人认为在各种用车模式的探索上,国内趟出来的路子已不输国外。目前国内的拼车多为一对一拼车,比如嘀嗒拼车、天天用车、51用车、爱拼车、微微拼车等。车主和乘客一对一,有更多彼此了解的空间和余裕,双方要真看对眼也不用“翻牌子”这么麻烦,接应那会儿就交换电话号码了。

至于双方要不要保持联系,这么微妙的尺度就不用社交软件来干涉了吧,人家自己会把握得更好。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能不能判断我现在急需一碗麻辣烫,给我把外卖 App 推到首屏?

2015-05-18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