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楼”,“老死不相往来”不再,重回有邻居的时代

Nicholas·2014年12月16日 15:18
其设计理念是便是将社区居民、写字楼和学校用户们同时、同地、近似的属性提取出来,让老死不相往来的生物们,“回到有邻居的时代”

咦,你说这城市化都这么多年了,小区邻里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这么久了,咋这人们还是不习惯,还是怀念祖先们在街坊蹲一圈唠嗑的热络?我不知道你们大多数人怎么想,反正我看到这个主打同一栋楼内社交的“楼楼”时,我的心声是,“Damn it,总算有人做这事儿了。”

楼楼”作为一个基于真实楼宇场景下的半熟人社交产品,其设计理念是便是将社区居民、写字楼和学校用户们同时、同地、近似的属性提取出来,让老死不相往来的生物们,“回到有邻居的时代”。国外做邻里社区产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Nextdoor,已覆盖全美4万个社区。

初次打开“楼楼”,你会看到自己所在区域楼宇群的3D图像,你可以用手旋转、放大或者缩小地图界面,在黄色圆形范围内,用户可以点击任何一座楼宇入驻。

入驻后用户即可在该楼宇名称下发表帖子,帖子有求助帖和分享帖两种类型,我点击了自己居住的小区单元楼,已经有用户在这儿发帖了,什么小狗下崽儿、垃圾倒到楼道里了等话题,总归和居民楼的生活场景很契合。通过这些帖子,我能大致了解邻里的情况,为表诚意我也发了一条自己的状态。邻里熟悉起来后,互相帮忙、交友、拼饭拼车、三缺一凑麻将就不用舍近求远了。

地图上所有入驻的楼宇会用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点亮,分别代表居民楼、学区和办公楼,其余未入驻的楼宇均为灰色。对于那些已经被点亮的楼宇,即使你没有入驻过也还是可以进去“逛一下”,看看里面的人在说什么,不过不能发帖,也不能对帖子进行评论。

在App底部的“发现”栏目,“楼楼”推荐了一些热门用户、热门楼宇和热门帖子,点击用户头像即可查看该用户入驻的楼宇列表,从这个列表中也可以对该用户日常的活动圈有个大致的了解。而有足够高热度的话题会在热门页面持续呈现24个小时,用户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查看所有楼里最热门的新鲜事儿。

目前对于入驻楼宇的数量没有设置上限,那么,会不会有一种社交狂人,到哪儿都要打开App入驻一下,四处发不当言论或者没营养的帖子呢?对此楼楼CEO闪帅给出的回答是,楼楼本质上是一个点对环境(楼宇)的社区,不是点对点的IM社交,这就决定了楼楼内的社交话题只有在切中用户痛点时才能存续,比如居民楼里常聊的亲子和敬老主题,写字楼里常聊的职场八卦,如果该社交狂人能在各个社区贡献高质量的话题那也再好不过了。目前楼楼的采用的是feed流帖子形式,未来会升级成一个个讨论组,届时最热的讨论组会置顶显示,而内容空洞的帖子和主题自然会被淘汰了。

当然,安全问题也是此类真实场景社区必须考虑的事。居民楼比较特殊,仅对住在那里的人开放,如果你没有入驻过是不能随意进去“逛一下”的。入驻的用户如果连续七天没有再进去的话,那么就会被踢出该楼宇,这也是为了保证你认识的楼友都是长期稳定居住在这里的熟人,这更有利于邻里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Google在下一盘大棋,VR广泛应用的未来就在眼前?

2014-12-16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