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硬核读者来说,现有的媒体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橙皮书·2014年04月10日 12:12
信息持续暴涨的时代,有这么一批硬核读者越来越难以被满足了。 他们追求高密度的信息量和洞见,不介意修辞和句法,对思想而不是形式挑剔。他们需要怎样的媒体呢?


三段话促成了这篇文章。

机器人爱好者路遥说了下他对815晚间版的看法:“最开始的定位挺有意思的,但是看了几篇之后,发现要找到信息很难,对我而言信噪比太低,阅读起来没有效率,后来就不看了。”

90后文艺青年Cherry说她最近在看《一键下单》:“我就希望除了小说、诗歌之外的书籍,不管是叙事还是说理,都能更精炼,把有效信息一点点列出来,省却那些辞藻引入修辞啥的。”

智慧少女园园看完我刚写的一篇文章后打电话给我:“我觉得这篇文章,远不如你当时采访完之后再微信里面给我发的那30秒音频带来的震撼和感知。为啥?”我答:“因为发出来的是剪切过的,给你的是原版。”园园又说:“即便如此,我还是更喜欢30秒音频这种内容形式,内容创作者的成本可以大幅降低,对我这种读者而言,效果基本是一致的。”

我想了想,这三个人代表的是这样一个读者群体。追求高密度的信息量和洞见,不介意修辞和句法,对思想而不是形式挑剔。类比来看,硬核玩家追求的是游戏本身的可玩性和瑰奇的设计,对画面什么的不怎么在意。同硬核玩家一样,他们是硬核读者

对这批硬核读者而言,现有的媒体基本没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现有的媒体大部分都不是为硬核读者而生的,他们的主要盈利模式依然是最初的一套,获得足够展示量,然后依靠广告获利。硬核读者是少数,同其他多数读者的诉求很不同,现有的模式下不太可能专为这一小批读者服务。

类似的情况曾经有过:Yahoo和AOL最初就是类似的模式,将最大量的用户圈在自家网站上,让他们停留尽量长的时间,以此获得广告收入。他们也做过搜索引擎,但是最佳的搜索结果不是在第一条,而是在后面好几页,以此让用户停留更长时间。Google没有这么做,他们的思路是找到你要的,然后赶紧滚蛋,挣钱另有他法。后来Google赢了。

我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媒体能够满足硬核读者的需求。Quora和Twitter已经是两个很好的尝试了,但是还不够。这种媒体会彻底砍掉信息的中介,我猜测它可能需要有这么几个特质:

1、 移动体验佳。读者的内容发现和作者的内容创作都能在移动端顺畅的进行。

2 、对优秀的内容创造者有很好的奖励机制。知乎是一例。

3、 大部分内容创造者都是业余做这件事的,职业媒体人员是不太适合为这种媒体直接创造内容的,但是他们可以以新的角色出现,比如Curator(内容策展者)。

关于硬核读者,欢迎有兴趣的朋友跟我交流,如果你觉得自己是硬核读者,请告诉我你的需求。我的邮箱是leon#36kr.com

最后再推荐一篇文章:[Top 100的免费应用榜中,为何没有一个是传统媒体?]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我们之前报道过Project Ara的基本特性,包括可组装和升级各个模块,支持热插拔,外壳可3D打印,完全免费和开源等。今天,Google在Project Ara的官网上发布了开发者套件,为等不及下周的开发者会议的模块制造商提前给出一些模块制造的标准。 在这份指导文件中,Google重申自己只负责制造手机的骨架和一些原始模块,第三方不需授权便可以制造和发售模块。Project Ara会有“mini"、"medium"、”large"三种型号。理论上来说,更大的型号可以可以装载更多模块,不过装载模块的数量实际上决定于模块间的分割条,Google把他们叫做Project Ara的“肋骨”和“脊柱”,他们决定了手机的模块布局。

2014-04-1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