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点1氪晚间版:坐等Moto X 推大型长篇企业连载动画《不作恶的Google 兄弟》!
有时候望着窗外的雾霾,吃颗大蒜配点咖啡,琢磨一下,在这个圈子里真是幸福啊!你永远不缺新鲜的事情,每天不是大公司有新动作,就是创业公司又折腾出了什么新玩意儿,不仅如此,这些信息还辐射到其他你想到的、或是你想不到的领域,影响你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未来。
今天有消息说,Moto X 继今年8月推出首个动画短片《Windy Day》之后,似乎尝到了通过交互式动画推广新产品的甜头,已拉资深动画师入伙制作下一部,为明年新品上市做准备。
这部动画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交互式叙事方式(Interactive storytelling),简单说就是:它把摄像头的控制权通过用户自己的智能手机转移给了受众,使观影体验有了灵活多变的受众视角。这样,你端着 Moto X 不停地旋转身体,虚拟摄像头也会跟着转换至相应的位置,你就能随心所欲地走进动画主角所在的动态环境中去,时不时就会遇到惊喜,而且每个人看到的故事演进都不一样!
别误会,Moto X 推动画短片,当然不是手机卖不出去,想转行专心去搞动画。说白了,这跟雷军见刘德华,又跟董明珠打赌一样,都只是一种宣传手段。消费者都是冲动的,你看看有多少人用了锤子的时钟App 就在微博上嚷嚷买定锤子手机就知道了。
至于下一部的剧情如何,我现在也不知道,但我有个好的建议:整一部关于Google 两位创始人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的长篇连载动画,风格可以跟海尔兄弟类似,长度可以参考一直出到现在都没长大的《名侦探柯南》。不过 Google 这么有钱,就别让他俩一年四季只穿条内裤满世界跑了,可以把Google 未来推的什么恒温外套、Google 智能手表、交叉跺几下脚就能叫到Google 无人车的士的智能鞋子啊......所有可穿戴设备都穿上,当然,一定得带Google Glass,两兄弟嘛,一个可以用Android 机一个可以用iOS 机(正巧今天也发布了MyGlass for iOS ),一方面表明Google 比保守的苹果开放,另外可以见缝插针的插几句损苹果的坏话嘛。
并且鉴于Twitter 几个创始人的故事,都已经有制作成美剧的打算了,这个动画完全可以搞成一个系列,成为Google 所有产品的动画说明书,只要Google 不断出产品,这动画就能一直延续下去。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不作恶的Google 兄弟》!
举个栗子,Google 在过去半年暗里一连收了那么多加搞机器人的公司,尤其是开发能走能跑的机器人的Boston Dynamics,未来这些机器人大狗啊、机器豹子 Cheetah、机器野猫 WildCat 以及双足机器人Atlas啊什么的,完全可以充当Google 兄弟的“多啦A梦”,遇到什么险情,都可以通过这些机器动物来快递营救设备,也可以在Glass、Android手机和智能手表没电的时候,送外接电源过来。考虑到以上几种设备经常没电,曝光度一定有保证。
Google 无人车、Glass、Moto X、抵抗衰老的 Calico 可谓做的风生水起,引得另一家巨头微软好不嫉妒。今天有消息说,Kinect之父、 Xbox 孵化项目的总经理 Alex Kipman,目前正在领导微软的可穿戴计算计划和让定制的 Windows 在更小的屏幕上运行,小屏幕嘛,可能的设备就是手表或是眼镜了,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因为目前关于 Kinect Glasses 的消息很少,所以也没什么好说的,不过,考虑到我曾经使用微软的产品超过十年之久,我真心祝愿,Alex Kipman 过去的主要职责当真是为微软未来推出的可穿戴式设备原型定制Windows,而不是屁颠屁颠跑过去解决在小屏幕上的蓝屏问题。
说来也奇怪,乔布斯去世之后,苹果似乎对Google 的厌恶情绪没有那么浓了,在互联网江湖上也俨然一副风清扬的姿态 —— 小辈们你们去闹吧,这个江湖上能颠覆我的,只有我自己了。怎么颠覆呢?当然是推翻过去iOS 的体系,重新构建一套新的苹果审美啦。
苹果自从采用iOS 7风格之后,尽管骂声一片,但你用着用着,似乎也想转头对曾经的iOS 6 说声“深爱过....” 今天,微信也正式发布了iOS 7 风格的微信 5.1版,风格更加扁平,群聊人数上限也提升到了100人。只是奇怪的是,新版中并没有找到打飞机游戏的入口,这让不少小伙伴惊呼:“难道这就是只有屌丝才会打飞机?”。当然不是。微信一直是有想象力和情怀的,我们在WISE大会上给微信颁了一个“最具想象力奖”,台面上的获奖理由当然是它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但实际的理由却是:它让 3亿人在同一时间段打飞机,多么具有想象力和情怀啊!因此,相信iOS版打飞机会跟很多企鹅打算山寨的产品一样,只是暂时没有而已,等等,总会有的。
苹果除了忙着推翻过去崇尚拟物化的自己外,它还有一条线是恒古不变的,那就是狂卖自己的设备。
今天也是 Mac Pro 正式开卖的日子,这款让无数英国人倍感亲切,买来之后总想往里丢点什么的产品,2999 美元起,不到一天,已经卖断货,据说,下一批要等到明年2月才能发货。其市场反应同 iPad 发布后的情况如出一辙,iPad 发布后,乔布斯的邮箱里躺满了谩骂之声,上市之后,也是立马断货,各种叫好。这种先贬后褒的情形.....应该让最近新推《私人定制》的冯小刚导演很是羡慕吧.....
当然,冯导羡慕不羡慕,我不能以妄自揣测,但马扎可是真心一点儿不羡慕的。最近,他就向硅谷社区基金会捐赠了10亿美金的善款,这笔资金将用于医疗、教育、环保领域。
马扎此举,让我钦佩非常,尤其此举还是在一片“Facebook 不再酷”的批评声下。今天还有一篇《Facebook 时代的终结》的文章,将Facebook 同社会运动联系起来,表明Facebook 已经走过诞生、合并、官僚化,来到了衰退期,道理很对,但,WISE大会上去哪儿CEO 庄辰超的一句话非常启发我,他说:“所有公司最终的出路就是死亡,关键就是你能走多高,这是我作为创业公司考虑的问题。”
互联网领域长远来看,不可能有永远的庄家,我猜,聪明如马扎者,肯定也懂这个道理,不会过分担心Facebook的未来。能向乔布斯那样,一而再,再而三的颠覆式创新,固然好,但现在碰到困难,尽力想办法去克服就是了。一个人的时候打造产品,改变世界,名利双收后,尽自己所能回馈社会,这一点已经相当了不起,乔老爷子不是说了嘛: 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 —— 过程就是回报。
最后,感谢在36氪内部江湖人称“中国好媳妇”的 @欣禹_ 做的题图,这小图做的~~跟你大公无私,帮编辑部同事洗过的各种水果,切过的各种颜色的西瓜一样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