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又何为?

新用户1625862167·2013年02月19日 17:01
“一场核战之后,最有可能生存下来的动物是蟑螂,因为它们是如此难以消灭。” Paul Graham 在 07 年曾这样写道,“创业公司不应该成为茎干需要插在塑料管中以维持生命的脆弱花朵,创业公司最好是小规模、丑陋、并且无坚不摧的。”


很多情况下,公众的价值主导和人云亦云往往会演变成可怕的群体暴力。最后,死便成了最后的无声对抗。这种暴力对大部分人是视而不见的,即便是自杀者本人。电商网站Ecomom CEO Jody Sherman的自杀事件直接导致了TechCrunch的联合主编Alexia Tsotsis撰写这篇文章。创业公司,请准备好失败:

抽取时间中的某个特定片段,基于这个片段匆忙下一个结论,这不公平。不过,作为新闻工作者,这恰恰是我们的职能所在,也是我们在整个创业社区中的角色定位。

跟很多人一样,我已经从新闻中听说总部位于拉斯维加斯的电商网站Ecomom将要关闭的消息。扫过字里行间,我无法忘记当年为了在Techcrunch上发稿,采访其CEO Jody Sherman的经历。他满怀希望:“我希望有一天能做得跟Zappos一样大。”没错,那时他是这么说的。

但就在他生日那天,他开枪自杀的噩耗传来。同样是在那天,我收到了Skype上迄今为止最悲哀的一条通知(下图):Jody已处于离线状态。

假如本周的报道属实,而且我们已经听说消息属实,那么Ecomom将很快因为资金管理不善,以及某些无法逆转的购买决策而被关闭。假如Ecomom的关闭带给我任何触动,那无疑是,人们对创业成功的狂热崇拜——这种狂热也因这样那样的媒体宣传不断加剧,或许并非我们自己臆想的,是一股完全积极的推动力。

随着潮流文化对创业公司的不断美化,90%的创业公司都会失败的残酷现实被不断漠视:“作为投资人,我们总是忙不迭地将失败者抹去、将成功者放大,我们需要为今时围绕创业的不现实神话负很大的责任。”Ecomom的投资人Paige Craig在一封邮件中这样回复我。

该死的,本来我资质不错,但自己创业这一想法还是让我望而生畏。可话又说回来,尽管真正的快乐来自实干,但我确定的一点是,不管自己接下来会做什么,起码都能在TechCrunch上看到一篇关于它的报道(这段属于调侃)。

Ecomom的投资人Dave McClure也认同一点,即整个创业社区将成功案例视为标杆、而对失败案例视而不见的作风也要对Jody的死负一部分责任。“显然,Jody承受了诸多压力,或许也需要一个更好的支持网络将自己解救而出。但不幸的是,我们多少都有责任——不到10天前我还在洛杉矶见过Jody,但我完全没有想到,他当时正在考虑这么极端的做法。作为投资人,通常情况下我们对于心理健康评估并不在行,但或许,它应成为我们工作的一部分。”

Craig的回答如出一辙:“我从来没有要求Jody给我一个诚实的答案,严格意义上没有——我们一起部署了公司的阵容,对于运营的路数也了然于胸。我会问:“进展如何?”然后他会答道:“手到擒来。”我们会直接快速地去过一些好的事,然后回避一些看似不那么好的事,再绕回到这样一个中心:“一切都很好。”接下来就是一句:“哥们牛逼,让我们来喝一杯。”当然,我们的对话会比这样更深入些,但实话实话,我们从来都没有触及那部分真正让人疼痛、而又真实存在的问题。当你不是董事会的一员时,你就不会想要伤害创始人并刨根问底,而且,他们自己也不想袒露脆弱面。”

当然,这当中也有为数不多的有自知之明、并能看透全过程的创业公司,但大部分公司都只是陷于舆论炒作和狂热之中。

其中一名颇有自觉意识、 LaunchBit公司的创始人Elizabeth Yin最近就就创业公司的“眩晕与现实”给出了一个我们这个时代急需的视角:

“当创业者声称他们“业务惊人”时,从以往统计的角度来说,他们要么是在撒谎,要么是在自满,而这两点都不是什么好的品质。只有你糊涂透顶的时候,你才会相信这样的说法。假如我告诉我的员工业务很好,他们很快就能看穿并识破。我当然希望他们满怀希望,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他们表现出众时及时地夸赞他们,然后把各种数字用户牵引(traction)秀给他们看,而不是制造喧哗的幻象。”

“一场核战之后,最有可能生存下来的动物是蟑螂,因为它们是如此难以消灭。” Paul Graham在07年曾这样写道,“创业公司不应该成为茎干需要插在塑料管中以维持生命的脆弱花朵,创业公司最好是小规模、丑陋、并且无坚不摧的。”

尽管目前已经有各种推测,但还没有一锤定音的证据证明,Jody的死就跟Ecomom的失败相互关联。毕竟,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人才收购和炒人都是家常便饭。失败之后,你还可以在Google干上几年、在Yahoo干上几年,再在eBay干上几年,整个世界照样运转。

但整个行业倾向于将那些表现尔尔的创业公司边缘化。在这种情况下,“永远不要示弱”就成了一个公共信条,直至自欺欺人的程度。TechCrunch就曾收到成千上万个“成功企业家十大法则”的投稿,但老实说,投稿人自己根本算不上成功创业者。

对大部分的业务而言,这些人所描述的超人般的坚韧不拔充其量只能算是肤浅和短视的。想想看,决定做什么、怎么做、跟谁做、何时、何地、为什么、用谁的钱做,所有这些决定背后都意味着情感痛苦。更糟糕的是,当投资人是你的亲朋好友而非外人时,将自己挚爱的人的钱赔掉,更会加深伤口。

但是,去实现他人眼中所谓的成功显然不应成为你的终极目标,也不应成为当你的公司或职业生涯走入低谷时自暴自弃的工具。

“不管前路如何灰暗,你永远永远都不应该结束自己的生命。专业的投资人理解失败。”Ecomom的投资人Cyan Banister对此有深刻观察,“你的亲朋好友或许无法理解,但他们应该理解。你的员工会继续前进,并在他们的生命中找到更好的事情去做。所有这些都只是暂时的。你或许不能百分百痊愈,但你周围所有的其他人都会痊愈。”这还不包括这样一种情况:所有其他人都可能是错误的。

Graham本人也在同一篇帖子中这样写道:“投资人仍然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那些最伟大的创始人在创业之初看起来是多么毫无头绪和充满试探性。任何一个因为缺乏社会认同而没有拿到融资的人都知道这种先决印象背后的巨大代价。”但这一切,同样也会过去。

从一个更为宏观的层面来看,我并不清楚解决方案在哪,除了在诸如TechCrunch这样的网站上快速增加除对成功案例报道之外的失败案例报道以外。让我们从这篇帖子开始。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NFC(近场通信)现在是一个非常热门的新趋势。它有望重振直接营销市场。NFC允许市场营销人员将营销内容放进一块嵌入式的芯片,之后这块芯片再被嵌入直销材料(比如海报、银行卡、公交卡)。这样用户拥有NFC通信功能的手机只要接近这些带有NFC芯片的直销材料就能和品牌进行无线通信,比如付款。

2013-02-1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