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校园而生,“随你团”为高校大学生贴身定制团购模式
国内团购行业目前整体进入低迷期,而“随你团”却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逆势杀进来。对此,“随你团”创始人李杰表示,有这样的勇气是因为他注意到了一个怪异现象。
李杰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是北大校友。经常逛北大未名、清华水木等校园BBS论坛的他发现,在团购满大街都是的今天,校园BBS论坛上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团购活动却依然十分火爆。细查其中原委,李杰发现:这些团购的团长一般都是本校学生,他们了解本校的流行文化和趋势,跟学校周边商家合作有地缘优势,据此开出的团购商品深受本校学生的欢迎。
这只是现象,还没上升为商机,直到李杰发现另一个问题。李杰认为,学生自发组织的团购虽然能够切中学生需求,但由于自发性,导致其少了一般团购网站在支付、供货、售后方面比较系统的支持。另一方面,校园团购具有移植性。在某一学校流行的团购是可以移植到其它学校的。比如,随你团的联合创始人朱艳春就表示,他之前在随你团上开了一个针对北大学生的越南美食团,反响很不错,于是他又把这个团开放给了清华学生,反响依然很好。事实上,校园美食是很容易辐射到其它学校的。
基于以上两点,李杰认为校园BBS论坛上的团购或许需要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可以为各校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的校园团购服务,同时可以为在校想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低门槛的创业平台。另外,对于平台本身来说,由于不会像一般团购网站那样养一批销售人员,因此风险很低。
但是,这个平台做起来不容易。学生们凭什么要转移阵地,从自己校园的BBS转到随你团去找本校的团购信息?李杰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随你团上打造校园社区。学生们只要形成习惯就好办了。
在打造随你团社区活跃度方面,李杰决定从线上线下同时抓。在线上,随你团即将分不同高校开辟团购社区,每个学生在随你团上都能找到属于自己学校的一片天地。除了高校社区,还有团长社区。新团长可以在这个社区取经,老团长们可以跨校相互交流,方便团购移植。
另外在线下,随你团的其他几个联合创始人都是各高校的在校的大学生,有丰富的校园代理经验。这几个创始人目前正在努力把本校或周边学校BBS团购上的团长努力吸引到随你团的平台上,同时也在努力做线下宣传。
随你团算得上是一个大学生草根创业团队,很像当时“饿了吗”的感觉。团队成员共6人,除了两位从摩根斯坦利辞职的员工外,其它四名都是在校大学生。看得出大家都是第一次创业,很有创业激情。对于36氪的这次报道,团队成员非常看重。李杰甚至鼓励团队成员说,希望36氪的报道能够成为团队第一次起飞的契机。而作为36氪的作者,每当看到这样有激情又不失想法的团队,我总会又一次感受到我做的事情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