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就拿到风投的少年:我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去开公司
自古英雄出少年。还有一句,人不风投枉少年。
05年的时候,21岁的Matt Mullenweg从True Venture拿到融资,媒体一片惊叹。10年又出了个19岁的Brian Wong,现在前两个都老了,新一辈中出了一个15岁就拿到风投的D'Alosio。不久前,现年16的D'Alosio称已经为自己的新闻摘要应用
Summly拿到100万美元的融资,其中投资人包括李嘉诚、大野洋子和Zynga的CEO Pincus等。
D'Alosio的故事开端似乎挺普通的。同父母一起度假时,他收到一封香港投资者的邮件。据他说当时差点就没点开看:“这谁啊?”不过幸好他点开了,发现来者就是李嘉诚旗下的Horizons Ventures(此前曾投资过Facebook和Spotify)。HV希望进一步了解D’Alosio做出的一款新闻摘要应用,当时名字还叫Trimit。
D'Alosio是这么描述自己最初的想法的:“当时我刚刚注册了Twitter,用的是移动客户端。然后就发现点击获得全文的过程特别麻烦,下载时间太长而且也不适合在移动端浏览。于是我想干嘛不做个摘要类应用呢?”
同HV接触后不久,D'Alosio拿到了30万美元的融资,靠着这笔钱和HV的其他资源,他进一步优化了Trimit,做出了现在的Summly,之后陆续从多家知名投资人手中拿到融资。
“移动端的新闻资讯应该彻底推倒了重来,”D'Alsio称。“不是我们通常说的需要针对个性化进行优化,而是内容本身应该重做。现在有很多创业者在做个性化,但是我做的已经超过了这一步。人们没有真正意义上同内容进行交互,这才是关键问题。我们希望能通过算法来给出解决的办法。”
D'Alosio将这100万美元主要花在雇佣技术大牛来优化最初的算法上。这套算法可以将一篇文章自动缩略成摘要,以合适的字体和尺寸展现在你的手机屏幕上,无需上下滚动或者等待加载。如果看完摘要还想看全文,轻轻一滑就行。
虽然现在得操心商业计划书和投资人这类问题,D’Alosio还是希望自己能重新回到学校念完高中,再进入大学继续学习。“其实很多人都在做着我在做的事。他们也在玩科技,只是在学校里。我能有今天,只是碰巧香港投资人联系到了我,要不然我跟大家都一样。我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去开一家公司。点子没问题,但是我还太小了。”
所以,现在他的主要重心还是会放在做好Summly上——虽然他也说自己还有其他的想法。他表示很欣赏Spotify的Daniel Ek和Instagram的Kevin Systrom,那么他是否觉得Summly有机会成为下一个10亿美元卖给Facebook的公司呢?
“呵呵,”他笑了。“但愿如此吧。”
via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