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之外

橙皮书·2012年07月23日 16:09
还有哪个地方的人们会想着如何构建一个更高效的<a href="http://www.nytimes.com/2012/07/02/technology/uber-a-car-service-smartphone-app-plans-cheaper-service.html" target="_blank">出租车服务</a>、<a href="http://bits.blogs.nytimes.com/2012/04/12/apples-former-patent-chief-joins-nest-labs/" target="_blank">恒温机</a>或者<a href="http://mediadecoder.blogs.nytimes.com/2011/12/21/the-year-in-media-social-media-and-egypts-revolution/" target="_blank">叛乱工具</a>?还有谁会想着去<a href="http://bits.blogs.nytimes.com/2011/09/03/what-will-school-look-like-in-10-years/" target="_blank">重新发明教育</a>、童子军甚至是<a href="http://bits.blogs.nytimes.com/2010/07/06/changing-government-and-tech-with-geeks/" target="_blank">政府</a>?除开这些,他们的努力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创造新的服务机会,让人们

[caption id="attachment_138163" align="aligncenter" width="592"]
Airbnb新总部的庆祝晚会[/caption]

硅谷是否有泡沫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但是我很确定的是,相当一部分的硅谷就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泡泡中。

我是去年从纽约搬到硅谷的,这个城市给我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

在硅谷,资本疯狂的可怕。科技新贵热衷于肆意炫富。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丛林主题的行业聚会,现场有一只600磅重的老虎呆在笼子里,还有一只摆出各种姿势供人们用Instagram拍照的猴子。Google在Palo Alto举办的一个圣诞Party上为了营造节日气氛,不惜在院子里撒上人造雪,要知道当时温度可有20多度。Sean Parker,著名的网络先知,花了一百万美元办一场聚会,专门请了妙龄模特和Snoop Doog来活跃气氛。

在这儿,当你跟初创公司创始人和风险投资家一起吃饭时,话题经常会一瞬间从最近业界内百万美元收购背后的笑谈切换到某人的私人直升机。

硅谷的确有这么一批人,他们似乎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泡泡小世界里。在美国其他地方,失业率高居不下,人们挣扎着寻找不会被技术换代所取代或者转移到海外的工作机会。而在这儿,有些人考虑的却是该买哪套豪宅,或是自己身上这件手工T恤是否能体现自己与乔布斯一类人相近的品味。

这是一个公司城市,就像洛杉矶之于电影,或者华盛顿之于政治。这里的一切都是围绕着技术工业而存在,你经常会发现自己无处可躲。

像很多我曾与之交谈过的科技记者一样,我经常会在一些非常尴尬的场合碰到有人介绍他们的创业公司:比如在排队买咖啡或是在沙滩上时,“嘿!你是纽约时报的Nick吧!”有一次我正站在厕所便池前,突然有个哥们冲我喊道:“我是创业者——我能给你看看我的新iPhone应用么?”

这里的每个人在介绍自己的时候都是“我是创业者”,这种信念其实会有负面效果。创业者会挖空心思想着怎么快点被收购,而不是想着如何做出真正的创新,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盈利的公司。

当然硅谷还有另一面:有些人正在做着真正创新的公司,而不仅仅是对Facebook、Instagram或者Twitter的小修小补。这些创业者不会整天想着如何上科技博客或者在Twitter上放上同新投资者的合照。

这儿有一些真正让人兴奋的投资人、设计师和程序员,有着全美最聪明的一帮家伙,他们在想着做出什么东西来解决真实世界中的某个问题。这就是我喜欢在硅谷工作的原因。

还有哪个地方的人们会想着如何构建一个更高效的
出租车服务、
恒温机或者
叛乱工具?还有谁会想着去
重新发明教育、童子军甚至是
政府?除开这些,他们的努力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创造新的服务机会,让人们获得新的收入方式。

一旦你能够分清那些吹嘘浮夸的公司,你就会发现在这儿有着一些真正神奇的事情正在发生。

对于硅谷之外的人们来说很幸运的一件事是,在这儿有一帮人相信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不足,而技术、创意和胆量是能够加以弥补的。

Via
Bits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有人说,科技很硬,不带情感,也没有好坏之分。但事实是,假如你知道怎么去好好利用它,那么最后的成果就可能触动人心中最柔软的那部分。我们的一名读者Tom,就用一张生日电子贺卡,做到了这一点。

2012-07-23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