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高管分析Android系统升级难现象,硬件才是主因,而非自定义软件之过
代号“冰激凌三明治”(ICS)的Android 4.0发布已有一段时间,可是真正用上Android 4.0的用户却是少之又少。对于Android系统升级难的问题,很多人将原因归结为硬件制造商纷纷跟风进行软件自定义,改造原生的Android系统,增加了系统统一升级的难度。此外,制造商或运营商对系统的改动还衍生出Android生态圈的另一个弊病——
严重的版本分化现象(细看
Android版本进化史,你更容易感受到问题的复杂性)。面对上述指责,摩托罗拉高级副总裁Christy Wyatt提出了
不同观点,她认为硬件才是阻碍Android系统升级的主因。
Wyatt分析了外界如此看重自定义软件造成Android系统升级困难的原因。Android系统重大升级时,Google都会推出一款标志性的官方手机。的确,官方手机给硬件制造商立下了一个Google心目中的Android硬件标准。事实上,想让硬件制造商完全执行这一标准却很难。由于厂商众多、芯片组架构不同、各国制定的通信频带标准各异等客观因素的存在,按照Google理想中的Android硬件制造标准去生产设备,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就会出现这种情况,Google发布Android新系统后,各大厂商根据自身特点又改造出另一个“新”Android系统,以达到与旗下硬件的良好磨合。于是,用户直观感受到了不同厂商手机之间风格各异的自定义UI,而未注意到背后隐藏的硬件之间的巨大差异。
Wyatt表示,她理解用户希望Android系统能够尽快升级到高版本的迫切之心,但并不能给系统升级作任何时间上的保证。她指出,用户设备全面升级的环节颇多,除了硬件上的必要调整和软件上的准备工作,还得看掌握着诸多授权的运营商的意愿。但凭一方的力量,Android系统升级难的局面不会得到太大改观。尽管问题短时间内得不到解决, Wyatt还是透露了一些令人乐观的消息。Android 4.0正逐渐成为摩托罗拉设备布局战略的关键,旗下的平板电脑Xoom和Xyboard也会受此影响。除了推出新设备,摩托罗拉今年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速旗下机型的系统升级,全面向Android 4.0靠拢。
Android 4.0的出现已经给解决问题带来希望,或许加以时日,Android 4.0
终结“部分”第三方ROM生命的预言得以成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