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噪音陷阱
编者按:随着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络的兴起,不少人对数字越来越敏感:粉丝数够不够多,关注的人够不够多,转发次数够不够多。但这些数字真能促进用户之间的交流吗?真的会让你受益吗?还是一种噪音呢?一起来听听营销大师Seth Godin的看法。
每个人都是一个营销者,所以很多人都在寻找分贝更大的话筒,寻找谈论自己工作的机会,自己的职业生涯,自己的产品,社交媒体看上去像是一个绝佳的街头演说场所,让你有机会免费对着大众发言。
首先,我们的目标是把数字搞大。增加粉丝数,好友数,关注者数,这样你的呐喊才会被听到。但问题是
噪音更多并不意味着它就不是噪音
。
用
Corey的话说,传统观点是错误的:
*关注大量人,让别人反过来关注你
*把焦点放在关注者的#标签上,而不是关注者的兴趣以及你和他们的关系上。
*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大量链接
*提供毫无价值的东西,没有任何上下文。这是个大喇叭,而不是一个电话。
*你觉得你赢定了,因为你已经在玩儿视频游戏了(因为你的关注者数量最多)
这看上去似乎很成功,因为数字在增长,但实际上会带来双重损失。首先,你正在污染一个很强大的地方,把信号变成了噪音,影响了大家的讨论氛围。其次,你在浪费时间,你本可以打造一个和谐的部落,你可以争取别人的许可,可以打造一个渠道,让别人真正喜欢你的声音。
领导权(哪怕是理想的领导权)会让很多人望而生畏,因为这需要你说到做到,做那些重要的事情。否则你只能是个收废品的。
博弈论给我们留下两条路可走:或者能比其他人更好地取舍,让你的粉丝数达到数百万,在数量上盖过那些利用大众并且经常涉嫌发布垃圾信息的人(这些人的粉丝数会不断增长)。
或者,不断聚焦,精简你的消息和列表,打造一种值得拥有的声望,吸引真正在乎你的听众。
上述两种战略只有一种可以打造有价值的资产。
图:
bumpzee 文:
Seth Godin















